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历史】社会主义vs资本主义——二战前后的经济政策变化

【历史】社会主义vs资本主义——二战前后的经济政策变化

阅读量:3604272 2019-10-20


关注我,让我成为你的专属小太阳吧所谓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Part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后,在落后的俄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十月革命后,协约国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妄图扼杀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
(3)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面对极为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即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内容:
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食外,其余粮食以极低价格交售国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评价:
(1)进步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局限性: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后来战争基本结束,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其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Part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但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实施: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
(1)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
(2)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意义:
(1)理论意义:它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实践意义: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Part 3斯大林体制
1、形成过程: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主要特征(表现):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影响:
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2)消极影响:
但是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对其他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会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补充:
Part 4新经济政策
(1)从原因看,其出现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分析。
首先,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其次,从深层次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2)从本质特征看,新经济政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政策,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治、经济领导权的前提下:
第一,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第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Part 520世纪初苏俄(苏联)四次经济政策的调整
(1)调整过程:
①1917年,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之初,把私有银行、铁路、大企业收归国有。垄断对外贸易。
②1918—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1921~1927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④从1927年起,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
(2)启示:
①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要从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Part 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1918~1921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战争结束后,鉴于形势的变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于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两种政策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1)在目的方面:
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内容上:
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关系,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3)在成效方面:
前者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在战争结束后引起了社会动乱;后者则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实施证明,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则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为俄国人民指明了发展道路,其中的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两种政策的交替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肯定了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作用,采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罗斯福像
二、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Part 1经济大危机
⑴时间:
1929—1933。
⑵原因:
①根本: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②具体原因:两极分化和供需矛盾;次贷危机;股票投机。
⑶表现: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激增,生活下降;价格下降,收入锐减。
⑷影响:
①社会危机加深。②法西斯势力猛增。③国际关系紧张。
Part 2罗斯福新政
1、背景:
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他上台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
2、意义:
(1)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中下层民众也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2)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3)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Part 3凯恩斯主义
1、主要内容:
这一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2、评价:
(1)积极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
但是这一经济理论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失业率与物价同时上涨,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被其他学派所取代。
三、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art 1二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
(2)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2、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方式
(2)国家干预的另一重要方式是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其重要手段。(在不同的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
3、作用:
(1)进步性:
用国家的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障了生产的社会性。
(2)局限性:
但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Part 2企业经营的变革
1、人民资本主义:
(1)背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含义:
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所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3)认识:
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是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经营者革命:
(1)原因:
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2)含义:
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3)影响:
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Part 3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出现
1、社会福利资金的构成:
社会福利的资金由个人交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英国、丹麦等国家社会福利较高。
2、特点:
(1)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2)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3)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3、评价:
(1)实质:
在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2)积极影响:
福利制度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3)消极影响:
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使一些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附:优品教育简介
“优秀师资,品质教育”。优品教育成立十余年来,一直坚持“专业化”、“品牌化”的理念,服务于广大龙江学子。校址遍布哈尔滨市中心各地,现坐拥九个校区(群力三中校区、西大直街校区、松北九中校区、虹桥初中校区、龙媒校区、先锋路十三中校区、师大附中校区、香坊122中校区、顾乡十四中校区),办学面积上千平方米,拥有全职教育团队百余人(含全职教师、全职班主任和专业教育咨询人员),兼职员工若干,从艺考生到高考状元,培训学员累计上万人。学校主营教育培训类项目为初、高中文化课培训,艺考生文化课,中、高考冲刺训练营,寒暑假封闭训练营,复读班,兼有初高中竞赛培训和幼小看护;学校主营教育咨询类项目为中、高考志愿填报,自主招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咨询。从数百人的公开课到一对一的VIP,教育理念先进,教育团队专业,教育产品丰富,教育形式多样,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是龙江教育当之无愧的“航空母舰”。
优品教育各校区地址及联系电话群力校区:道里区群力三中附近群力家园门市咨询电话:18745151711 古老师
大直街校区:南岗区松明街与通达街交口咨询电话:18645013871 倪老师
松北校区:松北九中对面宜和园门市咨询电话:18745097903 李老师
龙媒校区:南岗区哈平路154-12号龙媒教育产业园咨询电话:13796825975 宋老师
虹桥校区:(初中)南岗区虹桥中学附近黄河路泰海花园咨询电话:13703631192 吴老师
先锋路校区:南岗区先锋路358号(南岗分局面)咨询电话:13104500281 何老师
师附校区:南岗区振兴街62-2号(师大附中后门)咨询电话:18645013871 倪老师
三合路校区:香坊区三合路41-6(122中学西南侧)咨询电话:18546030913 李老师顾乡校区:道里区工农大街33号(十四中对面)咨询电话:18745097903 李老师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