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钢琴开始进入中国, 那时对于很多人来说
钢琴还是遥不可及的稀罕物件。
只是极少数人可以学习和演奏钢琴。
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为中国第一代钢琴家。
新中国成立后,
依靠中国教育家、钢琴家的支持,
中国钢琴教育逐步发展。
如今的中国有很多享誉国际的
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他们创作的经典钢琴作品广泛流传,
经历时间的洗礼,诉说着时代的故事。
1937年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在延安成立了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名:鲁迅艺术文学院,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鲁迅艺术文学院搬迁至沈阳。50年代初,那时的东北想寻找一架钢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找到教授钢琴的老师更是艰难困苦。当年在东北鲁迅文学院工作的李劫夫,后改制创办了东北音乐专科学校。
从延安到东北、沈阳音乐学院坚持发扬民族音乐的光荣传统,将一支支民族歌曲与钢琴融合,创造出美妙悦耳的旋律,为祖国的钢琴艺术贡献力量。
早于东北沈阳,1927年的上海,由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共同创立的“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
俄罗斯钢琴专家查哈罗夫1929年来到上海音专,为当时的上海音专带来规范的钢琴教育,培养出了丁善德,易开基,李翠贞等钢琴人才。
1
1915年在上海创刊的《科学》杂志里刊印了一篇钢琴乐章。这首钢琴乐章是赵元任先生创作的《和平进行曲》,这样一首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乐曲标志着中国钢琴曲的诞生。
此后的20年,中国社会饱经动荡。1934年,热爱中国传统音乐的俄国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来到中国,希望能寻找一首中国钢琴作品进行演奏。由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脱颖而出,它悠扬欢快的旋律,仿佛是两位牧童在骑牛吹笛,欢乐自在。
1
1967年的一个下午,26岁的中央乐团首席钢琴演奏家殷承宗和几位朋友抬着一架钢琴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进行演奏。殷承宗这个“大胆的举动”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但始料未及的是,市民们提出:希望殷承宗用钢琴来演奏京剧。殷承宗演奏了一曲《沙家浜》,群众反响热烈。
殷承宗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1969年,为了将经典的《黄河大合唱》改编成钢琴曲,他和储望华等人从北京来到黄河壶口瀑布体验生活。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文艺创作重获新生。钢琴的音符缓和了人们仍然心悸的心,随之而来的是80年代“钢琴热”的风潮,其程度之热前所未有。八十年代的这股钢琴热之中诞生了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钢琴家,郎朗。他出生于1982年,成长与钢琴热席卷中国的时期。那时大批音乐爱好者和青少年儿童,拜师学艺,需求日益强烈。
1
今天的我们走入一所音乐学院,总能看到新中国老一辈钢琴人的照片挂在墙上,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在启发着下一代的钢琴学子:从贺绿汀和他的《牧童短笛》,储望华和他的《翻身的日子》,郎朗、李云迪等等。新中国钢琴人的故事,正是新中国70年的缩影,他们把时代和国家的发展印记在了演奏的一首首旋律中。
2019年初,为庆祝珠港澳大桥通行,70台钢琴共同演奏了《我爱你中国》这首深情的曲目。其中郎朗、巫漪丽两代钢琴人分别代表了我国不同时期钢琴艺术的发展高度。
建国70年来,
中国的钢琴人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时代的磨砺,他们有人为教育开创先河,
有人为参加一场钢琴比赛披星戴月,
有人为创作一首钢琴作品废寝忘食,
他们在琴键上书写了最动听的旋律。
随着时光的流逝,
他们留下的旋律成为关于那个时代最好的注脚。
让我们一起祝福祖国母亲70华诞!
完
奥利钢琴工作室
致力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始终打造“专业,是一种态度.与您分享钢琴音乐的魅力,给您在钢琴音乐之海洋中畅游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