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的风和日丽,对普通市民来说是绝好的天气。但对参加军运会的帆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工作人员来说,就有点“讨厌”了——无他,帆船比赛对风力有一定要求,风和日丽就意味着无法举行比赛。
对帆船比赛来说,风力即使不是唯一要紧的因素,至少也是最要紧的因素。而关于风,帆船专业人士可是有好多故事可说的。
怎么看风?
按照规则要求,比赛当日整个比赛区域要达到5节以上稳定风力,也就是每秒2.5米以上。18、19日两天的风力基本上都在1-2米每秒,偶尔会达到比赛标准,但要么无法稳定保持,要么风力不足以覆盖整个比赛区域。
风是无色无形很难观察的,风速的判断当然需要专业的裁判员用专业仪器测量。但普通人其实也可以有一个大概的评估:湖面上荡起的涟漪,是许多人在远眺湖面时都习以为常的景象。但这实际上就是风的痕迹。像东湖这么广阔的湖面,经常可以看到一片波光粼粼之后是一片平静如镜的湖面,这就是从“风区”进入了“无风区”。如果比赛区域内无风区面积较大,帆船驶入后就会无以为继,导致比赛无法正常进行。
这当然只是非常粗略的观测方式。对于专业帆船运动员来说,看风就是最重要的基本功。风的大小强度、方向变化,都是他们需要熟练掌握的,而如何应对这种风力格局更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而这种能力对于湖面和海面又有不同,前湖北帆船队队员、本次比赛担任裁判工作的李轩解释说:“湖面的风力相对会小很多,但方向多变灵活;海上风力更大,方向不会经常发生变化,但又需要综合考虑波浪和洋流的因素,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参赛的巴西选手盖森平时干脆就是在湖里训练的:“我很适应这里的一切,在哪里比赛都是实力的一部分。”
因风停赛是家常便饭
这并不是说在湖面上比赛就更容易因为风力的因素影响比赛,实际上海面上的变数一点也不少。除了同样会没风之外,海面上风力过大不能比赛的情况也很常见。
李轩回忆说:“我们当年夏天去海边集训,经常一两个月就有个台风,能不能继续训练全看台风在哪里登陆。”国际军体联合会帆船委员会委员莱蒂宁也表示:“海面上比赛也经常没风,还有些时候风太大。这也导致选手们在海面和湖面上各有优势:体重大的选手更适合海面比赛,他们需要用体重压住船只,否则容易被大风吹翻。”
比大风更讨厌的是波浪和洋流的矛盾。海上的洋流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但波浪则是随时会改变,而且其变化甚至可能和风向毫无关系。李轩说:“虽然是无风不起浪,但谁知道掀起这股浪的风是在哪儿呢?所以风和浪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更多的时候是有夹角。最讨厌的时候,就是海面上没什么风,但波浪能有半米高,那种情况下比赛也很受不了,甚至会直接取消。”
所以,对于大众来说非常罕见的帆船比赛无法进行,对专业选手来说是家常便饭,甚至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是并不怎么专业的丹麦领队丹尼斯也说:“这太正常了,我们早就知道怎么处理了。”莱蒂宁也耸耸肩:“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帆船就是这样的。”
两天没有风的日子里,运动员们可比工作人员轻松多了,该聊天聊天,该晒太阳晒太阳,一点都不耽误的。李轩回忆说:“我们当年的规则更严格,所有的船都要在发出信号内一小时到达指定地点,随后就进入五分钟出发倒计时。那时候如果天气不好,大家就躲在房间里打牌,一只眼睛盯着发令的旗杆。一旦挂起下水的旗号,我们马上把牌一丢穿比赛服、准备器材、推船下水等等。”
文/郭晓明
图/帆船竞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