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天府
成都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七十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
研讨会
2019年9月25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推广天府画派艺术大家与四川系列活动《天府·天府》新天府主题美术创作展,以“地域性题材的主题美术创作”为议题召开了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参加研讨会的有:
高天民 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唐允明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吴绪经 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学院教授
张自启 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洪厚甜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曹 辉 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甘庭俭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副校长兼美术学院院长
顾玮倩 无锡市书画院副书记
赖 辉 无锡市书画院副馆长、国画家
陶 缀 无锡市书画院公教部负责人、版画家
李建鹏 无锡市书画院展览部负责人、油画家
陈 荣 参展艺术家、四川美术出版社编辑
刘 磊 参展艺术家、国画家
李青稞 成都画院副院长、四川省美协副主席
叶瑞琨 成都画院原副院长、中国画学会理事、四川省中国画学术常务副会长
张颍川 成都画院理论家
参展艺术家:高晓笛、文永生、刘海涛、卢贞、朱迪
画院专职画家:李猛、谷晓艳
第三工作室青年评论员:曹筝琪娜、孙晓伟、刘雍洋
李青稞
四川美协副主席、成都画院副院长
向上滑动阅览
我们本次展览是在成都市文广旅局的领导下,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筹备的一个献礼性的展览。展览从去年就开始策划,是一个基于地域性题材主题创作的主题性展览,该展览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组织四川本地的艺术家绘就的30多件“新天府盛景图”的系列作品;二是邀请了一批全国目前比较活跃的中青年名家以天府为题材创作的作品;三是我们馆藏的与四川有关的诗词书法作品。同时,今年6月开始,我们还推出了“艺术大家与四川”这么一个重要的系列学术讲座,与这个展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新天府盛景图》是这次展览的亮点之一,特邀了33位艺术家,根据天府的历史文脉和新天府的时代风貌,从西岭雪山到都江堰,从杜甫草堂、武侯祠到锦里、宽窄巷子,从科学城到博物馆,从商业街到街头艺人,这些题材都有涉猎。我们在展览开头放了几件高仿作品,就是想把这次的创作和历史上做一个对比,其实也是一种延续。宋代李公麟的《蜀川胜概图》,图中把四川的整体地貌以非常写实的手法表现出来;之后又有50、60年代吴一峰先生的细致描绘;而现在我们绘新天府则主要表现了改革开放以后成都的新面貌。今天请各位老师来参加本次研讨会,重点是针对这次我们的主题创作,希望听到一些真诚的意见、建议,可以对我们成都画院今后做类似的创作提供宝贵参考。我的发言只是抛砖引玉,请各位老师发表意见。
唐允明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向上滑动阅览
我今天仔细看了这些作品,成都画院这次的主题创作,我一直都知道,很早就在准备了,但今天之前我只看过望江楼那一张,所以我还是比较好奇,想知道效果怎么样。我看了以后有一个印象,特别是展厅里用古人的作品做了一个开头,再引出这一大批现代画家的作品,感觉是一个系列就此展开,把成都的新的状态整体的呈现出来,我觉得这个创意是比较好的。通过这种长卷的形式来体现,每一幅画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但又在统一的基调中,而且题材也比较全面,所以我觉得创意是比较好的。这个展要是到其他地方去展,肯定受成都政府的领导以及广大市民关注,因为成都自古以来市井文化就比较流行,生活点滴由点及面,可以通过这些作品,把成都的特点传达给观众,传达给成都市民,也传达给外地人。作为一个在成都居住多年的人,我认为这个举措将会是非常有价值的。
关于对画的印象,从艺术角度来讲,整体上是画得很不错的。但我既然参加这个研讨会,就说一点不太表面或客套的东西,看画怎么看,一般就看他的整个体裁画得怎么样,雅俗共赏嘛,一般人也觉得这个还不错,画得也好。但如果你要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讲,就是收藏价值,作为你们馆的一个重要藏品来收藏,则要经得住历史的检验,留的下去。我觉得从艺术角度来讲,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认识不一样以及概念深度不一样,所以他们的作品通过画反映出来还是有差异。有些画面的典型性稍微弱了一点,可能没有那么具有代表性,我是成都人,我一看能看出来,但其他人就不一定能看出来了,这个画面最好还是直观一点。当然作为一段历史留下来,肯定是可以的,但是作为展览,还是直观一些比较好,一看这个画面就要知道是哪里,主要是气氛和味道要画出来。
从艺术角度出发,从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来讲,虽然现在已经是展品了,在我看来有一部分作品可以再提升一下。我跟吴绪经先生刚刚也聊到,用专业的眼光看的话,有少数似乎还欠了一点火候,有一种还没有画完的感觉。还有一些呢,画幅小了,但它还不够精,我们看手卷是有审美传统的,里面小东西要画得特别精,在手上要慢慢地看。这次的作品现在多半是写意的,写意画既要大气又要不失精美,越是这种细节,越是这种耐人寻味又非常精到的东西,其实是我们的传统。有时候我们对“写意”存在一种误解,一提到写意画就是很粗放生动,但是追求生动把精到的东西丢掉了,我觉得其实是遗憾的。因为这些小画,恰恰要慢慢看,《新天府盛景图》需要慢慢看,这些味道,这些细节特别重要。我接触传统的东西比较多一点,所以我看了就会有这种感觉,我们是画的新天府,有很多现代的表现手法和手段,但是和传统的审美应该是一致的。现在的评判标准就是生动就完了,其实在我看来,在我们国画界这是一个问题。当然,除了说问题,总得来说还是不错的,一个城市的画院用这种形式来展示,是具有价值的。
洪厚甜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向上滑动阅览
成都画院作为四川的一个标志性艺术品牌已经很多年了,大家说到四川美术,谁都绕不开成都画院。成都画院做的展览,大家都是非常关注的,尤其是成都画院本身的画家质量都非常高,应该说这么多年成都画院确确实实是保持了一个比较高的学术水准。说成都画院是四川美术界非常重要的一道景观,或者说它代表了四川美术的一个形象也不为过,这次的《新天府盛景图》从创意、策划到最后的实施,再到现在的展出,这一批东西是实实在在的,这批艺术家是真正花了心血来做的。不管是美术还是书法,我始终秉持一个观点:艺术家是要真正浸润进这个时代的生活,才能呈现出一个高素质的文化展,很多人以前是把自己和社会剥离了,觉得自己很超脱,单纯的按照自己的生存状态来生存,其实艺术家们都知道,我们做不了上一辈人的事情,也做不了下一辈人的事情,我们实际上能做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生存的这一块空间里面,对世界的感觉,对世界的体会,对世界的反映。那么怎么让大家真正进入这个生活呢,进入这个时代呢?我觉得该用手机就要用手机,该用微信就要用微信,该看电影就要看电影,该坐高铁就要坐高铁,你是这个时代的人,就要有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这些东西才会带给你这个时代的感受和体会。
《新天府盛景图》我想实际上既是成都画院艺术家们的向往和共同的愿望,同时也是我们画院这个班子对推动艺术家投入生活、关注生活所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从我看到的这些图象上来说,我感受到了艺术家们认真的态度,我们姑且不说他在历史上有什么地位,首先大家这个创作的认真度,大家投入的专注度,充分的把自己的艺术才华通过这个画面,通过这个创作展示了出来,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就是值得肯定的。万事开头难,不是说我们一迈步就是空前绝后,但是只要迈出了第一步,我觉得是非常伟大的。作为艺术家,尤其一个地域的艺术家还是要有共同的审美向往,一辈子还是应该参与一个大工程的,作为成都标志性的画院,给艺术家们构建了这样一个平台,是值得点赞的。我们《新天府盛景图》如果没有人做,这个时代也就过了,但是你只要做了,我就觉得值,就觉得我们无愧于这个时代,我觉得《新天府盛景图》现在是第一步的实践和尝试,我们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从专业的角度,再听听国家层面的专家们的意见,还可以进行第二次提炼,再反思再挖掘,从一个比较深层次的人文层面来思考这一代人的人文精神,把这个东西推敲得更具体。同时《新天府盛景图》一出来,它的学术文本就应该出来,它不仅仅是一个画卷,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构思过程中,建设这个平台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需要交代的背景,我觉得应该有记录。他本来就是一个浩大的美术工程,美术工程既有台前的也有台后的,既有引发这个作品的,还有这个东西产生的社会影响,对我们这个事业下一个层面的学术追问和学术向往,我们都要反映出来,后人来研究的时候,看这一代美术的时候,除了看艺术家个性化的东西之外,还要看你这一帮人,你这一个地域里的艺术家,共同为这个时代贡献了什么。
我看这里面不仅仅有绘画,而且还配有书法,这么多年了,如果说成都画院有什么短板,我就觉得是书法发展不平衡,可能因为我是搞书法的,尤其关注这块。不是你叫成都画院就不发展书法,成都画院有油画、有版画、有国画,现在还有理论、有多媒体,应该说是非常全面的画院。但是从艺术家人数上来看,主要还以国画为主,而国画的灵魂还是书法,你要作为一个中国的艺术家,要画中国的油画,还是要对书法有所感受。我一直是觉得,不应该漠视书法,而且应该建立一支高品质的书法家队伍,我经常说盆子里面不栽花就要长草,你不倡导学术,非学术的东西就要泛滥。我对成都画院多年来对四川美术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崇敬的,我自己呢,经常以成都画院这种艺术家的状态,作为我自己在艺术上对我自己定位的一个重要的参照,我衷心的祝愿成都画院的学术越来越好,成都的美术事业,四川的美术事业越来越好。
叶瑞琨
成都画院原副院长、中国画学会理事、四川省中国画学术常务副会长
向上滑动阅览
这次展览是一个很新奇的展览,展览的陈设效果应该说是出乎意料的,也开创了长卷画展示的先河,首先祝贺他们把这个展览做得这么成功,而且听说十分的辛苦。总体来说这一批作品反映了成都新天府的风貌,这批作品,由于题材的限制,肯定在艺术上的发挥相对来说就要欠缺一些,还有再创作的余地。这批作品实际上并不是为今天的人画的,它的兴奋点可能是在四百年以后,或者一千年以后,到那个时候的人们发现原来成都曾经是这个样子的,这一项工作是具有历史性的。可能随着历史的发展很多东西都消失了,而《新天府盛景图》是画家们为这个时代留下的一段记忆,它的作用也是给后人的。我们现在的人看到确实并不觉得怎么样,但是当后人看到的时候,我相信他们肯定会激动,也会为这一批画家感到高兴。
这里面我再补充一点不足,我们今天在看《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发现有商铺里的算盘,送外卖的小哥,还有洗脚坊,这些就真正构成了当时汴梁的生活情景。我们的画就缺少了这些情景,可能《新天府盛景图》把这些画进去不一定适应这个题材,但是我们应该把成都生活里的点点滴滴的东西加入进去,让他更加的完美。让我们后来看到这些作品的人,觉得成都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的优美城市,而且是一个人情味很浓的城市,如果成都闲适的生活不表现出来的话肯定是一个缺陷。所以这个画可以往下再进行延伸,把整个成都现代人生活的这种风味和环境,用图画保留下来。很多画家画图的时候,可能是第一次涉猎到这个题材,所以在笔墨上面,除了态度认真之外,还是有一定的生疏感,时间还是太短了,虽然用了接近一年的时间,但在技术的处理上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再探讨,一幅作品要让人感动,不仅看你画的是什么,还要看你是怎么画的,所以在创作的时候,用自己的主观的愿望来处理这种客观的形象是很重要的。如果有机会再画这种主题,可以把时间留得更长一些,让大家进行更多的思考,在取舍上也应该做一些,因为我们现在看来都是相对写实和客观的东西,如果能够把多余的东西去掉,把一些必要的东西更突出的表现出来,它会更好。总体来说,这个应该说是一个史诗一样的历史长卷,也是我们这一代画家为这个社会保留下来的一段自己的情怀。
吴绪经
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学院教授
向上滑动阅览
今天有一点激动,看了这些作品很有共鸣,第一个感觉是朴实,没有那种虚张声势的东西。我原来画连环画比较多,所以对这种形式更有亲切感,就像读古书一样,从右到左这样看过去,这个长短宽窄非常符合我们传统审美欣赏的味道。慢慢读过去,还想再回来读,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次展览中一批年轻画家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以及对历史真诚的感觉,深深触动了我。第二个感觉是认真,比如青稞老师作为学术上的带头人,我觉得她这种认真的精神体现在画面上,这些人的味道是用了心在画的。还比如曹辉老师这一张,第一次画这么小一张画,里面的人物连眉眼这些都画得很认真,体现了每个人物的味道。还有包括朱迪这一张,花鸟画画得不俗,很雅。第三,我觉得这个展览的陈设方式和策展形式,在时间和经费都不充足的情况下,做的非常高级,不只是外在的噱头,而是很内秀的,雅致、有文化感,从三个板块来叙事,也很立体。一进入展厅就引起我极大的美的共鸣。
如果要说有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新天府盛景图》这个题目容易让人局限到就是“景”上面,但这个“景”不光是风景的问题,而应该是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很多很多的亮点,这种景观是超脱到普通的所谓“盛景”的物象之外的。当然这很难把握,但我觉得成都画院有这个实力,有学术上的这种能力,做一件开天辟地的事儿。我看了林木写的一篇文章,对于十三届全国美展,对于现在的学术圈,绘画越来越衰落的原因的反思。如果我们成都画院能够扛起这面大旗,做这么一件事情,从更深的角度去梳理成都的文化,不仅是现在的外在景观,还应该从历史积淀中去寻找内在的精神,这就不仅是一次主题创作的问题了。如果我们不想这些,不把成都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看这些作品的话,就会略显单薄了一些。现在我已然是一个老翁了,但是我看成都的这些景,还是激情澎湃的,成都的城市建设,成都的科技,成都的金融,我觉得有很多亮点,画面内容如果再丰富一点,厚重一些,让我们不停留在一个简单的景观上面,发动的面再宽广一些,会更好。其实还有很多艺术家愿意加入这个团队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希望《新天府盛景图》还可以往后延续,相信会有更多好的,表达这个地域这个时代的作品出现。
甘庭俭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副校长兼美术学院院长
向上滑动阅览
刚才几位老师谈了,我都觉得谈得很好,很中肯,这只是一个开始,有遗憾,也还有很多空间,让我们尽情的发挥。比如说我们现在认可过去的成都,或者过去的扬州,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记忆,但我们不是那个时代,我们现在那个时候的绘画里可以看到当时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留下一些,让我们后人觉得精彩的东西,表达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呢?我觉得其实我们画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这个建设距离越来越大了,甚至于是滞后的,我们能不能有一些新的东西在里面,比如说新的风俗,新的风景,新的面貌,或者就是新天府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我刚才认真看了一下,确实也感觉就是风景,加一点房子,加一点建筑,真正能够挖掘内心的还是显得少了一点。我也是一名老师,每年接触很多新同学,新生来了成都就不愿意走了,他们又成了这个城市新鲜的血液,他们的生活方式又影响着这座城市。如何把传统的东西和新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记录我们新天府新成都的这个时代的一些变化。我们能不能在我们的创作里面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哪怕是一些风俗——新风俗。我觉得真真正正能够在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留下某一个时段的记忆,这个肯定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地域性题材的主题创作有很多,好像每一次都会面临很多问题,尺度太大难以控制,但是尺度太小又给画家提出了很多的挑战,包括题材和技法上面都有一些挑战,这个有难度,但是成都画院有这个担当。成都画院每一次策划的活动我觉得都很好,从大学生每年的《未来档案》的展览,到这一次新天府的主题创作,真的是很有担当的,这很好,应该向更高的目标去。
顾玮倩
无锡市书画院副书记
向上滑动阅览
我们到这儿来以后,发现画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太得天独厚了,现在讲文旅融合,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是文旅融合非常契合的一个典范,让我很惊艳。在这么一个富有历史渊源的宅子里面,有一座文化气息如此浓厚的美术馆,又紧邻旅游胜地宽窄巷子,同时举办了这样高质量的展览,成都的市民太幸福了。第二呢,这个展览办得很有思想深度,具有学术价值。虽然说这个地方并不大,展馆也是根据古建筑改建的,但是在这里面做的展览非常有学术深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把画挂墙上,它是有前世今生,有前因后果的,有的有画家的手稿,有的有历史渊源的背景介绍,非常的花心思。包括展陈方面,也是我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一种展陈方式,用了一种古人阅读长卷的方式来重现,把市民代入古代文人的气息当中。当然我觉得从展厅整个呈现来讲,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可不可以有一个角度的倾斜?但是总而言之,我觉得策展人在整个筹划方面,是非常值得赞赏的,而且当我们得知策展人如此年轻,完全出乎意料。第三个让我很惊艳的地方,是你们用这种手卷的方式,做成一本画册,这是我以前没有见到过的,这种呈现方式让人眼前一亮,非常精美,我相信每一个人得到他的读者都会非常珍惜的。这也体现你们成都画院做的事情都是精益求精的,是能够干成事、想干事的一帮年轻人做的一个好展览。
赖辉
无锡市书画院副馆长、国画家
向上滑动阅览
我看了这个展览,非常欣赏。策展的定位很有新意,但又不是那种一味求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体性定位,策展人用“天府?天府”这个选题去交出答卷,角度很独特,也很有温情。我们新中国70周年带给我们什么?不就是像成都这样的地方从传统意义的天府之国,成为了更新的、更好的、更多元的、更有希望的新天府吗?我觉得首先这个角度即没有和其他展览的选题去竞争那种宏大的叙事,又在自己这个角度上做的专业而有温度。包括展览、讲座到研讨会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而且还看到现场有一个儿童版的《新天府盛景图》的呈现,可以看出整个策划是全方位立体的,这些细节都让我很震撼,我们觉得可以说是让我们吃惊的,特别专业。我们明年也会做一个主题性的展览活动,感到受到了很多启发。
曹辉
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向上滑动阅览
我是第二次参加成都画院的主题性创作,前一次南方丝绸之路题材是在一个大框架内,由作者自行决定,而这一次是完全命题创作,应该比南方丝绸之路的主题还要难一些。成都画院这个主题性的展览很不错,我想就我个人创作以及与画无关的一些思考,作为今天研讨会上的发言。我在创作阶段,时不时的会有一些疑惑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第一个问题就是石涛所说的“笔墨当随时代”,我们这一次主题创作是“新天府”,这是对我的考验。第一个是尺寸的考验,第二个是表现对象的考验,因为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画民国题材的作品,所以我一再告诫自己得变,得顺应这个新天府的题目,一定不要画成民国了,一定要让人家感到这是21世纪。在画这个手卷的时候,我脑袋中时不时的就翻出石涛的这句话,就产生一些疑惑,这儿有理论家在这儿,正是给我解答疑惑的机会。我觉得如果把“笔墨”理解为“丹青”的话,就绘画而言,当随时代是肯定不会错的,但特指“笔墨”要随时代,我觉得有问题。笔墨这个东西,我几十年来一直认为它是由着心性而来的,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生,他会有什么样的笔墨关系,我们这儿最典型的例子,比如说唐允明老师还有他的夫人姚思敏老师,他的笔墨就是唐家,就是姚家的,很个性,而且夫妻之间少不了相互影响,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唐老师的笔墨是在具像中更多的有抽象的因素,而姚老师的笔墨更多的是表现生命的勃发状态,完全由着画家的心性来走的。熟悉我的人看过我画的画,画这么小的人连环画画过,但是不是这样的,这一次对我来讲,这个尺寸,31公分高,画一个人这个脑袋只有指甲壳这么大,那么就必须要变,中国画历来都是讲尽广大致精微,所以这个变就是要立足于这一点,要能够感觉是一气呵成,一定是有东西给别人看。也庆幸自己拿到的题目,纯粹是人文景观方面的东西,只要我解决了人物的服装问题,它就是现代符号,但是画名胜这一块,我看了以后,我倒觉得真有一点为难他们,名胜古迹作为历史存在的东西,又要作为新时代的东西呈现,该怎么去画,这个还得要思量。在我的画里面,反其道而行之,从传统出发,重新认识,再去提炼属于我自己的符号。我们应该回望历史,然后再从传统出发,以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传统,传统已经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了,就像我们今天画的东西,再过几百年、一千年之后,他们看我们的东西,就像眼镜起了一种过滤作用,挡掉了很多东西。我们现在这个“变”,有的人是厚积薄发,时刻准备着在变,这是智者;有的是跟随主流在变,是跟着全国美展的风向在变,这种人是糊里糊涂的。我觉得我们这个展览,不是单纯的画一张画,对我一个画画的人而言,它其实触动了我的一些想法,“笔墨”这个东西,如此随着心性而走的东西,它如何能够随时代?
再有一个就是“似与不似”的问题。因为画中国画的人就老纠缠在齐白石的著名论断上,他说的这些话可能更多是针对着他的绘画而言的,其实中国画根本没有办法画到太似,我至今没看到太似的中国画是什么样子,包括传统的工笔,“三矾九染”做功到家,也仍然是表意的。我想齐老先生他很可能就是随口的一句话,最后就变为一个标准,用在花鸟画上可能合适,用在山水画上可能合适,用在人物画上就可能不合适,还得要有人的神韵,所以有些理论啊,并不是放在哪个画上都是正确的。
我们这次的《新天府盛景图》,以现在这个形式呈现,融合在一起,我恰恰觉得是对的,原来我听叶瑞琨老师说最后作品是要合在一起,后来看了这个展览以后,我想幸好没有连起。现代水墨怎么连?会存在很多问题。这个展陈方式大家都觉得很新颖,还没有看到这样处理一个展览,给我们感觉是亲切,看手卷就是应该这样子看,就是应该静下心来埋着头慢慢看。这个就叫“笔墨”,就是我们中国画的笔墨,中国画家之所以乐于此强调笔墨,抱着笔墨不放,这笔墨里面蕴含的意象很难言明,需要慢慢去品味。
张颖川
成都画院理论家
向上滑动阅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庆之年,到处都是热闹的大型展览,成都画院组织一批国画家策划了看起来似乎低调却颇有特色,精致的展览,写生成都风貌“天府·天府”主题展,画册版本设计也独特,颇有典藏风格。其实国画家的写生活动历来都多,不过像这样有规模地组在自己日常生活的城市环境中写生,对于我们成都画院国画家群体来说可能还是第一次。刚才在展厅里流览了一遍,有几分感动。我想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谈一谈观后感,我并不认为这次新天府盛景图像创作仅仅单纯是画院体制主流艺术家队伍在国庆庆典活动期间进行的一场描绘祖国建设兴荣面貌的图像活动。这些写生画面表现出来了一种有意义的创作倾向,即我们成都国画家群体在关注书写身边现实生活中的景物人物,与自己所生活生存的社区环境现代时尚现场都市文化互动对话。以前国画家的写生喜欢跑外地、外省、外国,或朝向大山水宇宙气象,或朝向他乡异国风情。而在今天展厅陈列的写生作品中我看到了本土乡里熟悉的宽窄巷子,东郊记忆,浣花溪,锦江河畔,著名的西岭雪山,都江堰、文殊院,武侯寺,杜甫草堂等一些地方名胜画面可居可游的风景生气似乎增添了许多亲近。这也应该算是我们成都国画界的一件有意义的事件吧,之所以说有意义,就是其中自然而然提出来一个 “笔墨当随时代”的现场实践话题。
这次创作是“命题作画”,规定现场地方,规定形式尺寸,还要求“盛景”画面,这么多的限定要求,还有这么多的画家,充满这么高的热情,这么认真地去做,说明这个写生活动具有调动大家艺术创作的活力。观看展览作品来,无论老一代画家还是年青艺术家,都是严肃认真地下了一番大功夫的。显然要选择与自己以前习惯不一样的题材作画,形式表现不同了,对笔墨的要求就是一个挑战,尤其面对都市现代景观,时尚日常生活,传统的宣纸,笔墨如何与之链接关联。因此在一些画面上看到了现场偶发的鲜活生动,一些独到的观看审美,当然也有不成熟的“磕磕碰碰”的痕迹,也看到了一批年轻人关于笔墨与前辈不一样的运用表现方式。
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笔墨当随时代”的问题,纵观我国书画历史,笔墨表现形式一直在随不同的时代发展产生不同的变化,每一个时代都会呈现出那个历史时期特有的笔墨表现风格特色,这种风格特点的变化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刚才有人提到时代风格精神与个性创作的问题,二者完全不矛盾,是共性与个性关系的一个整体。所谓笔墨的时代形式风格特点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个性化创作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艺术家个体创造出来的。“笔墨当随时代”这个话题在创作现场,重要的是艺术家个性创作活动过程中如何与他所生活生存的现场实践生活发生真实的关系,如何激活自我内心的创作热情,艺术家的个人的生活本来就身处于特定的时代生态中,所有的感想志向表现都带有特定的时代生活背景色彩,所谓的形式要求(包括变化传统习惯样式的创新)与内心的精神表现渴望自然融为整体。以前我们讨论过版画家李焕民老师的创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创作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代精神,时代创作形式风格,源于他个人在自己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新中国成立后,满腔热情地真挚地热爱关怀新西藏的人民生活。今天我们国画家应该更加自信,热爱我们的时代生活,大胆地诚挚地敞开自我内心,书写关注自己喜欢的生活现场,其中的人物与景物,自我内心感想越富于激情,越深入,个性化的笔墨形式越具有新的创造可能性,现代的时代的笔墨风采也随其中自然展现出来。
可能我有编辑《成都美术志》做本土文献的经历,我发现四川人喜欢书写自己本土的历史,成都人有画成都风貌的传统。我以前就查阅到了一本清代的成都风俗画册。在当代,成都擅长画老成都的画家著名的有戴树良,他参加了我们成都画院美术馆组织的以本土民俗民风为题材的“蜀风”画展。2014年他画的老成都民俗风情画组画列为中国邮政发行全国各省会城市民俗老风情首日纪念邮封票重要项目,连续6个月(共18枚)向全国发行。现在我粗略统计,关于成都画家画地方蜀中风貌长卷的,有国画吴一峰,今天我们的这个展览陈列了吴老的《岷江胜概图》,有成都群众艺术馆“老成都创作小组”的《老成都》长卷,最近在画院附近那个画廊我还看到了杨麟冀老师画的了一个百米长的老成都长卷,工笔风格的,笔力很遒健。我们今天的“新天府盛景图”系列长卷,和我刚才提到那几个长卷的不一样,在表现方式和创作观念方面不一样,更加具有开放的新水墨现代风格,当下的时代笔墨表现特点。
最后,我也想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所有参加这次新天府写生创作的艺术家都是国画家,都选择了宣纸材料和笔墨语言形式,自然都不可能放弃国画这个画种的本体语言精神,即 “气韵生动”,似与不似之间的神似气质,自我个性化的现代笔墨风格。如果只求做一个简单的“地理风貌志”图像,博物馆的人也会做,我们画院的画家来写生地方现场景观,就要有个性化的艺术创作精神,这又回到了前面所谈到“笔墨当随时代”的话题,我认为,像这样的写生创作活动以后还可以继续组织搞,要从艺术家艺术创作的高度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需要化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其现场创作过程中逐步敞开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找到并激活历史时代生活与自我关系的真实的本真活力。
陈荣
参展艺术家、四川美术出版社编辑
向上滑动阅览
感谢给了我参加这个浩大工程的机会,我拿到的课题是画东郊记忆,我拿到这个课题以后,前前后后到东郊记忆去了不下20次,画写生也画了好多张。但是选择哪一个局部来做呢?我更多地还是想从表面呈现,他有音乐、熊猫,也有一些厂房,最让我心仪的就是绿皮火车。我一下子就想到我在火车上画的速写,那是一代人的记忆,我就想画那个时代的记忆,但是赋予现代的画面。里面有各种各样照婚纱的人,还有一群摄影师。我觉得有一个表象的东西表现一个历史的瞬间的截面,所以让我的感受直观得出来。今天的研讨会真的让我感慨特别多,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接下来我还会去从另外一个角度让自己的东西更加的规范化,从学术上向各位老师学习,使自己有所提高。
刘磊
参展艺术家、国画家
向上滑动阅览
非常荣幸参加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我画的是“青城山”。青城山对我来说,可以说我的心里面装满了对它的情感,但是由于客观的原因,这一次的命题创作是带着一种遗憾结束的。确实是有一些遗憾,没有把自己心里面想表达的,青城山茂密的感觉完全的表达出来。其实我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对以前记忆的整理,和一些画稿的构想,是我完成的这张画的容量的好几倍,所以我觉得还是蛮遗憾的,如果以后再有这种机会的话,我相信可能会表现得更好一些。
文永生
成都画院专职画家
向上滑动阅览
《新天府盛景图》是一个政府的大工程,这种出发点跟艺术家本身还是有矛盾的,好在我们从策划到最后的呈现出来的状态,既表达了艺术本身,也基本上完成了政府最初的想法。特别是成都画院这一次的活动策划还是挺让人印象深刻的,因为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既要符合政府的思路,但是又要体现出艺术的感受,完成得还是很好。
比较考验人的是:第一点从画家的角度来说,前期策划设计得再好,画家的创作难度仍然比较大,因为首先这个题目给你限制了,这对画家来说可能就是一个考验。第二点就是怎么把题目转化到画面上来。画家需要去现场写生,但又不能完全靠现场写生,完全靠现场写生就没有办法发挥,因此就要有一个归纳整理的过程。最后我认为大家呈现出来的还是很完整,我第一次看稿的时候,觉得大家确实很用心。我觉得这一次有一个问题,就是画城市,用国画的形式来表现现代建筑,虽然画家们非常认真,但是这个转化仍然存在问题,这个不是画家的问题,国画怎么来表达现代城市的转化,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很多画城市的画家还要解决的问题。
张自启
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向上滑动阅览
虽然没参加这个活动,但之前大家开始创作的时候,我也看到了很多人发的消息,自己也思考了该怎么画,我觉得有难度,难度是成都可画的东西太多,到底是只画成都的市容市貌呢,还是要画民风民俗,或者是两者都需要。还存在一个形式问题,到底是画成一张呢,还是怎么画?今天看来,我认为这种形式就对了。如果画成一个长卷,每一位画家都会感到有难度,因为每个人的风格都有差别,不管画人也好,画民风民俗也好,不可能统一在一个风格的基础上去画,像这样分段,可以把每位画家的长处表现出来。当然难度在于它毕竟是命题创作,对于艺术家来讲,可能会受思维的制约,他自己的感受就不太可能由衷地表现出来。但这种形式因为可以分段,至少画家的个人风格能够表现得八九不离十,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认为本次展览的作品在表现成都的历史和现状上,视觉感稍微弱了一些,希望能够给观众带来更有冲击力的东西。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面对大一点的风景的时候,特别是现代城市风景是很难画的,国外的风光相较于国内风光可能要好画一点,因为国外每一种建筑很有特点,而我们这种高楼大厦太统一了,即使画速写都不好看。我们的画家喜欢画的是什么呢?是那种乡村坝头里的偏偏倒倒的房子,因为画出来感觉有变化,内容和笔墨衔接得很好,会出现一些妙不可言的笔墨关系,就很好看。如果画很规范的高房子,不容易画好,但画家又回避不了,因为我们城市确实是高楼林立。
说到山水画,我最近还在思考山水画的人文情怀,为什么要考虑这个问题?之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参观画展的过程中,一位旁观者,不是圈内人,他在我耳边上说了一句话,他说这些山水画怎么画的都是爬都爬不上去的山呢?说者无意,我一下子感觉他这句话似乎有一点道理。其实古人是讲究可居可游的,画里要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这使作品与人保持了一个较为密切的状态。强调的是人文情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也是我们中国山水画从萌芽到发展再到兴旺的核心思想。而现在的一些山水画跟人就有距离,观众自然不感兴趣了,觉得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我仔细推敲他这句话,虽然是一位外行说的话,但是提醒艺术家要考虑到人文情怀。我们耳熟能详、经久不衰的传统山水画作品,人类的活动都是画面中的焦点,虽然在画面中占的面积不是很大,但是人们的落眼点是在这上面。以《千里江山图》为例,那么大一幅巨制,里面山峰起伏,江河浩渺,但是渔村也是在其中,描绘了众多的人文活动。后来一些隐居的文人,他们在表达自己的生活状态的时候,也没有摆脱人与自然的相处,只不过他的情绪较为低落消极,尽管是以小桥流水或者老树昏鸦为寄托,但都是有人的活动在里面。所以如果我们画的画面和人没有关系,就不会和观画者引起共鸣。我觉得从这一点证明:这个选题是正确的,是很值得肯定的。表现当代,表现人文情怀,表现我们城市发展到这么一个状态下,人的精神面貌,这个是可行的。只是怎么画的问题,可能要给画家留更多的思考余地,可以让画家做一些选择,如果指定某一个东西可能限制了他的选择,他不感兴趣了。
有这么几句话对我很适用:一个是“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因情立意,因意成法”,所有的创作欲望和技法描述对象的变化,都是在这个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而面对任何一个新的选择的时候,不可能老是用一种办法去表现它。再有一个问题,陈子庄先生的语录,说画家的第一感觉很重要,我们现在是不断地推敲,不断地深挖,结果就把第一感觉丢掉了。他画的东西很“简”,但是他就把第一感觉的味道抓住了,就行了,就够了。每个画家都有这个经历,我们越是想画好,越是想丰富它来加一点什么,刚好加错了,加了以后不如不加。我作画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凡是给我什么任务,我就觉得有负担,常常感觉有压力,精神就要紧张,灵感就来不了。所以要给予一种宽松的状态,最不希望的就是他人推着我画。另外就是画现代建筑比较难的,恐怕有的画家也体会到这个,就是画我们自己喜欢画的,画我们自己由衷有感情的题材,这两者如何结合,我认为可能还值得研究和推敲。
孙晓伟
成都画院第三工作室青年评论员、油画家
向上滑动阅览
各位老师好,我想说一个展览的小细节。展览有一个互动的环节,叫“把新天府寄给老蓉漂”,他们把想说的话写在小卡片上,我看到其中一些人写的,很感动,同样的你也可以在线上写一些话给艺术大家们,其实这样一个小小的互动,就把展览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做了一个无限的延伸,也让展览有了温度。展览会结束,但与展览主题相关的思考与创作并不会结束。我一直在想,展览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广度上还能做哪些拓展?从这个公教活动可以看出,策展人琪娜确实花了很多心思。今年,无论是展览呈现上还是展览类别上我们都做了很多新的尝试,收获经验,总结每位老师给与的意见和建议。明年是成都画院特别重要的一年,建院40周年,所以我相信明年会有更多更精彩的东西呈现给大家。
刘雍洋
成都画院第三工作室青年评论员
向上滑动阅览
首先,成都画院作为艺术机构,这次的举动起到了引领的目的,号召这些优秀的画家来举办这样一个主题性的展览,树立起了旗帜性和标杆性作用,走在时代的潮头。其次,这次抛出的课题,确实对各位画家来说也是一次考验,需要思辨怎么来绘制新天府。所谓今天的成都,也是从历史的成都一步步走到今天,有新的东西,有所变换,同样要运用到绘画上。不管绘画的技巧也好,还是个人对笔墨的理解也好,今天的“新天府”,如何在固有的笔墨中有所体现,这就是要我们去探索如何通古今之变化。最后,通过这次展览我们看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并引发大家的思考,从而引导大家发出思想之先声。这就是成都画院举办本次活动的意义,设立课题、形成问题、思考问题,是对当今艺术事业如何“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一次尝试和回答。
高天民
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向上滑动阅览
我这次来成都,感受到非常浓厚的地域文化,不光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化的不同,而是现在的文化人、文化机构用极大的文化自信去梳理、塑造和推动传播的地域文化。不管是“艺术大家与四川”的讲座,还是今天这个展览,都是跟地方文化建设紧密相关的。综合地考虑一下,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个是为人民群众培养热爱家乡、热爱艺术的一种普及性教育。另一个方面,它也为推进或者打造一个地方画派积累资源,作出一些贡献。第三个方面它可以为画院、为本地留下一批围绕着区域性文化建设的作品。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对家乡的表现,表达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这都是值得弘扬的地方。这其中的意义也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性的意义,另一方面是学术性的意义,我主要想聊一下学术性的方面。
以前其他地方也有一些表现本地的主题性创作活动,但到目前为止,从本地的文化建设、美术本身以及学术性的角度,几乎没有成功的。我觉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如何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既把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发挥出来,又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风貌,并且从学术上看,从风格上看,能有一定的突破和创建。如果做不到,那只能是泛泛地做了一个活动,完成了一项任务。有这样的困难,是不是就不能做呢?当然不是。这次成都画院展览的一个亮点就是把这件事情分散做,每人一件作品,几个选题,每人选一个来画,然后组成一个结构。这样有它的好处——大家各自独立去完成,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家有什么样的艺术能力、艺术修养,你便发挥到什么程度,也可以给每个人一次机会。但是它有一个不好的地方——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明确的面貌。
这次题目叫《新天府盛景图》,这个名字一看,感觉是一件作品,如果那么多人的作品放一起的话,就只能叫《新天府盛景图集》。所以就面临着前面所说的问题:如何把相关的因素通过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来完成。比如说《清明上河图》,宋代的时候就可以完成这件巨制,反而今天比较难实现了,因为那个时候在艺术上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在今天来说,很难去完成类似的一件作品。当然也不是不可能,它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通过某种办法实现统一。
个人认为很难从这些作品中看到“新天府胜景”,我看这些作品,基本上是写生,也有一些创作,但是以写生为主,可能稍微变化一点点。曹辉老师的作品就是很典型的创作,但是这样的作品很少,大部分是对场景的写生。这样的作品体现了当下中国画的一个普遍现象:艺术家都懒了,不愿动脑筋了。当然其中也有很多因素的影响,但现在整个美术界的状况确实很混乱,你说这样画也行,他说那样画也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艺术家的“学养”要跟上。比如我们看全国美展,为什么全国美展都是那种比技巧、比技术、比制作,确实得下苦功夫,画作的质量都非常精彩到位。现在的年轻画家,二三十岁,手头功夫是真好,但是十二届美展的研讨会,我就认为画画得真好,但是作品不打动人,不让人感动。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是少部分画家的问题。艺术如果不动脑筋了,只是依赖于对象,就变成照相机了,艺术家就只起了一个照相机的作用,而且还可能不是很好的照相机。针对这样一个课题,通过绘画的方式,通过艺术的处理,能够真正的反映出今天的“新”,包括题材、内容、语言形式,如果把今天的胜景表现仅仅是作为一个写生的话,是表现不出来的。无论是局部的还是整体的一件作品,一定要经过艺术家的头脑加工处理,就像《清明上河图》一样,它绝不是一张照片,绝不是一次写生,它的整个画面有跌宕起伏,有起承转合,有结构,有节奏,这是有讲究的,是动了脑筋的,是花了心思的人做出来的。我觉得这不仅仅是绘画技巧方面的问题,艺术家还要有修养和见识,还要有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作品需要更丰富,更有内涵,使人看了以后,不仅仅是看了当下眼见的一些东西,还有背后的一些东西,它让人回味。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课题,如果要把它做好,还需要对整个课题包括它的呈现方式,它的内容形式有所研究,思考如何去呈现,至少要从美术本身,要从学术高度去再探讨。
刚才大家谈到的“笔墨当随时代”,这个问题就是现在所有艺术家都面临的问题。正好国家画院近期举行学术日,设立了六个题目,其中一个就是“当代性的意义”。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清两个概念:就是“艺术的当代性”和“当代艺术”不是一个概念,这个大家经常会混淆。生存在当下的每一个艺术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只要表现当下的题材都有当代性,但是具有当代性并不意味着就是当代艺术,这涉及到艺术家如何面对这些题材与主题,如何去呈现它,你的语言方式,你的角度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就与前面几位老师提到的“笔墨当随时代”的问题相关。在理论界,更多的是谈论中国的当代艺术,什么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呢?特别体现在面对“中国画”的问题,中国画能不能进入当代?实际上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当代”了,可能恰恰是在中国画中产生了中国的当代艺术,现在很多水墨画家非常前卫,做得都非常好。什么叫“笔墨当随时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但是将传统的笔墨转化为具有艺术家个性的,并且能够适应现实表达的一种艺术,可能才称得上“当代艺术”,才是真正的“笔墨当随时代”。
曹筝琪娜
成都画院第三工作室青年评论员、青年策展人
向上滑动阅览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今天的发言,我们今天是展览的研讨会,但更重要的是对我们与展览紧密相关的这次《新天府盛景图》的主题创作的研讨会。我们今天的议题是“地域性题材主题创作”,主题创作原本就是一个很具有争议的话题,而地域性题材的主题创作又在这之上另外增加了一层困难。这样一个课题交给谁去做都是困难的,但是我们的画家迎难而上,积极的去做出了自己的解答。作为展览的策展人,我非常感谢画院能给予我们青年一代极大的信任,把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去承担,也非常感谢画家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以及大家给予我们策划团队极大的配合。今天各位专家老师都谈了很多意见,有表扬也有批评,但是我看到的更多是期待,就像各位老师说的,这样类型的创作,它的兴奋点在未来,在400年后,在1000年后,而怎么样让未来出现这样的兴奋点,是我们下一步应该去解决的问题,这不仅是对画家提出的挑战,也是对我们策划团队提出的挑战。从策划之初,我们就相信《新天府盛景图》的创作不会止于这次展览,用艺术创作和展览的形式去表现天府文化也不会止于这次展览,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研讨会,不是一个总结,而是一种期望,是对成都画院未来的“地域性主题创作”的期望,对成都市美术馆未来的“地域性主题展览”的期望。再次感谢各位专家诚恳的发言,我们争取在今天的基础上做更多的努力,也感谢各位艺术家的配合,希望未来看到大家更多更精彩的地域性主题创作作品!
研讨会后合影
展览现场
审稿:何红英 侯小庆
编辑:钟海
更多展览、活动资讯
请关注成都画院微信公众号
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
地址:
青羊区下同仁路80号
电话:
成都画院/86275483
成都市美术馆/8625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