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圆明园“流水不腐”,消失多年的稀有生物回来了!

圆明园“流水不腐”,消失多年的稀有生物回来了!

阅读量:3643873 2019-10-21



湖水清澈,水草招摇。
圆明园处处闪烁水的灵动。
圆明园

走进圆明园静水不腐的秘密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圆明园这一池净水得来不易。俗话说,流水不腐,但圆明园的湖水缺乏流动性,极易爆发水华。
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水生态修复,揭开了它的净水奥秘。
圆明园西长河
播种十余种水下森林
圆明园西北角,西长河擦着山脚蜿蜒流过,这里是园子碧水岑岑的源头。
始建于1707年,圆明园是一座大型水景园林,大多景观皆因水而成,但近几十年来,本市水资源紧缺,地下水位曾连年下降,丰沛的泉水渐渐干涸。2007年起,清河第二再生水厂每天为其补充近3万立方米清水,园子才得以重现昔日的秀丽。
新的问题接踵而来。再生水的确清澈透亮,但其氮磷含量偏高,使水体面临富营养化的风险。而且,再生水入园后便不再外排,流动性较差,容易爆发水华。
净水圆明园,头一个办法,就是播种水下森林。水下森林,专业的说法是沉水植物,如苦草、狐尾藻、金鱼藻、眼子菜等十多种。沉水植物有效抑制了藻类生长,让圆明园的水体从“藻型浊水湖泊”变成了生态更稳定、更具观赏性的“草型清水湖泊”。
构建完整的水生态链
水下播林之后,便是如绣花一般的精心养护。
在凤麟洲景区,一叶轻舟正在开阔水面上缓缓移动。定睛细看,撑船人正手持长长的漏网,把水面上漂浮的水草尽数捞起。
鲤鱼最爱啃食水草,叶片被啃断后就浮了上来。如果不及时打捞,腐烂后就会影响水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水草打捞的工作全年无休。尤其是夏天,有的水草甚至以每天半米的速度生长,60多名工人从早到晚,在大小水面上几乎一刻不停地收割、打捞水草。
收割水草是个精细活儿。在专门针对圆明园的水生态人工管护指导手册上,分别对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收割提出了要求。如3到6月以菹草收割为主,7到10月以苦草、狐尾藻、金鱼藻、黑藻、眼子菜收割为主,入冬前收割一次荷花、芦苇、香蒲,“每次割除一半水深高度,避免连根拔除,减少底泥扰动”。
圆明园原生物种回来了
多年的水生态修复,今年夏天,消失多年的鳑鲏鱼、金线蛙重新回到了圆明园!
“鳑鲏鱼是北京的原生鱼类,大多只有一两寸长。雄鱼身上有五彩条,在阳光下会闪光。”王沛然说,今年初夏,鳑鲏鱼首次现身圆明园西长河。这种美丽的小鱼对水质很挑剔,只在极为清澈的水域才能生存。从夏至秋,它们又多次出现在福海、廓然大公等水域中。
在圆明三园之一的长春园东南隅,是如园的清浅池塘,今年,工作人员在这里看到了金线蛙的身影。这种蛙的身体为绿色,两侧各有一道较宽的黄色褶线,因此得名。往前数两三年,圆明园福海附近还发现过一种更为稀有的物种——有“昆虫界大熊猫”之称的低斑蜻。
鳑鲏鱼、金线蛙、低斑蜻等均为北京的原生物种。“原生物种就是某一区域的‘土著’,它们是当地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的邹强军说,上世纪80年代之前,它们在京城并不罕见,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水域变少变脏,这些物种一度濒临消失。
眼下,葱郁林木环绕清澈水域,圆明园的物种多样性显著增加。据统计,共有黑鱼、麦穗、鳑鲏、翘嘴鲌等40多种鱼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等265种鸟类,极度濒危的低斑蜻等28种蜻蜓。
THE END

内容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免责声明:本篇稿件所有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海淀旅游
旅游信息|景点|美食|种草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