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音乐||与—

音乐||与—

阅读量:3651774 2019-10-21


“ 我相信一定有一首歌在你的歌单里单曲循环了很多遍,也定有一首歌陪伴着你度过人生难熬的阶段。”
01

音乐与心情
  音乐与心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时候很难分清是音乐在影响心情,还是心情受音乐的影响,开心的时候我们会听嗨歌手舞足蹈;伤心的时候会沉浸在伤感的音乐中痛哭流涕,但有时候又恰恰相反。
      当我们伤心的时候,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觉得听一些欢快的歌可以使自己的心情变得舒畅。当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更会选择开心的音乐使自己一直能够保持这种心情。
      真的有人愿意沉醉于悲伤,喜欢悲伤吗?如果这样,悲伤的歌还会有人听吗?
  文学上有个词叫“触景生情”,那听音乐的时候应该也会“触音生情”吧,听歌的人带着不同的情绪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首情歌有人会觉得苦,有人会觉甜,“甜”和“苦”的差异是听歌者内心深处的回忆在作祟。但我相信音乐本身是带有情感属性的,因为创作音乐的是有温度的人。
  悲伤是消极的情感。悲伤的音乐能减轻悲伤,这看似是个伪命题,悲伤地音乐怎么能够减轻悲伤,但我们可以利用悲伤的音乐去发泄内心的情绪,利用音乐与生俱来的情感力量来修复自己的心理。
  声音是这个世界原本就有的属性,而人类能够听到的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当我们身处特定的场景,特定的背景音会让我们觉得那么自然又很舒适,走在路上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公园里鸟儿起此彼伏的叫声……一切背景音又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

02

音乐与人生
  去年夏天在杭州呆了一段时间,在杭州的最后一晚,在钱塘江畔遇见了一个在街头表演的音乐人,说来也巧,那晚很多杭州音乐界的网红也是慕名而来,表演间隙听他们聊天,某网红说他在某酒吧驻场在某平台直播,一个月至少能挣几十万怂恿着他也开直播,他说:我在街头表演不只是为了挣钱,我喜欢和观众面对面的感觉,他们或大方的随着音乐摆动身体,或羞涩的仅仅在后排盯着,有的甚至连掌声都吝啬,但这都是最真实的,直播给不了我这种感受。那个网红邀请他去酒吧,被他婉拒,两个多小时的表演随着音响没电而结束,听众逐渐散去,带来了吉他听众凑上前去,他们又席地而坐在那里交流。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张照片)

下面这段是他在杭州时表演时写的

他理解的音乐是音乐为了表达,表达我们的脆弱、痛苦、快乐、勇敢、自由和根植于内心的一切,用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
看了他的公众号,了解了他的近况,为了音乐他去了美国,在美国近乎流浪式的生活,在美国因为争执而气愤的推了对方一下被捕、进监狱、去疯狂的墨西哥边境被扣押、被墨西哥交通警察勒索、签证被注销、被检察院指控、被移民局禁止入境.........而现在他还在坚持。
这些遭遇于我一个结果都不敢想象,感动于他对音乐的热忱,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觉得人生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活法,也许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吧,那一晚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魔幻。
  

(图片来自亚冬公众号)
现在已是深秋,不得不去说一说这个夏天的乐队,每次去音乐节,于我来说,除了在台上表演的音乐人,观察台下的观众也是很有趣的部分。喜欢的歌手和音乐带来的各种高亢情绪与拥挤炎热疲劳的交织,台下更是有很多有趣的瞬间,无论台上台下也许这就是人生,一期一会。

03

音乐与一切
虽然我不懂音乐,五音不全,乐理知识几乎为零,但我也相信有时候一首三分钟的歌可以改变我们的思想甚至改变世界。最近看了一本关于音乐的书《声音与愤怒》,这本书按照时间的顺序讲述了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社会革命与摇滚乐的关系,这本书的有个副标题“摇滚乐能改变世界吗”,读罢此书,作者基本上都是贴合标题提出相关的问题,都是在摆事实,不讲大道理,书的最后作者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摇滚乐到底能不能改变世界。他把这个问题推给了读者“至于最终摇滚乐可否改变中国,这本书没有答案。但我深信,您,亲爱的读者,会告诉我答案的。”
而我理解的答案就藏在电影《缝纫机乐队》里。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