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琵琶行》教学探讨|孙晋诺:有时,应该让课堂静默

《琵琶行》教学探讨|孙晋诺:有时,应该让课堂静默

阅读量:3658317 2019-10-22



作者的话
我让学生自读文本,探讨两个问题,学生与文本有直接的对话;我把我个人的解读结果交给学生,思维的碰撞可能更完整、更深入。时间的问题,还没来得及把学生的作业整理出来,与我个人解读结果进行详细比较,但从批阅作业的感受来看,学生的解读与文本的粘合度不够,视角狭窄。如果通过与我的解读结果相碰撞而使他们产生了新认知,我想教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教《琵琶行》,我让学生先自行解读,思考两个问题: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说了谁心中无限事?“无限事”具体指哪些事?
2.白居易对琵琶的音乐描写与元稹《琵琶歌》相比究竟谁写得好?

在学生完成这两个解读任务的前提下,我把我的解读印发给他们,让他们对比我的解读视角与思路与他们的差别。
这样的课可能没有那些一问一答的热闹,大块时间是静默的,静默并不代表师生没有交流。
我让学生自读文本,探讨两个问题,学生与文本有直接的对话;我把我个人的解读结果交给学生,思维的碰撞可能更完整、更深入。时间的问题,还没来得及把学生的作业整理出来,与我个人解读结果进行详细比较,但从批阅作业的感受来看,学生的解读与文本的粘合度不够,视角狭窄。
如果通过与我的解读结果相碰撞而使他们产生了新认知,我想教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下面是我的解读。

▲普通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 必修
编委会:朱慕菊  张民生 崔允漷 杨向东
顾    问:巢宗祺 方智范 王宁
主    编:陆志平
执行主编:张克中
副主编:徐志伟 戴晓娥 周於 朱念
编   者:石俊 包旭东 朱亚梅 刘生权 孙晋诺 杜新建 李滔 张小兵 张志强 张春华 陈丹 陈兴才 周健 郝彧 顾鑫浩 满春燕 魏荣葆
说了谁心中的事?
当然,首先,是说了琵琶女自己心中的事,同时,也须明确,她也说出了诗人心中事。可以由以下内容读出。
1.诗歌第一节。诗人说“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难道仅仅是因为这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无比美妙,悦人心耳吗?不是,因为,诗人是在“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痛苦之时而深深为此打动的,显然,琵琶女的琵琶声里包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因素。
2.诗歌的第四节,诗人听完了琵琶女的弹奏与叙述,深有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心曾相识”,诗人揭开了迷底,原来两人俱有同样的遭遇,有着共同的命运特征。也就是说琵琶女所说的一切,也就是在说诗人。琵琶女就是诗人的代言人。
3.诗的最后一节,当诗人再次听到琵琶女的弹奏时,“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如果说前面还处于命运一致的感慨上,这次的弹奏则触动了诗人心灵的最深处,使他涕泗横流。

因此,从听者的角度,说“说尽心中无限事”,指的是琵琶女用琵琶曲表达了自己心中的事;而从全诗的主旨表达的角度来看,这儿的“说尽心中无限事”则是在说尽诗人所要表达的“无限事”。

说了琵琶女心中的哪些事呢?
说出了诗人的哪些事呢?
琵琶女的“说”,一种是用音乐表达,一种是用言辞表达。当然,言辞的表达明确具体,而音乐的表达则注重感情的渲染与内涵的暗示。
让我们先来看看,她的言辞的表达。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在诗的小序里,诗人也说“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京城是文化、政治的中心,当然有别于乡村僻野,代表着一种先天的优越与尊贵。而“虾蟆岭”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当时的“娱乐中心”,她就居于此,这充分表露出其出身的优越,“地灵”才“人杰”啊。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从几岁开始学没说,但到十三岁就学成了,而且是大成,是“第一部”,其聪慧与才华可见一斑。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如果说名属教坊第一部还只是一个大致的考量,而“教善才伏”,则是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这是专业化的评定。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才貌双全”。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这是在说她的才、技、品、貌受到了众人的追捧,尤其是“五陵年少”,按照惯例,这些都是些轻薄子弟,可是这儿并没有让人感觉到轻薄浮浪的气息,恰恰说明是她的才艺使人倾倒的魅力。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前面是从别人的角度,也就是从侧面来写其才貌俱佳,而这里是说她自己的具体行为。
“钿头云篦”是何物,两头镶嵌了金银或珠宝的发篦头饰,这对于一般的歌伎而言,珍贵无比,可是,对于琵琶女来讲,不过是个打节拍的工具而已,任何金银珠宝都不过是兴致的玩物。
特别是这个“碎”字,按照常理,应该是“断”,但“断”字哪里能表达出那种豪放的欢乐与痛快淋漓之情,“碎”字的特点是在倾刻间完全解体,它准确地表达了情绪达到顶点时的欢快。
而后一句,则更是出彩,如果说她不爱惜金银珠宝,就已经使她有别于一般的歌伎了,那么这儿的连“血色罗裙”也“翻酒污”,“血色”与“红色”有何不同?“红色”,就是一种颜色,“血色”则带有了丰富的情绪。
“血色罗裙”像一团火一样,透视出了琵琶女的激越与爽快,在激烈的推杯换盏之际,在你说我笑的拉扯之中,碰翻了酒杯,污染了罗裙,这不仅不让人有丝毫的污浊之感,反而愈加让人感受到那种浪漫欢快的气氛。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时移世易,一切都在改变。外部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弟走从军阿姨死”,亲情、友情,一一散去。更为可悲的是,“暮去朝来颜色故”,她走上了一种无可逆转的人生之旅,“暮去朝来”,谁也无法阻止;“颜色故”,这是命中注定的结局。
其实,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无奈。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极为残酷的情景出现了,“门前冷落”折射的是什么,是琵琶女的艺不如前了吗?不是,是“颜色故”,它打碎了先前那些欢乐的表相,露出了生命原有的色调:人是极为冷漠的。
尤其令人悲哀的是,华丽的人生一至于“老大”之无奈,委身于对情感、情调、音乐、歌舞都无兴趣的商人,除了依此活下来,还能有什么追求呢?这该是怎样的人生苦难呢!
从叙事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琵琶女的直接叙述,而是诗人的转述,而转述本身便带有了诗人的主观意图,因为琵琶女不可能突出的可能在诗人的笔下就得到了突出,与诗歌主旨关系不大的内容,可能就被诗人删除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突出的是什么呢,就是琵琶女的才貌俱佳,而人生经历了从峰顶到谷底的巨大变化。
让我们再来看看琵琶女的音乐表达。
本诗中的音乐描写冠绝于其他写音乐的作品,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在哪里?我们不妨作一比较。
元稹《琵琶歌》里描写管儿弹琵琶是这样写的。
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
因兹弹作雨霖铃,风雨萧条鬼神泣。
一弹既罢又一弹,珠幢夜静风珊珊。
低回慢弄关山思,坐对燕然秋月寒。
月寒一声深殿磬,骤弹曲破音繁并。
百万金铃旋玉盘,醉客满船皆暂醒。

我们无法确定元稹与白居易的诗哪一首更早,但是这两首诗中对琵琶音乐的描写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当然又有着本质的不同,一首是妇孺皆知的名篇,一首却默默无闻。
我们先来看,它们相同之处。“冰泉呜咽流莺涩”何其相似于“冰泉冷涩弦凝绝”,“百万金铃旋玉盘”又何其相似于“大珠小珠落玉盘”。显然,在音乐的描写上他们都注重了运用特殊的意象来形象地表达琵琶的音色特征。
另外,在描写音乐的过程上看,两首诗都写了音乐的历时演奏过程。白诗,描写了一首曲子的完整过程,而元诗其中写第二首曲子的时候,也注重了音乐过程的描写,从“风珊珊”的轻盈,到“坐对燕然秋月寒”的歇拍,再到“深殿磬”的一声突起,再到各种音调骤然齐发,显然也是完整地记述了乐曲的起伏跌宕的过程。
可是为什么,白诗声誉如此之高,
而元诗却如此受人冷落呢?
首先,元稹的诗在形象描绘的同时,加入了过多的直叙句子,比如“因兹弹作雨霖铃”“骤弹曲破音繁并”等,都是在用自己的话来叙述弹奏情况,而并不是把弹奏的情景塑造给读者看。而白居易的描写,从头至尾完全是对声音的正面描绘,绝不加入旁叙语言,使音乐描绘更纯净。
其次,从音乐描写的完整性上看,元稹的诗,对乐曲过程的描绘与白诗相比,还是显得粗糙了许多。
比如,白诗从“大弦嘈嘈如急雨”的节奏之快,音色之粗犷浓厚,到“小弦切切如私语”的节奏依然快,音调则轻而密,再到“嘈嘈切切错杂弹”的交替变奏;再到“间关莺语花底滑”的慢慢低抑,再到“幽咽泉流冰下难”的断断续续;再到“凝绝不通声暂歇”的完全停止;再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猛然高昂,然后是戛然而止形成一个完整的乐曲过程。
可以这样说,白诗对琵琶曲的描绘相当于一部完整的曲谱,这是元诗所不具备的。
最重要的区别还在于整个音乐的结构与人物命运结构关系的不同。
元诗通过写琵琶曲,无非就是强调一个“悲”字,其乐曲的变化过程与人物的命运变化过程无关,乐曲只是表达了一种命运的感慨,渲染了一个悲凉的氛围。
而白诗则完全不同,琵琶曲与琵琶女与诗人生命过程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整个乐曲前喜而后悲,由高昂到低沉。特别是那些意象无不透着感情的气息。比如“急雨”的猛壮,“私语”的隐秘,“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欢快,“间关莺语花底滑”的婉转俏丽,这些音乐形象巧妙地把琵琶女前半生的欢乐表达出来。乐曲的后半节,则从“凝绝”而至“无声”而至“铁骑突出刀枪鸣”,与琵琶女后半生的悲苦又十分合拍。
这样看来,白居易描写的琵琶曲,不仅拥有完整的演奏过程,还与人物的命运节律完全一致。这也许就是受到人们青睐的重要原因吧!
那么琵琶曲与琵琶女的命运
又与白居易有何关联呢?
其实,琵琶女的人生历程就是白居易的人生历程的形象再现。
白居易出生七个月“略识之无”,少年读书刻苦,十六岁时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至今脍炙人口,其中还有一段佳话。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
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由此,看来,他的人生历程亦是前喜后悲,最终沦落天涯。琵琶曲、琵琶女、白居易三体合一,于是才有了完美无缺的《琵琶行》。

琵琶女真的把诗人的心声
说“尽”了吗?
诗人在听了琵琶曲和琵琶女的自述后也阐述了自己的感受,这些感受是被贬后的一些真实体会,这是对琵琶曲与琵琶女叙述的应和与补充。
“谪居卧病”,这四个字很好地概括了这段人生经历。之前,他以兼济天下为己任,被贬之后,他则以独善其身为追求。他曾说过:“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在诗前的小序里也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事实上,并非如此,只“谪居卧病”四字就已透出了他难以“灭除忧喜色”,更无法“消尽是非心”,因为,他仍然忧心忡忡,痛苦异常。比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浔阳真的是无丝竹之声吗?恐怕缺的是琵琶女那能触动其心魂的丝竹之声吧,也就是说隐藏于内心的悲苦,时时刻刻在等待着涌出的机会。
当人的心情不畅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灰暗,竹子成了苦竹,杜鹃之鸣也成了悲切的“啼血”之哭,竟然连“山歌与村笛”也是那么难听,这一切都在说明,诗人处于极端的愁苦之中,这怎么能说是灭除喜忧、消尽是非呢?
他在《醉吟先生》中这样来描述自己:“吟罢自晒,揭瓮拨醅,又饮数杯,兀然而醉,既而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由是得以梦身世,云富贵,幕席天地,瞬息百年,陶陶然,昏昏然,不知老之将至,古所谓得全于酒者,故自号为醉吟先生。”
六十七岁的诗人仍然以如此的豪放不羁来表达愤然不平之意,何况刚刚被贬两年的时候呢?
心中有怨气,但身为朝廷命官,又不可直抒胸怀,也只好借他人酒杯浇心中之块磊,于是琵琶女便成了诗人的替身。甚至有人考证说,琵琶女这事纯属虚构,只是诗人借此说事而已。
即使如此,诗人也并未把自己的真实心情完全说“尽”,这从最后一节诗中可以看出。
“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这里的“转”是一个语气副词,表示“更加”的意思。为什么,琵琶声更加急促了?因为,在彼此倾诉了“沦落”的命运后产生了愤慨不平之气,而这种不平之气是诗人藏在内心最深处的,不敢示于他人,当他从琵琶女的琵琶声里感触到了这一点的时候,其感情的闸门颓然倒塌,伤心之痛奔涌而出。
因此,当别人都只是“掩泣”的时候,诗人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了”,这泪水里的具体内涵,哪里是这一曲琵琶所能说得清的呢!当然,诗人不能说的,就留给读者去想了。
延伸阅读
孙晋诺: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教学实录:寻觅经典人物形象孙晋诺:优秀的学生是怎样被庸俗的教师毁掉的?孙晋诺:看了这篇作文,我支持中学生谈恋爱孙晋诺:从任务做起,改变课堂知识灌输的现状
孙晋诺:为取消考纲欢呼孙晋诺:用思维导图剖析《乡土中国》的逻辑架构
文章版权属于原刊及著作者,若有侵权,
敬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新教学支持系统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新教学系统丛书系列
为了切实推进新标准及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一批课程标准研制专家、学科专家、课程专家、评价专家、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和教学名师在共同教育理想的感召下,组建成专业共同体,深入研究、勤奋探索,系统研发了“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系列”丛书,形成了有教学指南、学习指南和线上学习系统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新课标、新教学、新高考 学与教指南”。
指南丛书囊括了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通用技术八个学科,旨在满足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的新教学需求!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也同期上市!

▲“新课程资源系列丛书”编委会 
顾问:张民生 朱慕菊
主任:崔允漷 陆志平
副主任:杨向东 张铁道 刘红云 杨晓哲
新课程资源系列3大理念1.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
改变以教授知识点为立场的教学设计范式,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尊重学科逻辑体系,不罗列、照搬知识点,而是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充分考虑大观念和关键能力,在规定的课时内,选择或设计主题,组织教学内容,强调教学过程关键环节,明确评价目标与方法,形成教学单元。同时为在真实情境中面对真实任务或挑战,促进教师教学,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提供支持。
2.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
以学生的学习主线,以大任务、大主题实现单元设计。创设真实合理的学习情境,突出项目学习和问题解决方案,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习成为质疑和反思、交流和讨论、探究和创造的过程。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
3.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
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优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支架、富媒体学习资源、功能强大的交互式学习平台,推进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学习,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嵌入式评价和阶段性评价,全面、精准、及时地促进教和学的变革。
新课程资源系列4大特色1. 教师用书体现完整教学设计,指导教与学,创新教学评价
2. 学生用书体现学习过程,引导学习活动,支持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 嵌入式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体现教—学—评一致
4. 实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学、新高考的科学对接,弥补教学缺失环节
点击“阅读原文”,欢迎订购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