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上十个栏目的内容每天轮流发布,其中六个栏目配有音频,这是一个五年计划,随后还会增加与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相关的内容,扫码关注后,天天自动收到)
天天学习习得素养 天天分享享受成长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 的 小 思 考 :
文化知识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主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以及相关的发明与创造;精神方面主要包括哲学、科学、教育、历史、文学、艺术,也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学习中外优秀文化,有助于学生在对不同文化的比较、鉴赏、批判和反思的过程中,拓宽国际视野,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成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32页)
小编整理了6个系列600多条条目,“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敬仰华夏文明”,全面介绍中华文化,涵盖上文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所有内容。小编邀请了小帅哥Tim同时录了音频,以便帮助学生边听英语边练听说,力争将文化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内化为个人修养和品行。
左侧翻译小帅哥为英文朗读者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让世界懂中华文明
8. The Ten Thousand-li Great Wall
(cultural heritage site, listed in 1987)
The Great Wall, as reconstructed in the Ming Dynasty, is located in north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Yalu River on the border with Korea. It then extends westward through the municipalities of Tianjin and Beijing, Hebei Province,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Shanxi Provinc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nd Gansu Province, finally reaching the Jiayu Pass, with a total length of 5,000 km. The history of its construction covers more than 20 centuries, dating back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ing States periods (770-221B.C.), and continuing through the Qin, Han, Northern Wei, Eastern Wei, Northern Qi, Northern Zhou, Sui, Liao, Jin and Ming Dynasties. If the Great Wall were dismantled, a road 10m wide and 35cm thick could be built to circle the earth twice. The various difficulties of the terrain-mountain ridged, deserts, grasslands, sheer cliffs and rivers – that the builders of the Great Wall had to overcome make it one of the wonders of ancient construction feats.
The Great Wall, mainly used as a defense bulwark(防御工事) in ancient China, is pierced with loopholes for archers(弓箭手), and there are guard towers at close intervals, as well as beacon towers. Due to its great influence for a period of over 2,000 years on China's politics, military struggles and diplomatic contacts, there are many historical records as well as legends and folks tales about the Great Wall.
推荐阅读 点击即读
下滑页面 更多内容
(阅读方法:请用您的玉指轻触下列您所钟情的文章标题,瞬间即可相见所爱)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文化第1期)National Flag
(中国文化第2期)National Emblem
(中国文化第3期)National Anthem
(中国文化第4期)Teachers' Day
(中国文化第5期)Mid-Autumn Festival
(中国文化第6期)National Day
(中国文化第7期)|Double Ninth Festival
听英语练听说 记单词学历史
(第1期:100单词及历史) 记单词学历史
(第2期:100单词及历史) 记单词学历史
听英语练听说 记单词学文化
(第1期:100单词及文化) 记单词学文化
(第2期:100单词及文化) 记单词学文化
(第3期:100单词及文化)记单词学文化
听名师读课标
(第1期)听名师读课标 理思路明方向
(第2期)听名师读课标 理思路明方向
听名师讲谚语
(第1期)高中谚语(600条)听名师讲谚语
(第2期)高中谚语(600条)听名师讲谚语
英文标识记单词
(第1期)英文标识记单词
(第2期)英文标识记单词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第1期)|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CSE ) (中、英对照版)
(第2期)|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CSE ) (中、英对照版)
英语教学参考文献
文秋芳 : 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
文秋芳 : “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
韩宝成:整体外语教学的理念
韩宝成:整体外语教育及其核心理念
王初明: 以“续”促学
王初明: 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王初明 : 内容要创造 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
王初明 : 读后续写何以有效促学
王初明 亓鲁霞: 读后续写题型研究
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
程晓堂:基于问题情境英语考试命题理念与技术
程晓堂:与中小学英语教师谈论文写作
程晓堂:关于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的思考
程晓堂 付晓丽:语法语义和语境对语篇理解影响
程晓堂| 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的语篇和语料选择特点
程晓堂 谢诗语|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程晓堂 |英语课堂上究竟应该做什么?
程晓堂 |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程晓堂 | 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问题与建议
王蔷 | 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之What、Why、How (上)
文本解读之What、Why、How (下)
刘道义 | 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
刘道义:新课标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全面介绍
吴一安:课标修订组专家解读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
夏谷鸣 |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梅德明 谈当前中国基础外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梅德明 王蔷等:解读课程设计的依据与结构
梅德明 王蔷等:课标修订组解读:六要素整合的学习活动观课例展示
邱耀德: 课标修订组专家解读核心素养中的学习能力
徐浩等: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英语教师?
陈新忠 | 如何在英语课堂上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杨鲁新 | 外语阅读教学中的“碎”与“整”
有效的“阅读圈教学法”理论+教学案例值得借鉴!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土英语教学理论建构研究
国际英语测评大咖Bachman教授:语言教师与课堂测评
从剑桥大学承认中国高考成绩谈英语试题“测试效度”
你真的知道testing, assessment和evaluation的区别吗?
乔辉:高考英语改革的进展研究
刘庆思:考试(英语学科)构念界定及验证探析
刘庆思:高考英语学科40年
【教育部考试中心】刘庆思高考英语学科40年
曾用强:谈信息技术对基础外语教学变革的促进
语法到底何时学?怎么学?美国老师有话说
刘建达: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英语测评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英文版本(下载)
请您读完后点击一下“在看”,保证您阳光灿烂天天好心情
点击一下“在看” 天天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