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以上原因 小编并不爱去菜市场 但关于市场的记忆却一箩筐
▼
市场来来往往的人们谁能记得清
唯对市场中的常驻人口留有印象
十年前的猪肉还没有涨价,印象中的猪肉佬就已经是一脸凶相,他似乎没有其它多余的表情,但手上的功夫却麻利的很。
在一个大木桩似的砧板上放上大骨头,手起刀落,叨叨叨几声响起,再黏连不断的骨头,一会儿就被他码成一块块装入袋中。
有时猪肉碎弹起黏在他的脸上,也不觉在意,看见有客人时,便会用大嗓门对着人吼:“要什么啊?”,仿佛不用吼的就少了些气势。
不过一脸凶相的猪肉佬,在闲暇时也会露出温和的表情,与隔壁档主愉悦地聊天,发出毫不掩饰的夸张笑声,是个好嗓门。
相比之下,隔壁菜档的阿婆真是十分亲切了!总是笑脸迎人。
会爽朗地和客人搭话:“阿妹,又和妈妈来买菜呀,今天要来点什么呀?”
也会主动推荐:“今天的茄子好新鲜,都是自己种的,来点吗?”
妈妈经常来这里买菜,阿婆看到我们会熟络的来一句“来啦~”,就好像是认识了很多年的老朋友见面一样,时不时还搭点小菜送我们。
离别时一句:“下次再来呀~”让买菜也变得有了盼头,期待下次和阿婆的见面。
可再和蔼可亲的阿婆,在收到假钱时,也会因为生气而开口大骂来发泄心中的愤懑。
鱼腥气息越来越浓郁,说明水产摊即将就要抵达。
而这里的档主似乎商量好了,搭配高度统一的“装备”:穿戴脏兮兮的防水围裙、手握锋利的大砍刀、高超的擒鱼除鳞去骨技艺。
“油嘴滑舌”的鱼大叔使用三寸不烂之舌叫唤着过路的人:“靓女、靓仔看看鱼咯,活蹦乱跳的,好生猛啊!”
还不等你回应,鱼大叔就巴不得捞起一条鱼,即使溅你一脸水花也无所谓,只为了告诉你:“鱼,真·新鲜生猛。”
但面对生意清冷的形势,即使“能说会道”的鱼大叔,也会变得沉默寡言。
小时候只要跟着大人去市场
总少不了一些窸窸窣窣的小动作
市场里黏腻腻、滑溜溜的地板,一不小心就会摔跤。
但还是抵不住想要在市场里来一场溜冰秀,成功则帅,失败就“劈叉”。
这里,怀揣着各种酸甜可口、多汁多维生素的水果,也是我最爱去的地方——水果摊!
总说要听妈妈的话,妈妈说买西瓜要拍一拍,听声音清脆不清脆。
所以每次到水果摊,我都会逐个拍拍西瓜、拍拍哈密瓜,随后妈妈就会拍拍我的脑袋瓜。
最后还是“要听妈妈的话”,乖乖地挑水果。
小时候进粮油店,走在狭窄的过道里,货架上摆满了瓶瓶罐罐,深怕一不小心就打碎了什么。
所以我都会乖巧地站在大米聚集处,站着仔细观察一粒粒大米。
只是手总会不自觉的铲起大米,捞一捞,把玩一阵,我把这当做是筛选出“优质”大米的好法子,嘻嘻。
什么玩意能让小编“走不动”
自然是为美食“折腰”
市场里有什么深藏不露的“美味”
要你逛过之后才说的出口
阿姨从2013年底卖到现在,却因为不定期摆摊的方式,让大家对这6年“高龄”的海南椰丝卷并不是十分熟悉。
认识它的人会在看到阿姨摆摊时而雀跃,不认识它的人会在第一眼看到时而好奇。
这种不期而遇的见面,给枯燥的生活跳跃性地制造了些小惊喜。
同样高龄的黄金小米糕,在市场待了7年啦,有大大大大size,也有mini版。
尺寸不同,味道相同:小米为主料,内馅夹杂着红豆和玫瑰。
老板娘说:“黄金小米糕卖得好,来晚了就只能等明天咯。”而我,是今天就能拥有的幸运儿!
这个牛肉丸是四月份才开始和大家见面的小年轻,背后却有20多家分店“撑腰”,将家族生意深藏于市场中。
直接现做现煮现卖,买了就能拎着一袋肉丸吃吃吃。
边吃边逛菜市场,空liaolioa的胃被几颗肉丸填暖,心情随之变得愉悦起来~
你是否也像小编一样
嘴上说着不爱逛市场
谈起却一茬接着一茬
我们这次来到了下角市场
复习了它日常又值得记录的一面:
那些熟悉的面孔
那些相似的小动作
那些令人发馋的小吃
都有我们记忆中的影子
?
我们曾经在这里留下踪迹
再一次见面唤醒过往的心境
想对“市场”说一声:好久不见
每当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
这些相似的小动作
这些令人发馋的小吃
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
33年
下角市场一直都是下角人的骄傲!
▼
一起给你家附近的市场投个票
下期走街串巷说不定就能见到它
*本文不含任何商业广告信息
法律支持 / 林志浩 巫润隆 律师 广东惠泰律师事务所
想了解更多美食和吃喝园园私人探店介绍
欢迎来撩~
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