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人民卫生出版社《ACSM体能训练概论》,也是中国体能训练师认证教材。
这本书其实不能算很新,前两年就有,之前我们只能看到台湾的译本,也不算太好买,而且很贵。人卫社去年底出了中文版,就是我说的这本,很容易买到,而且价格便宜的多。
这本书不错,科学严谨没问题,而且有用的硬知识很多,看了很解渴,对健身很有启发。但我重点要说一下人卫社这版的翻译,太成问题。我随便翻一页。
其中我截取一段,大家读着试一试。
SSC 的关键是控制在CON 作用产生之前。在ECC和CON时相之间任何停顿(或发起一个动作没有反向运动)都会导致功能衰减。在骨骼肌中,储存的弹性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损失。虽然弹性势能提高,热能源提供了很少或几乎没有影响。
其后,力和功率可以按照肌肉动作之间停顿长度的比例减少。这已被证明是发生在抗阻运动期间。最大效率SSC活动是缩短ECC和CON肌肉动作的时间间隔。
最后,SSC在高强度静态拉伸的期间内功能降低。肌肉僵硬能提高SSC功能;因此静态拉伸会降低僵硬从而减少肌力和输出功率。
不说人话是吧?好东西,但普通健身爱好者,根本看不明白什么意思(其实资深健身从业者也白搭)。
我给大家简简单单讲解一下。
先说名词。“SSC”是超等长收缩,“ECC”是离心收缩,“CON”是向心收缩。离心、向心大家都应该知道吧?不知道的同学看下面这张图。
简单说,向心收缩就是肌肉缩短产生力,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收缩方式,把东西拿起来,肌肉要收缩,而且缩短。
离心收缩就是慢慢控制着放下重物,这时肌肉还是收缩的,因为要慢慢放下,不是扔下,所以肌肉也要产生力,但肌肉长度是拉长的。
等长收缩,就是肌肉产生力,但重物不动,肌肉长度也不变,比如平板支撑就是等长收缩。用力了,但是肌肉没“动”,身子也没动。
超等长收缩什么意思呢?就是肌肉先快速离心拉长,然后借着这股劲儿,马上反弹式的缩短,我们看这个图。
A和B两种跳高方式,超等长收缩,就是B。
A是直接跳,B是先从高处跳下,瞬间下蹲一点(肌肉离心收缩),然后借势“反弹”起跳(肌肉向心收缩),经验也能告诉我们,这样一般跳的更高。
我们熟悉的力量举比赛,大家观察一下,里面也应用了超等长收缩的原理。
书里那段话,大致是说:
一次超等长收缩发出的力量大不大,关键点在超等长收缩的向心收缩阶段之前,也就是那个瞬间离心收缩“蓄力反弹”的过程。
因为超等长收缩,就是靠先离心收缩蓄力,然后马上反弹向心收缩,才能收缩更有力。
而且这个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必须要连贯,一气呵成。离心的瞬间,马上借力“反弹”做向心收缩。好像图片里那样,从高处跳下之后,不能停,马上瞬间反弹往起跳。
如果它们之间一停顿,那超等长收缩的效果就差了。你想想,从高处跳下,你停顿一下再反弹起跳,那就没什么意义了,不会跳的更高。
超等长收缩力量更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肌肉当成个橡皮筋,先快速离心收缩,好像把橡皮筋拉长了,这就积蓄了力量,然后猛然快速反弹向心收缩,释放肌肉的弹性势能,这个弹性势能跟向心收缩本身的力量一叠加,力量就更大。如果没发挥出去,那么肌肉弹性势能就作为热能损失了。
现在我们知道,如果向心和离心之间停顿了,超等长收缩的效果就不好,发出的力和功率会降低,降低多少呢?
看停顿时间,按比例减少,这在抗阻运动里面,也就是我们做力量训练动作的时候已经被证明了,发现,向心离心之间停顿的时间越长,超等长收缩力量越小。
你做卧推也是,下放杠铃的时候瞬间一弹,借势推起杠铃,力量就大。下放之后停一下,再推,就没那么大力气。停的时间越长,再推,力量越小。
想要超等长收缩力量最大,那就是缩短向心和离心之间的时间间隔,让两种收缩之间停顿的时间最短。
最后,超等长收缩的力量还会在另一种情况下降低,哪种情况呢?就是高强度的静态拉伸,也就是比如我们平时压腿那种拉伸。静态拉伸,就是压着腿不动,让拉伸状态保持一段时间。动态拉伸,就是弹震式的那种拉伸。
为什么高强度静态拉伸会影响超等长收缩的效果呢?因为“肌肉僵硬”程度下降了。
书里说“肌肉僵硬”,其实就是肌肉比较短,柔韧性不好。因为我们刚才说了,超等长收缩之所以力量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拿肌肉当橡皮筋用了,借助了肌肉先快速拉长积蓄的弹性势能。
但如果肌肉被拉得很长,又长又软,好像一根松弛的橡皮筋,那弹性势能就小了,超等长收缩的时候效果肯定要打折扣。
最后书里说,“静态拉伸会降低僵硬从而减少肌力和输出功率”,就是这个意思。
但书里没细说,那就是这种影响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静态拉伸马上就能对之后的超等长收缩力产生影响,比如我现在要用超等长收缩跳高,跳高前腿部静态拉伸了10分钟,那再跳高,马上就有影响,假设原来能跳3米,现在可能只能跳2米多。
但是过几个小时,静态拉伸之后的急性反应就降低了,那时候再超等长收缩,力量又“恢复”了。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你经常拉伸,柔韧性很好,超等长收缩的时候还是要吃亏。因为你的那根“橡皮筋”已经很松弛了,在肌肉可活动的范围内没那么大的弹性势能了
这就是书里那段话用人话说是什么意思。
应用在实际中,比如跑短跑、跳高,或者力量举比赛之前,稍微拉伸一下就行,千万别一拉拉很久,对比赛成绩会有影响。
而且,平时训练时,也不能使劲拉伸,因为虽然训练不为了成绩,但是超等长收缩能力的提高也是训练的目的之一,过分拉伸会影响超等长收缩能力的提高,从而最终还是会影响比赛成绩。
当然,有时候比赛该停顿也要停顿,这里面的情况还很复杂。
但我们增肌训练,又是一种情况,反而是动作当中停顿一下可能更好,尽量降低超等长收缩的“增力”效果。
因为增肌训练不是为了输出更大的力量,而是为了肌肉得到更大的疲劳和更好的刺激,就需要肌肉主动多用力,少利用弹性势能。
好书不是没有,主要是一般人不好读,所以这本书不是太推荐大家买。其实绝大多数翻译过来的书,也都存在翻译问题,无非是能忍和忍无可忍的区别。
这篇文章,一方面呼吁国内学术界,翻译外文书的时候多用点心,对读者负责任。另外我觉得我需要做一件特殊的工作——“译文再翻译”,不讲,很多好书无法让更多人受益,但是怎么讲,用什么形式讲,我也还没有一个成形的想法。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往期精彩回顾健身云知道精华汇总-减脂篇
健身云知道精华汇总-运动营养
健身云知道精华汇总-健身增肌篇
更多内容,欢迎扫描微信,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