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音乐坊】 叮咚——又一次小组教研来喽!

【音乐坊】 叮咚——又一次小组教研来喽!

阅读量:3665940 2019-10-22



2019年10月17日,七十大庆刚过,空气中还弥漫着与国同庆喜悦的气息,东胜区教研中心“娜荷芽“名师工作室之音乐坊迎来了本学期第三次教研,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活动现场吧!



今天的教研主持是音乐坊第三组组长——马红梅活动开场大家在傲敦老师热情的歌声中玩起了“随乐传递游戏”。随着歌曲节奏大家传起了小布偶,节奏越来越快,参与游戏的老师们越来越紧张,在歌曲的最后尾音上产生了今天小组研讨的发言人,是谁这么幸运呢?


  
游戏结束后马老师对今天的教研主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今天我们教研的主题是“对傻瓜流程的点滴新思考”。大家都知道幼儿园游戏化音乐教学的傻瓜流程是让幼儿感官和身体充分参与,帮助孩子获得成长快乐的一种音乐活动操作的途径与策略。它是许卓娅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总结出来的团体活动非常实用,有效的模式。可是在我们运用的过程中很多老师按部就班,换角色、换音乐、换游戏在模仿,机械化的使用傻瓜流程。那小组将会用什么样的教研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今天小组带来的活动吧!互动执教老师:东胜区铁西实验幼儿园    崔中正

----------本次带来的活动案例是与季节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相吻合的关于秋收的主题活动 大班韵律《快乐的秋收》这节活动在傻瓜流程上做了微调整,将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了孩子们,做到了孩子的被学习到学习,从被游戏到游戏的目的,活动中创编动作环节挑战十足,一下子激起了参与互动的老师们的兴趣。在创编收农作物的动作时老师们各显神能,有的老师摘草莓直接时边摘边吃,有的老师摘辣椒时动作尤美到让人有一种立马想吃到的冲动,还有的老师当出现榴莲时直接做双手抱下来的动作,现场洋溢着快乐的气息,有趣极了。
1摘辣椒
2收向日葵
3摘榴莲
就这样简单的案例分享后进行了小组研讨,主持人在研讨前给各小组抛出了三个问题1、案例活动与之前游戏化音乐活动的傻瓜流程有哪些出入点。2、活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3、你们的对活动有什么新思考?就这样三个小组在刚才游戏中的三位幸运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了激烈的小组研讨。




小组   获得的经验小结1. 情境与动作未知的调整为孩子的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2. 创编部分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更是紧张的氛围中提高了幼儿观察、反应、表现能力。
3.在游戏中无意倾听让孩子在一定的变化中获得乐曲经验。
4.活动给了孩子很多思考空间,教师只给了动作,孩子们根据动作及前经验梳理出了情境,这也是与之前听过活动的不同点。


每小组还根据教研案例加入了自己的新思考,设计出了不同的创新活动,这就是我们今天教研想要的最佳效果与目的,老师们打开了思路,对游戏化音乐傻瓜流程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明确地认识。
最后有我们的音乐工作坊坊主呼伦老师和教研中心塔娜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做了细致入微的总结。
01呼伦老师提出:1. 在“秋收快乐”这节活动中幼儿课前经验是必要的。
2. 运用傻瓜流程时教师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敏度及怎样将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需要我们每个人深思。
3. 介入音乐活动与其他领域相结合的思考。
教研中心塔娜主任针对本次活动整体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给出了宝贵的建议。
1. 对教研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给与了细致的讲解并给与本次教研高度好评。
2. 教研要有延续性,研究本身就是不断研究、发现、梳理、总结的过程,建议我们这次教研延续下去,做到真正解决教师的思路开放问题。
3. 要思考,坊与坊之间的联动教研教研模式。

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是以孩子的天性为出发点,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与周遭事物和人物进行互动的一种受孩子欢迎的方式,健康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游戏化的音乐教育模式,能够为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增加音乐学习 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幼儿的音乐水平,让我们与孩子一同越游戏,越快乐!!!
 

撰稿:马红梅
编辑:马红梅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