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
学习,让改变发生!
《三衡理论学中医》是紫尘阁主独创的中医学习方法,不同级别将会学习不同的内容,逐步深入,引导学员走进中医盛大磅礴的殿堂。
十一假期期间,经过数次初级课程洗礼的四十位中医爱好者相聚于浙江嘉兴,开启了此次《三衡理论》二级课程。在这次课程上,阁主与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了经络原理、中医推拿、艾灸等知识,大家充实地度过7天假期,以中医人独特的方式为祖国70华诞献上贺礼。
这次交流各位学员收获颇丰,课程结束后的个人学习分享诚恳而且干货满满。我们从中择其一二,与中医同修们共享。
以下为同修分享,部分内容经过编辑调整
我是广西贵港的致牢,现在为大家分享国庆期间学习三衡二级课程的心得和感受。
对中医之道的感悟
人处天地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喜怒风雨,饮食五味,水火相合相济。天、地、人、万物一气贯通,一统于天地自然之道中。天、地、人、万物之生气,息息相通,息息感应,这就是自然之道。
万物莫不趣道,莫不尊道贵德,以道为万物生生之本,生生之根也。这也是中医之道,故中医之学源于自然之道,是天、地、人、万物自然之道的展现,也是人趣道性的一种实践。思辨,实践,再思辨,再实践,并提高到哲学之最高度。
通过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不断观察,研究,思辨,实践,总结,从而形成了今天的由道、法、术所构架起来的中医学大殿堂。
而中医的四大经典:《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则是古圣先贤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体悟到的天、地、人、万物自然之道的表述、记录。
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日用即中医,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中医,因为中医是自然之道的表述,言语动作、饮食、喜怒、男女都是中医之道的表现。
如《金匮要略》中“师曰:病人语声寂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痛。”此由语声而诊病等。
而当我们熟读中医经典,并以之指导生活,问疾疗病后,我们就会依循古圣先贤所指示之天道而践行,从而逐渐颖悟天道,与天道暗合,返朴归真,与天地万物相参化。
中医就在我们的日用中:当你对中医有所了解的时候,你就会把中医之道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对中医的信就会自然而然地生起。这样的中医的信,已全然融入你的生命,谁都改变不了你这种从内心真实生起的信。
中医的信生起后,你的生活和人生将为之改变。你的生活,你的人生将是中医的全部——天地自然之道。你也将自然地为中医事业而努力奋斗。
写到此处,内心澎湃,眼泪簌簌而下。阁主在课堂上开示天地人物自然之道历历在目。感恩阁主引领!
对中医知识的收获
【督脉与督脉上的重要穴位】 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男子起于小腹下丹田)。胞中(下丹田)乃人身之命门也,为肾所主,藏精而起亟,先天之本,化生元阴元阳,化生水火。
并与后天之本脾胃所化生之气血相合,化生营卫气血,内而五脏六腑,以资五脏六腑气化功能之需,外而渗注经络并依天地气运规律流注、运行、布散、营养全身各处,以行太极阴阳水火相生相济之生生化化之道。
太极浑圆桩由此而始立,仲景伤寒由此而始演。立生命之根本,演水土,水火之太极阴阳生生化化。
命门者,目也,目其标也,命门之外显者也。目之精气神可窥命门之精气神。命门穴,督脉之上,第二腰椎下间也。内含真纯之阳气,为内敛之热,向前穿过注入丹田,温暖二肾,使肾之精微得以升腾气化。又可进入女子之子宫,男子之丹田。
这是一个能量的补给点,是保健36穴中最好的一个穴位,可疗由于寒冷、瘀、凝而形成之腰痛;可疗阴脉之不足;可疗肚脐之冷空;可疗女子之子宫疾患,以及膀胱之气化不利等等诸症。 长强穴,长者绵绵不断;强者,强壮也。督脉之精气至长强穴,已提炼得至纯至真,是气之最弱处,又是由阳转阴之处。可疗肛周之疾;可疗任脉之虚浊者;可疗子宫诸疾。此穴喜温,不喜冷。 至阳穴者,第七胸椎下间也。至阳之气至此已达极点,向前可通达于心胸,向下可通达于膀胱。此穴之阳气具有一定温润性的温暖的状态。可疗局部由寒冷而引起的挛痛、痉挛。
又,膻中得至阳之热化而对各类胸中阳气不足的病症有调节和治疗作用,也是治疗乳腺病的关键穴,乳腺病之初期,可在此穴或针或挑,有佳效。 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手足三阳经及督脉七条阳经交会之处,是诸阳之会,能通达一身阳气。所有一切劳病皆可用之,以针,以灸为好。
此穴可疗颈椎病,灸之能平衡人体内外阳气的分布;可助发汗,而能治疗需要通过发汗来治疗的疾病;可治疗青春痘;能治疗一切阴聚之症;有治疗咽喉肿痛及疟疾的功效。 百会穴者,百脉交会于巅顶部也。汇集了人体的神气、阳气、阴气。疗头痛,以头胀,满为主。
与会阴穴遥遥相对,能引阴气升发向上,以百会之阳能相引相吸阴气也;能促进机体任脉中积聚之物消化,疗子宫之肌瘤等下腹部之积聚。疗阴挺及先兆流产;能使髓海充盈而安神定气。能疗男子之阳举不倒(可针可灸)。
【任脉的重要穴位】
会阴穴者,位于人体之最阴部位。是督、任、冲三脉之共同起始处。任主一身之阴,禀任脉原始阴精之气。
可疗妇科类及肛周之常见病症;能疗神思恍惚,欲念丛生之症;对子宫及直肠类疾病有疗效;会阴穴男女皆可灸(男子之睾丸阴囊不能灸,男女之乳头不能灸);此穴有化阴转阳之功效。 关元穴者,为元气封藏之处,为真气、元气发生之地,呼吸之门,是脏腑的根本,为下焦元阴、元阳关藏出入之所。有收纳动出和闭合的作用,从纯阴中有一点温暖的气息。集中五脏之精气在此穴而将要往上冲之势。
关元穴宜灸不宜针;常灸关元穴有补充和加强神气的作用;有不老穴之称;常灸关元穴可达寒暑不侵;可疗遗尿及尿潴留等症。
石门穴者,肾中先天之精化气所出之门也。先后天之气在此相会。针此穴可起到避孕作用,作用可持续15天。 水分穴者,形气之分也。禀任脉阴精之气,主水液出于小肠,入于下焦,渗入膀胱。一者,化气而渗注经络;一者,化水液入于肾,下输于膀胱,气化则出矣。
可疗肠道及肾脏有关诸疾;此穴有减肥之功用,可把体内聚集之水气代谢出去。 建里穴者,建立中焦之气也。水谷入胃,至于此处而布散吸收。因此中焦之里气也得以建立,脏腑因之而强健。
此穴是下焦与中焦之气相会合,有除湿化瘀之功,有增加受纳之功用;疗不思饮食,食而不化,化而不吸收之症。元气不好的儿童可先灸建里后灸关元。 巨阙穴者,巨即巨大,阙即宫门。此穴为心经之募穴,如心气出入之宫门。此穴由阴向阳转化,可疗本部及表里经之病症;可提高任脉对精气的吞吐量,常按之可提高任脉精气物质的吸收和储存。是非常好的长寿穴,常灸之有长寿之功,能治疗心血管之疾病。 膻中穴者,由下焦上升到此,受至阳之穴照射的热气而化为雾状之热腾之雾气。禀任脉阴精之气,至此而具有火之性,是上焦火气的发源地,是气之会。
可疗与气有关之病症;可疗乳腺、胸部心肺之病患;可疗胸背之窜痛。灸此穴数壮,可疗脚气病(此脚气病为中医之脚气病非现代医学之脚气病也),长灸之对脚气病可防可治。
阁主之对经脉腧穴之论述可谓宏深。故耐心整理,以与诸同好同学共研。
推拿、艾灸实操的体会
阁主这次实操部分讲的是推拿、艾灸调理肥胖。其实涵盖了人体代谢失衡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减肥主要是通过促进新陈代谢,调理加强体内能量及物质的升降出入来实现。
引起肥胖(代谢失衡)的原因:
1. 摄入量大于支出量。 2. 寒凉食物对身体的影响。饮食的生冷化,寒凉化。 3. 反季节食物。反季节性食物失去了时间和空间能量的吸收,是一毫无能量,毫无生气之僵尸食物。食用这样的食物,人体吸收后,可使机体气机混乱,迫使机体之气机之升降出入受阻。故人应顺天时地利而行。 4. 特殊性食物。求奇求特之食物少量摄入人体没有多大的影响。若大量摄入则对机体造成对抗反应,与身体不协调,不统一,从而对机体的代谢造成损害。 5. 不规律(匮乏规律性)。作息饮食等等的不规律性。 6. 支出量少于摄入量。劳作少,或短时大量消耗体能,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劳动创造了人,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不断地进化。故适量的劳动,适量的运动才能促进、加强体内的新陈代谢,才有益于身体健康。
再者,生活要做到简、洁、整、齐,这样人的贪念、欲念就会少,人就会坦然、淡定地生活。
并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情志调达,福德深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社会和谐统一于天道之中,人应对平衡的能力就会大大地增强。
在按摩实操中,阁主讲述了摄入量过高及消耗(支出)量过少的实操方法(定位,定量及实操流程、实操手法),以及操作完成后医患的注意事项等,阁主都一一明示,阁主慈悲,一点一滴都传授给我们。 讲到艾灸实操时,阁主先从艾灸的好处、起源讲起。讲了艾草的生长,采集,处理,加工。讲了艾灸的种类,艾灸的功效,艾灸的练习及要求。讲了艾灸前的开穴法,灸后的封穴法。讲了实操时的定位,灸量,过程,步骤。灸时、灸后的注意事项等等,阁主事无巨细一一明示。 阁主不辞劳苦,对每位学员都一一指导。并一一以身来验证学员学习的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导。
师者,受业,解惑也。师者,父母也,父母心也。此情此境,每位学员都为之动容,都被阁主的无私、大爱、慈悲所感动。最后阁主对学员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提问,作了一一解答。 再有,方太大学的三位老师对十二经络及穴位的讲解也非常到位、非常精彩。在此感谢三位老师!
在这此次二级课程前、课程中、课程后,义工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大量的付出,才能使得我们能顺利、安心上课学习。在此,感谢义工老师的辛勤付出! 弟子 致牢
学习三衡理论
弘扬真正有价值的中医文化
让更亿万家庭更健康
关注紫尘阁
长按扫码关注
文章来源|紫尘阁(ID:zichengezhu)
一起成长↑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