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好发于12-55岁之间的人,不过25岁以下发生的机会比较少见。其中大约有80%为男性患者,这些人通常都有早期创伤的病史。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椎间盘!
椎间盘的位置及解剖构造
椎间盘是两个相邻椎骨的椎体之间的软骨连结。椎间盘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髓核及纤维环, 髓核位于椎间盘中间,纤维环就包覆在髓核的外围。
髓核:由极具黏弹性及柔韧的多糖体和水分所组成,所以可以吸震,减少脊椎间的压力。
纤维环:由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交织而成,按同心圆排列的致密组织,具有韧性,可以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突出。
简单来说,椎间盘可以看成是一颗水球,里面充满水分,而外面由橡胶把水包起来,使水不会外漏。
01
椎间盘突出的原因
椎间盘承受来自脊椎间的压力,假如承受突如其来的冲击力或是长时间受到不平衡的压迫,刚开始可能只是让纤维环产生形变,严重时会使得髓核冲破纤维环,再从韧带的间隙压迫到脊神经,导致椎间盘突出。
02
椎间盘突出影响因素
1.不良的坐姿
椎间盘前侧长时间受压,使髓核往后突出。
不良的坐姿长期下来,会使脊椎活动度变差,也会使得一侧肌肉缩短,使症状更为严重。
2.频繁的弯腰动作
增加前侧受到压力的机会,使髓核往后突出。
3.缺少脊椎向后做伸展的动作
向后伸展能挤压髓核,减少髓核突出的机会。
4.肥胖
特别是腰部肥胖,容易增加腰椎负担,腹部与下背肌肉也容易有较无力的情形,增加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性。
03
椎间盘突出症状
1. 肩颈疼痛、下背痛,疼痛可能会延伸到四肢。
2. 患侧感觉异常。
3. 坐骨神经痛或颈部神经痛,肢体麻痺,严重时甚至肌肉无力、萎缩。
4. 咳嗽、弯腰加剧。
04
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及预防
在治疗原则上,我们以非手术治疗的传统治疗方式为优先。但如果有以下两种状况:
1. 手、脚无力,且越来越严重的情形
2. 马尾症候群( cauda equina syndrome),会有手脚无力的情形,或是有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若有上述两种情况,可以询问医师是否先以手术治疗为优先。因为手、脚无力是因为神经根被椎间盘压迫,此时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可以立即阻止神经再恶化的情形,而且能提供良好的环境使神经愈合。如果有手脚肌肉无力、大小便失禁的症状,可以先跟咨询医师,决定是否要进行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介入主要有三个M,分别是:Modality (仪器)、Manul (徒手)、Movement (运动)。
Modality (仪器)治疗:
利用牵引机拉开脊椎,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以及拉开时产生负压,使椎间盘归位。
Manul (徒手)治疗:
以徒手按摩肌肉的方式放松过紧的肌肉,像是腰大肌。针对脊椎活动度变差的情形,使用徒手方式,增加其活动度。
Movement (运动)治疗:
伸展运动
利用手臂力量撑起上半身,骨盆不动,起来后,不在撑起最高位置停留,身体再躺回去。反覆做这个动作,把后突的椎间盘挤回去。
腰大肌伸展
先平躺在床缘,手扶自己的左脚,拉向胸口,使要伸展的右脚自然下垂。
脊椎旋转运动
平躺,头转向右边时,双膝同时转向左边;头转向左边时,双膝转向右边,两个动作交替做。藉由这个动作,伸展腰部,放松过紧的肌肉。
活动过程使用正确的姿势
①搬重物时:
如果使用错误的姿势容易使腰椎受伤,应该要挺胸直腰,利用脚弯下去把重物提起;不是直接弯腰下去搬重物。
②坐姿:
坐着相对站、躺,对我们腰椎压力比较大,所以避免长期久坐,最好能20分钟就起来活动,且尽量不坐沙发。
正确的坐姿应该:
1. 选择髋关节高于膝关节的椅子。
2. 椅背角度约110度,并在颈椎、腰椎的地方有支撑,以支撑脊椎。
3. 手放在椅子扶手上,手肘大于90度,并让前臂水平地面。
4. 能够双脚踩地。
③睡姿:
正躺:在膝盖下放一个枕头,减少脊椎的压力。
侧躺:大腿中间夹一个枕头,使身体与床面成一直线,减少对脊椎的压力。
枕头:正确高度的枕头应该要能完整支撑颈椎,在正躺下,下巴水平我们的身体,侧躺时也能让颈椎与身体成一直线。而太高或太低都会造成颈椎的压力。
床垫: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躺下去不应下陷超过五公分。并且使我们脊椎成一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