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中年男人在生物上的意义

中年男人在生物上的意义

阅读量:3689155 2019-10-23



良叔私人微信号:
liangshujiushiwo(不闲聊)
前天写了一篇文章:《年过40,人生半坡,你要杜绝这5件事》(直接点击,即可阅读)。
其中有一点是说,中年人要尽量和家人在一起,不要总漂在外面了。
一位男读者看到后,加我私信和我诉苦。说自己40好几了,生活压力巨大,北漂只为了让家人过得好些。
现在很尴尬,将家人都接过来吧,赚得钱不够养活他们;如果回自己的那个小县城,收入要下降一半,他有点不知何去何从。
当我问清楚他的情况后,给了一个比较确切的答案:回去。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这位读者从事的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发展机会,而且以他的这个年纪来看,还想再上一个台阶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长久下去,可能只是攒一点小钱。但是对一个家庭来说,意义并不算太大。
第二、老家的那份工作虽然收入只有一半,但这只是前期。如果做的不错可能会有增长的可能,甚至能和北京的收入持平,因此需要以发展眼光来看问题。
第三、回去后的开销自然会少很多。如果你有点社会常识就知道,一家人分开过的成本一定大于一起过的成本。而且,小县城的东西自然比北京便宜不少,开销也会节省很多。
第四、一个中年男人在外面漂泊,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健康问题。医学上已经有了定性研究,40岁以上的男性单身生活,更容易得病,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首先,生活起居没人照顾,吃饭多数都是糊弄一下,这样会给身体带来长期的不良影响;其次,单身会让人更压抑,也会因此产生一些心理疾病,这对身体、精神都是一种摧残。
第五、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有个幸福快乐的一生吗?
我们经常盲目出发,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固然,多赚点钱可以让生活好一点,但也要看你牺牲的是什么。
日子就那么长,你前面错过的,后面根本没法挽回,倘若不是揭不开锅,回去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和家人一起共进退,一起携手努力,在中年阶段,我觉得这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一点,我要单独拿出来说,那就是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中年的意义》,是一位剑桥大学生物学教授大卫·班布里基写的。
他对中年人的意义,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观点。
他站在生物学的角度,首先质疑为什么还有中年人这个物种。因为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所有动物的生存前提是对这个种群的发展有帮助。
比如很多昆虫,有了后代以后,父母马上就会死去;很多高级物种,下一代性成熟之后,父母也会死去。
因为他们没有生存的必要了。后代已经可以独立生存了,父母的存在只会和它们竞争资源。
可是人很奇怪,即使原始人,一到中年还能活很久,这似乎不符合进化论。难道是上帝对中年人的垂青?
当然不是,中年人的存在恰恰符合进化论。因为人是一种复杂的物种,唯有人,到了15岁以后才能自己觅食。即使到了15岁,他们还要通过大量的学习,才能生存。
你可以试想一下,一群15岁的小人类,去猎捕一只犀牛,能成功吗?很难,因为他们没有经验。
此时中年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他们虽然没有年轻人的精力,但也还能参与捕猎,而且他们可以在整个过程中教导年轻人,帮助他们成功。
这才是中年人存在的真正意义。而大卫·班布里基称这种意义叫“亲本投资”。
你看,不用讲什么父爱如山的大道理,仅从人类生存使命的角度来看,中年人对孩子的教育是如此重要。所以,尽量要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
而且“亲本投资”这个词用的特别好。你在孩子年少时的教育,就是一种投资啊。如果你不重视,孩子长大后一无所长,就算不惹祸,到最后啃你老本,你是不是损失更大?
如果你教育得好,ta将来上了名校,找了好工作,甚至创业成功,这一对比,你在北京多赚的那点钱,有毛线用?
当然,我不是说大家都不要去大城市,而是要因时而异。年轻时去打拼,中年时就要考虑如何能和家人在一起,这才叫理性的人生。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表达的,欢迎留言。良叔小随天天见,再坚持44天。

良叔叮叮:
生活的意义,有其既定轨迹,这对于一个人来讲,也是如此。
倘若本末倒置,那么最终后悔莫及的可能性将非常大。
良叔的新书已上架,欢迎大家点击阅读原文,跟良叔学多维竞争力。
每日小随笔,良叔在这里等你。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加我微信
-END-
每日一图
中心书城门前终于修好了,漂亮的一塌糊涂。
                              ——摄于2019年10月22日

良叔的新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现已在当当、京东火热售卖。
如果你想提升表现力、执行力、专注力、社交力、领导力、共情力、认知力、精进力以及钝挫力,欢迎大家捧个场~
点击下方图片
即可进入购买页面

 点击阅读原文,跟良叔学多维竞争力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