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是身心健康的基础,不仅是强体之育,更是强心之育。通过体育可以使身体和精神协调发展,能够让孩子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获得强大的心理和身体优势。体育对于孩子的人格、心理素质方面的塑造是无可代替的,身体好的孩子,更有活力,意志力更强,性格阳光,积极自信。
从体质水平持续下降谈起
首先是肥胖问题。根据国际肥胖工作组的定义,中国有1200万超重肥胖的少年儿童,全世界1.5亿超重儿童少年中每13名就有一个是中国儿童。如果形象的把中国青少年儿童描述一下,从肥胖体质的角度,胖的像土豆,瘦的像豆芽,体育课上不协调,集体活动会晕倒。
其次是视力不良问题。中国的青少年是世界上不良视力发生率最高的国家。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位居世界第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近视比例分别是45.7%、74.4%、83.3%和86.4%。这让我们现在招兵工作都非常困难,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近视眼。
最后是心理健康问题。我国青少年学生在体育活动和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意志力薄弱、缺乏活力、情绪低落、性格孤僻。中国科协会同中国心理学协会开展了“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高,其中17.5%的青少年都存在一定心理问题,3.1%的青少年有严重心理问题,超过三成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在13~15岁之间,青少年的抑郁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这是不容小视的问题。
体育是这世界最美好的教育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有很多因素导致,有家长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学校教育的问题。就学校来讲,长时间侵占体育课的时间补习数理化的现象严重,对运动会争金夺银不感兴趣,当前评价学校教育质量主要还是看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这是不合理,不客观,不科学的。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
“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英国有个伊顿公学,它的教育精神就是“运动第一,学习第二。”每周23节课,每天半天上文化课,半天是运动课,培养出了20名首相,37名十字勋章。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是篮球运动员,普京曾经是特务,蒙古的总统好多都是运动员出身。体育对人的道德品质、精神面貌、综合能力有促进作用,对智力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运动促进多巴胺分泌,让人更加清醒,更有正能量。
所以我们说,体育是人生最美好的教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