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文玩圈
故宫中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但有一件绝对不容忽视,那就是"大禹治水"玉山。
它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的玉雕作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如今“大禹治水”被永久保存在故宫宁寿宫乐寿堂珍宝馆展厅内,是故宫的镇宫之宝之一,珍贵程度已无法用金钱衡量。
“大禹治水图玉山子”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350公斤,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也是我国的国之瑰宝。这个重量级的玉山子并非由翡翠原石雕琢而成,而是新疆和田青玉制。
细节惊人
大禹治水题材取自我国上古传说,当时整个中华大地洪水泛滥,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这座玉山子刻画的就是大禹率众人开山运石的场面。在山的前三面,雕刻家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巧妙地结合玉材的形态,灵活安排人物,将大禹治水全过程层层展现,精细异常。遍山古木苍松,重山叠蟑,流泉飞瀑,仿佛一切就发生在眼前。
山崖峭壁上,凿山导水的劳动大军正艰难忙碌着,大家分工明确,任劳任怨。工具只有简单的锤钎,镐刨,有的人则用简单的杠杆机械提石打桩,开凿条件极其恶劣。
凿山者用自制的铁索工具运送碎石
仅靠镐刨和绳索,这些老百姓愣是一锤一锤,凿山劈石,治水成功。这期间损坏了一件又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
大禹由始至终没有逃避、消极,而是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降服水患,这种精神是感人的,也是很伟大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制作这样一个巨型玉雕,既有乾隆千古圣君自居也有其以大禹的事迹自勉的含义。
11年方铸成如此巨作
乾隆年间,新疆和田地区的密勒塔山中开采出了一块重达7吨的特大玉石,玉石色泽青绿,质地细腻。乾隆随即下旨将玉料运入京城。京城与和田相距一万一千里,运输十分艰难。据清代一首名为《瓮玉行》的诗描述,运送一块大玉料,需要使用轴长超过11米的专用运输车,100多匹壮马拉车,千名役夫扶把推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玉料运抵京城,用了至少3年。
到北京之后,玉料被送到了内务府造办处,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造办处的画工以宫廷内藏的《大禹治水图》为稿本,设计雕凿玉山的纹样,并画出正、背、左、右四面的图纸。随后,根据图纸制出蜡样,皇帝批示满意:按此图将玉料发往扬州雕制。
要知道,当时古人的玉雕工具是这样的:
如此巨大的玉料是无法用手来拿,所以根本不可能将它置于水凳上来琢磨,当时也没有电机作为动力的电动钻具,只能手工一点一点打磨。
雕工们昼夜不停地赶工,用了7年的时间,也就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八月十六,终于将大禹治水图玉山雕刻完成。
玉山子回京后,又经过了一年的精琢。玉山的背面上部阴刻着乾隆皇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乃刻有篆书的“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
三年运输、七年雕琢,耗时10年,这座玉山子才最终完工。
故宫玉山子不止一座
1、“秋山行旅图玉山子”
乾隆非常喜爱清代宫廷画家金廷标的绘画,当新疆采玉大臣进贡了一块重达1000多斤的玉石原料后,乾隆钦点金廷标的《秋山行旅图》,作为创作蓝本,最后雕出了“秋山行旅图玉山子”。
整座玉山子高130厘米,宽74厘米,厚20厘米,重500多公斤。总计费时五年这件玉山才最终完成,前后总共耗费白银一万五千两。
2、“会昌九老图玉山”
会昌九老图玉山制作于清乾隆五十一年,这一年乾隆皇帝已经75岁,这座会昌九老图玉山可能是为祝福皇帝长寿而做。玉山通高145厘米,最宽90厘米,最大周围275厘米,重832公斤,由一整块新疆和田青玉雕刻而成。
3、“丹台春晓玉山”
丹台春晓玉山也是乾隆时期所制作,高105cm,宽150cm,厚77cm,重约1500kg。此玉山由清代宫廷画家方琮设计画样,扬州玉工历经四年时间精心雕琢,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月完成。象征“寿比南山不老松”。现陈列于乐寿堂。
乾隆真的是位爱玉雕、爱折腾的皇帝啊......
图文来源头条号“玲珑佛玉”,如遇侵权问题,请联系小编,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者支付稿费,谢谢~
猜你喜欢的文章? 《不杀生的动物文玩》
? 《上万块的手串正在被你配成地摊货》
? 《木工师傅修复文物全过程》
? 《如何评定金刚菩提“精品”》
看更多实用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文玩圈
◆更多关键词查询,请回复“00”获取
◆文玩手串购买联系:wwq-10086
◆南红购买联系:15635178126
◆商务洽谈投稿:V1843437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