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老同学
百廿载栉风沐雨,双甲子春华秋实。
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百花亭的青葱岁月播撒了你们理想的种子,香樟苑的参天古树见证了你们青春的风采!在这里,朝夕相处的师长同窗赋予了你们感恩的情怀;在这里,紧张快乐的学习生活奠定了你们人生的底色!忆往昔,如饮醇酒回味长;看今朝,恰持彩练当空舞。
图片摄影:塔影横江
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2019年10月6日上午举行校友返校活动,邀请海内外的校友们回母校看看,共叙同窗情谊,共谋发展大计,共谱辉煌新篇!学校为此开放校史馆、教室,供校友们参观、开展活动。
图片由59届校友提供
安庆二中成长史
1899年基督教会在大二郎巷开办崇实英文男子学堂,1910年迁址百花亭,改校名为圣保罗中学,东面紧临原安徽巡警学堂旧址;抗战爆发停办,抗战胜利后恢复办学;1950年改为皖北区私立民力中学,后又改为安庆市第三初中。
1909年吴季白先生在风节井创办安庆女子师范学堂,1912年省令徐方汉先生在原巡警学堂校址上创建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省立第一女师与女子师范学堂一脉相承;1928年,省立第一女师改为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校,1933年又改名为省立安庆女子中学校,同时师范科划出另建安庆女子师范学校;抗战期间,学生四处疏散,或入省内临时中学,或到湖南、四川入国立第八、第九中学;1946年国立九中校长邓季宣先生带回部分皖籍学生回到百花亭原女中校址(女师校址已建卫生学校)复校;1956年夏,安庆第三初中与安庆女中合并成立“安庆市第二中学”。
图片摄影:塔影横江
2007年8月,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安庆市第六中学(前身是安徽省立安庆高级工业学校)并入,成立了新的“安庆市第二中学”。2013年8月,原安庆市第三中学东迁碧桂园改名为安庆二中碧桂园分校;2016年8月,该校又改名安庆二中东区,与学校组建为“安庆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
图片摄影:塔影横江
重返20岁
十月,注定是收获美好和喜悦的时节。
为了这一天,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为了这一天,我们常常朝思暮想,夜不能寐;
为了这一天,我们等了60年。
再见面时,我们早已从青涩之春转眼耄耋之年,
可是,我们依旧笑得如当年纯真。
笑,是世间最好的美容品,相片定格,我们是您最美的孩子们。
母校,我们来给您祝贺120周岁生日了。
图为:59届校友在学校通讯录上填写个人在校班级及联络方式。
我们是母校第一届高中生。
三年的青葱岁月转眼即逝,也留下了很多回忆:
上课睡觉,被老师点名;
下课一球踢飞了门窗;
大门口传达室的大爷,因为我们屡屡翻墙空降,半天追不上我们,对我们恨得牙痒痒。今日相聚,提起往事,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只是大爷早已不在,我们也脚步蹒跚。
今日重回母校的怀抱,我们依旧笑得像个孩子,一如当年。
60年,我们未曾谋面。
当年,我们怀揣录取通知书,带着梦想,迎着朝阳,恋恋不舍地离开母校。
60年后,我们再相见,青丝已转白发,香樟依旧流翠。
目不转睛地望着对方,曾经熟悉的名字一下子就蹦出了口,
给对方一个拥抱,多用力就有多想念。
很自然地勾肩搭背,相互咬耳朵,把当年青春的心思再一次放飞。
在母校的怀抱里,我们重返20岁,就是这样任性和恣意。
图为:部分59届女同学校友在签到处留影。
谁的年少没有几个兄弟?
谁的青春没有几个闺蜜?
兄弟闺蜜,情同手足,60年之后,相聚的一刹那,我们还是不自觉的吸引。
世间有一种爱叫友爱,世间有一种非血缘的情叫友情。
兄弟之情,闺蜜之爱,这些年很少提起,
却从未随着时光的老去而遗忘,而且愈发弥足珍贵。
母校,今天是您120岁生日,我们赶来为您庆祝,
带着我们对您的思念,带着我们对您感恩,带着我们送您的礼物。
画山画水画母校,画情画意画恩情,
这是我们离别之后,我们用尽一生为之奋斗的收获。
120岁的母校容颜在我们心里依旧清丽隽秀,凭添一份脱俗和高贵。
我们等待了60年,现在终于明白:一辈子真的好短好短……
我们说好了要过一辈子,可走着走着就剩下了曾经。
这一次相聚,我们又说好了要做朋友,往后余生的朋友,
说好了,就不能反悔啊,
像曾经那样,在香樟树下勾起小指头,抵住大拇指,许下我们的诺言:拉勾上吊,100年不许变……
难忘母校
六十年了,我们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我们曾魂牵梦绕的母校——安庆二中。
1956年,稚嫩青涩的我们走进了二中,美丽的校园向我们敞开怀抱,明亮的教室里我们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绿草成茵的操场上我们刻苦锻炼,顽强冲击劳卫制。我们为理想求思探索,青翠挺拔的香樟树见证着这一切,和我们一同沐浴雨露阳光茁壮成长。
课间休息时踢毽、打篮球、练兵乓、打雪仗、少男少女们玩疯了一样,那正是青春美好的时光!
大办钢铁时火热的场面,植树、抗旱、双抢、那个岁月我们特有的劳动锻炼,使我们更加成熟健壮。
高考前校图书馆壮严的誓师大会让大家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复习迎考,直到毕业,各自奔向远方。
在这里我们有幸遇上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师,慈母般的葛冰如老师讲历史象说故事一样,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唐宋元明时代。李华堂老师声容并茂朗朗颂吟古诗"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让我对古典文学爱到了狂。
更难忘赵恩轼老师的物理、吳宗甫老师的代数、王富升和高民俊老师的几何讲得那叫个绝。
至今都难忘,还有熊德华老师的口头禅“是吧,什么缘故呢?”连同三角公式深深印在脑海......老师们的谆谆教导精心培养,这师心师德伴我们健康成长,没齿难忘。
在这三年青春岁月,我们收获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载着它奔向大学、工厂、收获了老师教导恩情和同学间友情,这一切千金难换。收获了体魄健强和心灵的真善,铸就了而后的人品和世界观,在各自岗位上竞竞业业,敢于担当。60年后再相聚我们欣喜若狂,已近耄耋之年的我们,拥抱跳跃,快乐得像孩子一样。
同学你好!老师安在?
漫步在母校校园里,一切是那么熟悉又那么新颖,高大的教学楼,崭新的逸夫图书馆,先进的教学设施,漂亮的塑胶操场。校史陈列室里大家忙着在照片,上寻,找当年的自己,梦回年轻的时光。
二中,愿你和祖国母親一样,永远欣欣向荣,前程锦绣,为建成现代化的一流学校而腾飞向前!
59届校友余琍
2019年10月10日
正当全国人民庆祝新中国70华诞之际,一群80岁左右的老头、老太时隔整整60周年从各地回到母校一一安庆二中,为她庆祝120周年华诞。
校园的一草一木、往日的办公楼和教学楼勾起了他们无限的回忆……
母校的发展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成长也见证了母校的变化。1953年,母校更名为安庆第三初级中学,他们是初一新生。
1956年母校更名为安庆第二中学,他们是高一的新生。
在母校,是尊敬的各位老师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教会了做人的道理,使他们从一个个蒙懂的孩童变成了有一定知识的青年走出了校门,各自迈向了工作岗位和高等学府。
——59届校友方忠池回忆
59届高中校友向安庆二中母校赠送贺画。
贺画:百年树人 锦绣前程(孙浩群执笔)
国画家孙浩群校友赠送画册给安庆二中母校。
油画家蔡传隆校友赠送画册给安庆二中母校。
油画家蔡传隆校友赠送画册给安庆二中母校。
油画家蔡传隆,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院,毕业后一直从事美术设计和美术创作。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全国性的美术作品展出,并分别获得金、银、铜奖。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老艺术家书画院院务委员,浙江现代画院画师、浙江开明画院画师,杭州市美协油画创作委员会顾问。
油画家蔡传隆校友油画作品
油画家蔡传隆校友油画作品
油画家蔡传隆校友油画作品
国画家孙浩群(右一),196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中国画专业。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理事。安庆市美协名誉主席、安徽省文史馆、安庆画院特聘画师。曾任安庆师范学院美术系主任、安徽省中山画院副院长、安庆市政协副主席、安徽省政协委员、民革安徽省委会常委、民革九大代表。
国画家孙浩群校友作品。
国画家孙浩群校友作品。
国画家孙浩群校友作品。
国画家孙浩群校友作品。
国画家孙浩群校友作品。
国画家孙浩群与油画家蔡传隆校友在高中60周年返校聚会上留影。
图片提供孙浩群提供
59届部分高中校友在赠送的贺画前留影纪念。
59届部分高中校友在赠送的贺画前留影纪念。
59届部分高中校友在赠送的贺画前留影纪念。
59届部分高中校友在赠送的贺画前留影纪念。
60年后59届校友聚会在母校留影。
前往严凤英故居参观
严凤英在罗岭度过了她的童年时光。第一进是正厅,里面摆满了严凤英生 前的剧照。在短短半小时的浮光掠影间,严凤英的辉煌演艺生涯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文化站还在天井安装了电视,让游客在参观的同 时,可以聆听严凤英细腻传神的歌喉。
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余湾农家乐美食街,系舌尖上的余湾美食一条街,集旅游、餐饮、垂钓、棋牌、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好去处。享有“安庆西湖”的石塘湖是国家首批农业旅游示范区。
大塘人家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为统一的徽派建筑,依山傍水,富于浓郁的自然气息。这里可同时容纳100人就餐,不但可以享受垂钓、采摘带来的休闲乐趣,又可品尝正宗的农家菜和特色鱼宴。
大塘人家,景色清新,是大自然所给予的原绿色生态,得天独厚的田园风光,环境幽雅,可谓闹中取静,四面山水环绕、簇拥周围。春日花开之际,群树红霞层林尽染,秋时金风拂树,桃桔结硕。置身其中让您能够远离喧嚣的城市,工作的压力,为您营造一方静心之处。
与家人、好友、知己寄情山水,放松心情,也是您露营、特色野生鱼垂钓、摄影、户外婚礼仪式的绝佳胜地。中国创业社会实践基地,“三八”红旗手,生态示范户,三星农家乐,区农家乐优胜单位特色菜:农家黑猪肉、杂鱼锅仔、特色白斩鸭、筒子骨鱼头汤。
更多图片故事
如烟往事话安庆:“金魏陶姜”的安庆人
一座有戏的城市:安庆黄梅歌 我爱黄梅城
老照片的故事——我眼中父母的模样
对越自卫反击战40年,最残酷的老山战地日记
双抢:已化成一种融入血液与骨头里的记忆
李双爱——生命中有种温暖叫爱的传递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