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自然旅游发展趋势
自然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德国度假与旅游研究联合会2008年调研显示,对80%以上的德国游客来说,纯正的自然与环境是旅游产品质量中的核心要素。同时,约80%的游客认为,自然旅游不应局限于表面现象,更应用多重感官去深度体验。大部分追求自然体验的游客喜欢自行车、徒步、水上运动等轻型活动。随着现代人对于自身健康意识的加强,不少游客(约32%)也期望能够在旅游度假中获得有益健康的产品与服务。另有16%的游客希望也能同时获得相关文化与教育类体验。
具体来讲,自然旅游的产品领域包括休闲运动(自行车、徒步、划船等)、环境教育、自然观察(如:观鸟、日出)、自然中的健康项目以及特色体验(如:夜间行舟、林中鸟鸣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从近年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单一的自然旅游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难以畅销,游客倾向于选择把自然旅游与附近城市游览以及美食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综合类产品与服务。
二、黑森林自然旅游发展
自然旅游主要在风景优美的地区开展,景观质量是自然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基础。弗莱堡所在的黑森林地区位于德国西南部巴登弗腾堡州。黑森林是德国最大的森林山脉。顾名思义在南北长160公里,东西宽20-60公里绵延起伏的山区内,密布着大片的森林,其中点缀着滴滴湖、诗露湖等知名湖泊,环境优美,风景秀丽。长期以来,自然旅游是该地区重要的经济产业。在近十年中,游客过夜数基本都保持在550多万。
随着游客经验的增加,其对自然旅游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相关旅游机构与组织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不断与时俱进,从多重层面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满足游客的需求。概括来说,黑森林自然旅游行业近些年在提升自然旅游质量方面所才采取的策略主要涉及下述层面:
--酒店建筑:可再生原材料、可再生能源供应;
--自然保护及对自然的可持续利用,以确保高质量的自然体验;
--提供地区性健康食品;
--采用可持续管理模式;
--开展优质的导游培训;
--引入相关认证(如:骑自行车者友好型住宿、徒步旅游者友好型设施等);
--打造信息平台(如:网站、论坛等为游客提供自然旅游产品信息)。
三、黑森林徒步运动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黑森林自然旅游项目已经涵盖休闲、运动、体验、健康、教育等诸多领域。其中,徒步运动作为能够与众多其他领域组合搭配的项目尤其具有特色。下面以黑森林徒步运动发展为例具体介绍该地区的自然旅游发展。
■ 定义
徒步亦称远足,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散步,也不是体育竞赛中的竞走项目,而是指有目的地在郊区、农村的小径或山野间的山径进行中长距离的走路锻炼。德国徒步协会(2010年)总结了徒步运动的四大特征:(1)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2)有相应的计划;(3)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4)需要相关装备。
■ 历史起源
在欧洲,徒步运动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有历史记录的徒步者是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佩塔卡。他于1336年登上海拔1900米的法国旺度山。在德国,早在中世纪时期也已出现了“徒步”概念。但受教育阶层对于自然的热爱则是在启蒙运动的浪潮中(如:瑞士生物学家哈勒于1729年创作的诗歌《阿尔卑斯山》,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1年出版的《新爱洛绮丝》)逐渐激发起来的。徒步运动成为贵族启蒙解放的象征。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世界,观察人与自然。18世纪后期,大量启蒙时期的徒步者采用步行方式考察欧洲并尽可能以客观视角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该阶段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社会与政治领域。
在启蒙时期之后的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向自然景观,并从中寻找自己内心的投射。该特征对徒步运动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德国北部的哈兹山脉、吕根岛以及东部的萨克森小瑞士山区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受欢迎的徒步地区。
自19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徒步与山地协会的发展,徒步逐渐发展成为有正式组织机构的户外运动。此类协会通过开辟徒步道路、设立标示牌、制作徒步地图、修建林中小屋以及观景台让人们能够顺利地进入大自然。1864年,德国首个徒步协会(巴登黑森林协会)在弗莱堡成立。1883年,德国徒步联合会成立,成为全德国各类山地协会与徒步协会的最高组织机构。其成员机构已以志愿的形式为长达20万公里的徒步道路做了标示并对其进行维护。德国徒步联合会下设58个地区协会,总计会员达60万。除了徒步道的标示及维护工作外,联合会还承担自然保护、青少年/家庭工作以及文化事务。
■ 徒步的意义及其种类
徒步是户外运动中最为典型和最为普遍的一种。联邦经济部与德国徒步联合会(2010)研究表明:徒步有助于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强化骨骼/关节/韧带、增强免疫系统、改善呼吸道,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作用。推广徒步运动能够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徒步运动自诞生至今形成了诸多形式,为各类不同群体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具体来讲,主要包括:
●远程徒步:远程徒步指较长距离的徒步运动,一般持续数日。
●运动型徒步:起源于有组织的徒步运动,通常距离为35至40公里。德国运动型徒步主要由国际大众运动联合会德国分会负责,其开辟与维护的相关徒步道一般在10至20公里左右。在部分地区也有42公里(马拉松)或50公里长的道路。
●大众徒步:在大众徒步项目中,组织方通常会提供不同距离的徒步道路,徒步者可以独自或者以团组的形式开展徒步活动。沿途设有多个食宿与管理站,因此徒步者不需要携带沉重的行李,完成徒步活动后还能获得象征性的证书。
●北欧式健走:最初源于芬兰,作为一项健康促进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此类徒步需要两根徒步杖,适合较长距离的行走。除健康外,社会交际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徒步者通常希望在运动过程中也能相互交流,共享自然。
●冬季徒步:开展此类徒步项目时,除在山谷中开辟徒步道路外,也会设置与滑雪区域等高的路线并做好标示。除步行外,冬季徒步项目还包括越野滑雪等。
●无行李徒步:许多旅游协会为游客在数日休闲体验项目中加入酒店间行李托运服务。此类项目主要涉及在某一地区内的环游活动。游客可以自主规划行程路线并与酒店协商安排行李托运。
●朝圣:朝圣在一定程度上可谓徒步的雏形。诸多历史朝圣道路至今仍被用作远程徒步道。欧洲最知名的朝圣路是圣雅各布之路。
●教育类徒步:教育类徒步活动越来越受到青睐。教育小道是指通过在徒步道沿途设立指示牌、示意图、卡片、图片等方式扩展和传播知识。这种有别于传统导游提供统一导览的方式为徒步者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灵修类徒步:灵修类徒步起源于僧侣传统活动,一般持续数日或数周,主要是出于宗教目的或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此类徒步的目的地多为一些特殊地带,如:朝圣地、偏远地等。在信息化全球化的21世纪,灵修类徒步又获得了新的意义。2014年德国可持续发展奖得主乌尔里希·格罗贝把此类徒步视为人类21世纪下叶的核心能力演练。人们可以在徒步中获得经验,学习如何在各类资源条件匮乏的情况下应对困难与挑战,做出创新,同时能够得到深层次的体验。
●夜间徒步:顾名思义,主要在夜间进行。此类徒步活动主要在儿童与青少年间开展。在成人的引导下,儿童与青少年通常以班级或假期兴趣小组的形式参与此类活动,并且在大部分情况下会辅以火把。
●赤足徒步:德国徒步青少年协会致力于赤足徒步运动的推广,因为此类徒步具有明显的健康促进效用。在德国、奥地利以及瑞士有维护良好且安全可靠的休闲设施用于开展此类活动。
●地理藏宝:是一种户外藏宝游戏,参与者利用手中搭载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设备(GPS,通常为智能手机),去藏匿、标记和寻找宝物。在自然徒步线路中设置多个站点是开展此类徒步活动的基础,也能由此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
●快速徒步:较快速度的徒步,通常在难度较大的地带进行,辅以徒步杖和轻型装备。此类徒步运动既可以作为诸多冬季运动(如:越野滑雪)的平衡活动,也可以是不同竞技运动的前期准备运动,还可以用于改善自我协调能力。
■黑森林徒步协会
黑森林徒步协会成立于1934年,是由1864年在弗莱堡成立的巴登黑森林协会与1884年在斯图加特成立的弗腾堡黑森林协会合并组成。该协会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徒步协会,目前总部位于弗莱堡市。协会下设230个独立的地方协会,分布在16个地区,共有6.5万多名成员。协会主席团由3名成员组成。现任主席是2013年当选的前里肯巴赫市市长凯勒先生。除主席团外,另有9名专业管理人员分别负责不同领域的事务。协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徒步活动、自然保护、家园维护、徒步道路管理、家庭与青少年工作等。
黑森林协会管理着总长度为2.3万多公里的徒步道路网络。网络中共有1.45万个指路牌,分布在黑森林及其周边地区的300多个乡镇。徒步道路的维护工作主要由志愿者承担。所有徒步道路均采用菱形标示。其中,区域性徒步道为蓝色菱形,地方徒步道则为黄色菱形。此外,协会也运营管理着26个徒步者住宿机构,每年有约3万名徒步者在此过夜。
黑森林协会还下设独立的青(少)年机构,拥有成员约1.1万名,主要为27周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协会框架下,青(少)年机构在多个层面开展不同的活动,比如,开展近郊游、团队活动、休闲项目等。各地区分会也会在当地为青(少)年领导者组织教育培训、户外露营等活动。协会总部会为成员及非成员提供较大规模的体验教育活动项目与进修、培训等。
图:2010年,黑森林协会在弗莱堡庆祝了德国第110个徒步日。
四、徒步道路网络规划与建设
徒步道路网络的发展是涉及多方层面(地方乡镇、自然公园、国家公园、林业部门、旅游机构、农林业土地使用方等)的综合性事务,因此,科学合理地制定徒步旅游道路网络规划至关重要。除各方协调与管理层面的工作外,前期道路的选择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两大关键内容。
首先,在道路的选择方面,既应满足徒步旅游者或团组的要求,也要把其他用户群体的需求考虑进去。徒步者期待的是使用柔性铺装(如:泥土、草等)的自然小道,柏油、水泥等路面铺装材料对徒步者缺乏吸引力。徒步道路两侧的风景也是决定徒步质量的关键要素。因此,如何选取秀美景观带,采用创新方法把特色景点(如:寺庙、观景台、峡谷等)融入其中是在规划阶段需要仔细考虑的。不合理的道路选择与规划布局会大幅降低徒步道路的吸引力,比如,交通繁忙的公路、工业建筑物、缺乏生气的高楼等都是在规划设计时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避开的。
其次,徒步者总是需要相关地点与路线信息。因此,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旅游地应该为当地各徒步道路做好统一的标示并定期维护管理。标示既可以设在路边,也可以在路口交叉地带。在为道路做标示时,无法通过标示牌向徒步者介绍所有信息,因此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需要注意的是,标示只是游客引导体系中的一部分。为徒步道路做标示无疑十分重要,但并不是传播信息的唯一媒介,而已经是信息传播链上的最后环节。游客在选择徒步道路之前,已经对相关路线有所了解。因此,除标示外,还应为游客提供获取信息的其他途径。而这需要当地相关部门(如:旅游组织、地方政府、营销机构)与有经验的规划团队共同协作完成。
从中可以看到,要系统有效地完成徒步道路网络规划与建设工作,则需要在前期准备、中期实施以及后期评估与更新阶段均做好合理的规划方案。
五、结语
本文以德国黑森林地区为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徒步旅游的发展。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发展徒步旅游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中国徒步旅游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有3.8亿人进行体育运动(占总人口的27.79%),有1.3亿人开展徒步旅行、休闲户外等泛户外运动(占9.5%)。其中,爬山、徒步、露营、高海拔登山就占据了40%,也就是有近6000万人进行与徒步旅游关联的活动。据此可以预测到中国徒步旅游市场的潜在规模。
此外,徒步旅游对于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地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自然旅游主要在风景优美的地区开展,但自然风光优美秀丽的地方通常位于地理位置偏远且经济能力相对较弱的地区。因此,旅游发展对于促进这些地方的经济发挥着很大作用。鉴于徒步旅游发展门槛相对较低且具有充分的市场潜力,因此是这些地区发展的重要经济因素。地方民宿与(农)产品的发展也能从中获益。同时,发展徒步旅游的经济效果不仅局限在当地,也辐射至其他相关区域。游客在购买徒步运动装备以及徒步线路规划设计方面的投入也是其中的经济要素。当然,徒步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也能带动投资。
-END-
推荐阅读:
德国黑森林地区:家庭旅游
德国黑森林地区:健康旅游
德国黑森林地区:文化旅游
德国黑森林地区:体育旅游
德国黑森林地区:青少年旅游
德国黑森林地区:可持续旅游
德国弗莱堡市经济旅游会展促进署原创,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