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地理常识】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

【地理常识】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

阅读量:3709899 2019-10-23



导语
"第三极地区"一般指寒冷、偏远并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这些描述不仅仅只适用于南北极地区,还适用于一个面积大于五百万平方公里、以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为中心的地区。如果说“青藏高原”是一个名词,那么“第三极”就是一个形容词、一个感叹词,它在告诉人们,这里是地球上如同南极、北极一样的存在,它像南极、北极一样遥远、辽阔、雄伟、壮丽!
     (青藏高原、第三极、泛第三极与“一带一路”地理位置)
 

一、地理位置及基本情况      
青藏高原介于北纬26°~39°,东经73°~104°之间,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横断山,北界为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除西南边缘部分分属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及缅甸等国外,绝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

二、气候和河流       
青藏高原气候总体特点: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日较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冰雹多。由于青藏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于西南季风通过雅鲁藏布江谷地进入青藏地区,所以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从东南往西北递减,青藏地区的植被分布也从东南往西北分布有森林、草原和荒漠。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降水稀少,主要分布高寒荒漠。当然青藏地区本身由于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形成了终年低温的高山高寒气候,高寒荒漠的治理难度不仅仅在缺水,还在于低热量。不过,对于人迹罕至的高寒荒漠地区,保持自然原貌应该是最好的。青藏高原的河流分布主要受到气候和自身地形地势的影响。除东南部降水丰富外,内陆区的河流补给,主要依靠冰川或积雪的融化。区域内祁连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念青唐古拉山和一冈底斯山是内外水系分界线。这条内外水系的分界线将青藏高原的河流分为外流区与内流区两部分。外流区主要位于高原东部及东南部,如注入太平洋的黄河、长江,以及注入印度洋的西南水系如雅鲁藏布江、怒江等;内流水系大多位于高原西北部,主要指的是羌塘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及局部小块的封闭湖盆。大多数内流河的河水会注入这些洼地中,形成为数众多的咸水湖。                      内流区由于受到高大山脉的阻挡,使得暖湿空气难以到达,降水稀少;而日照充足,又使蒸发量相对较大,因此内流河大都径流量较小且流程较短;内流河大多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因此季节性变化明显,夏季为汛期,冬季普遍结冰,常发生断流现象,也就是说间歇性河流多;因内流河大多注入盆地或洼地,因此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咸水湖泊,如著名的青海湖、纳木错等。
在过去的20年间,青藏高原上的湖泊总面积增加了26%,而这其中,70%的湖泊都呈现出扩张的趋势,其中,原本的第一大湖青海湖的位置已被另一个迅速扩大的湖泊所取代。至于原因,有多种多样,降水增加、冰川融化、蒸发减少,都造成了这些湖泊的迅速扩大,而且这些都是人类难以控制的。湖泊面积的不断扩张,不仅会淹没湖泊周围的牧场,让牧民们不得已搬家,还会对周围的交通造成影响。除了面积不断扩大,一些咸水湖的湖水也在日益变淡,这也成了困扰人们的难题之一。在自然的面前,人类的力量有时候真的非常渺小,我们能做的最基本的事,就是保护环境吧!
外流区可分为黄河水系、长江水系和西南水系长江和黄河均注入太平洋,属于太平洋水系;西南水系有4个分支,包括澜沧江、怒江、恒河一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河(起源于藏西南边缘),均注入印度洋,属于印度洋水系。在外流河水系中,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支流众多,流域宽广,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外流水系类型。由于外流水系大多起源于藏东南或东部,所以其补给的主要方式是雨水补给。因此与内流河相比,外流河水量巨大,流程也长,其流经地的两岸,常因为侵蚀、堆积而形成大小不一的冲击平原或台地。
三、冻土广布      
青藏高原分布着世界中低纬地区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多年冻土区,占中国冻土面积的70%。其中藏南一藏北冻土区又是整个高原分布最为广泛的,约占青藏高原冻土区总面积的57.1%。除去多年冻土之外,青藏高原在海拔较低区域内还分布有季节性冻土,即冻土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冻结、融化交替出现,呈现出一系列融冻地貌类型。另外,青藏高原上冰川及其雕塑的冰川地貌也广泛分布。


四、丰富的资源    
青藏高原光照资源丰富。年太阳总辐射量为5000~8500兆焦耳/平方米,多数地区在65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只有东南部和东部少数地区在65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下。年日照时数除东部、南部少数地区少于2500小时外,大多数地区为2500~3400小时。光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有利于农业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
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①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洁净,透明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②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③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青藏高原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电站建设)
青藏高原的地热资源特点是热田多、分布广、热储量高。青藏高原的温泉多达600多处,其中许多都是高温沸泉,温度超过了当地的沸点,特别是藏南沿雅鲁藏布江及其两侧,大量的高温沸泉、间歇泉和喷气孔广泛分布。由于青藏高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至今仍在隆起,地层断裂带相对集中,地质活动活跃,容易将地层深部的热量传递至地表浅层,使地下水温度升高。这些加热了的水最终会通过地层裂隙涌出地面,使青藏高原地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能。西藏的羊八井地热田、冰岛地热田、新西兰地热田以及日本地热田是世界著名的高温地热田。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地热电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利用地热潜层热储进行工业性发电的电厂,它被用来发电、取暖和温室灌溉等。

近年当地居民已在湖边修建了浴室,人们可以在这里洗到舒适的温泉澡。1975年以来,这里先后安装了3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万千瓦。西藏地热科研所现已修建了6座地热能温室,面积共达1600平方米。隆冬季节,温室内气温保持在30℃左右,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根等喜温作物生长非常良好。看来,西藏的地热资源可利用的空间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到许多领域。
五、农业发展      
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业区在藏南谷地和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青稞、豌豆等。但是,也有例外,据中央纪录片《第三极》介绍,在海拔4800米的当惹雍错(北纬31°01′,东经86°33′)有一个村庄种植青稞。我国的青藏高原面积达到240万平方公里,这么广大的土地上到底能不能种植农作物,哪怕是牧草呢?这是一个严肃而且重要的问题。

(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
青藏高原的环境存在以下对农牧业不利的条件:第一,这里空气稀薄,气压很低。正常大气压在1013百帕,而青藏高原上的气压在800百帕左右。空气密度正常为每立方1.29千克,而青藏高原上是每立方0.71—0.8千克,含氧量也比海面降低35%—40%。水的沸点只有84—87摄氏度。所以,对于人们生存非常不利。第二,这里气温日较差很大,高原上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很强,水汽很少,白天升温很快,夜晚降温很快,有些地方气温日较差达到18—20摄氏度。第三,高原上常有大风、霜冻、雷暴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阿里地区一年中八级大风多达150天以上,改则多达200天以上。第四,高原上比较干燥,缺乏水汽,缺乏水资源,虽然湖泊众多,但是大多数是咸水湖。青藏高原内陆地区的年降雨量一般在100毫米以下。第五,青藏高原具有面积广大的冻土,这些冻土不适合耕种。这些条件似乎证明这里并不适合做农耕和牧场。但是在青藏高原的广大地区零散地分布着顽强的牧民和青稞种植区。这个似乎说明这里也能够发展农牧业。多达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利用实在是一种浪费!!!对于农牧业生产,青藏高原有不利的一面,但是也有有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有:第一,青藏高原的太阳年总辐射很高,每平方厘米在160——200千卡,是全国最高的地区。第二,青藏高原的年日照总时间在全国排在前列,在2200——3600小时之间。第三,昼夜温差很大,有利于营养的积累和保存。第四,紫外线很强,有利于蛋白质的生长和储存,紫外线杀菌能力很强,细菌不容易存活,昼夜温差大也不利于病虫害生存,所以农作物基本不需要防虫打药。第五,雪山多,雪山融水也多,有利于浇灌农作物。第六,季风显著,给青藏高原带来一定水汽,第七,青藏高原自然形成许多抗旱、抗旱、抗盐和抗低温的牧草和青稞,具有改良基础。第八,青藏高原上有大量地势平坦的河谷、盆地和平原。
六、结语      
关于青藏高原还有很多东西想和小伙伴们分享,怎奈时间和篇幅有限,这次先介绍到这里,小伙伴还想了解青藏高原的哪些方面,欢迎在留言区留言,常识君期待和您的互动!
End
供稿:董春艳
编辑:王鸿雁
历史推荐
【地理常识】中国地理位置的四至点
【地理常识】中国气候的几个“极”你了解吗?
【地理常识】中国雨极——火烧寮
【地理常识】(064)中国四大火炉
【地理常识】(066)中国最凉爽的四大省会
【地理常识】(064)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地理常识】我国五大地形区中的面积之最
【地理常识】我国的三大高产土壤
【地理常识】我国河流之“最”
【地理常识】我国五大淡水湖
【地理常识】我国五大咸水湖
【地理常识】中国的四大直辖市
【地理常识】我国五大计划单列市
【地理常识】我国的七大经济特区
【地理常识】中国的五大自治区
【地理常识】中国三大自然区
【地理常识】中国四大经济地区
【地理常识】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地理常识】中国七大地理区域
【地理常识】中国三大“走廊”地形区
【地理常识】中国六个特大型灌区
【地理常识】中国主要的三角洲地形区
【地理常识】中国十大著名瀑布
【地理常识】透过别称看城市特色
【地理常识】透过省份别称,看各省份的地理特色
【地理常识】世界上牛羊猪最多的国家
【地理常识】中国四大名瓷窑
【地理常识】中国三大盐场
【地理常识】这些城市名称的语意
【地理常识】中国九大名关
【地理常识】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
【地理常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
【地理常识】中国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
【地理常识】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
【地理常识】世界上最清澈的海---马尾藻海
【地理常识】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地理常识】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地理常识】石油帝国-沙特阿拉伯
【地理常识】世界上生存生物最少的海——黑海
【地理常识】八百里秦川---渭河平原
【地理常识】中国著名的火山之乡——五大连池
新书《高中地理主观答题思路导与练》+《每日一题》习题精选
海宁中学地理组热力推荐
扫码了解下吧!


      来都来了 点个赞再走吧~~~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