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说说世界”,再点击“关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老师常常教导我们不要好高骛远,好高骛远的意思就是脱离实际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也就是说不管是个人,团体还是社会乃至一个国家,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不然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和理想不会无法完成,而且对信心也是一种称重的打击。虽然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人类在科学探索中总喜欢去做一个不切实际的事情,比如人类想研究宇宙有多大,宇宙是怎么来的、宇宙有没有外星人等等,由于定的目标是在太高,人类研究探索几十年依然没有答案。
哈勃深空探测试验:拍摄夜空一小块区域,相当于月球几十分之一
在这一小块黑暗区域,竟然隐藏几千个星系,图中每个亮点就是一个星系,这就是著名的哈勃深空场
为什么说人类想去探索宇宙有多大、宇宙是怎么来的这些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呢?在现实生活中,长相丑陋的男人想女神表白的时候,女神总是回应这么一句话:“撒泡尿照照自己”。如果说人类把人类比作那个男人,宇宙比喻为为女神,那么人类的境遇如出一辙,确实相对于宇宙来说,人类渺小的不值一提,或许连宇宙的一颗尘埃都算不上,因为科学家估计在整个宇宙像地球这样的行星至少存在几万万亿颗,你没看错,是万万亿,不是亿也不是万亿,而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多了一个万。如此渺小的人类怎么“配得上”去认识宇宙。
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宇宙照片,图中密密麻麻的都是恒星
与其不切实际的去探索宇宙,人类不如先好好的了解我们自己生活的地球,因为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依然存在很多人类无法解释的谜团。比如地球生命怎么诞生的、有没有地心人、百慕大三角之谜、金字塔如何建成的、玛雅人之谜、通古斯大爆炸等等,很多人未解之谜都等着人类去研究探索,但是人类呢,却“好高骛远”的把中心放在宇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宇宙飞船、探测器结果除了拍摄到几张“美丽动人”的宇宙照片以外,对宇宙的认识没有任何实际性进展,其中最典型的是60-7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在这项被誉为人类最伟大成就的登月工程中,人类仅仅从取得的成就是仅仅在月球上插了一面国旗和从月球带回来几斤泥土,而这项工程却花费人类500亿美元(70年代币值),反观人类自认为已经非常了解的地球,隐藏的未知事物远远比人类想象的要多,比如下面这件事情。
阿波罗登月工程
地球虽说名字叫做“地球”,但是从地球的组成来看,确实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因为地球上71%的表面都被海洋覆盖着,海洋中有大量的海水,目前世界海洋平均深度为4000米左右,正因为于此,海洋中形成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相信喜欢游泳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当越往下游的时候,身体受到的压力会越大,有时候会喘不过来,其实这是水压,而在深度极高的海洋中,水压更加强大,而生活在海洋中的之所以能够2000~3000米深海有着超强压力中生存,是因为鱼有发达的身体组织,此外由于特殊的构造,鱼类的体内压力和外面是一样的,所以很多人能够在深海中相安无事。
生活在深海中的鱼类
不过凡事都有个度,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也一样,科学家根据研究为海洋划定了一条生命线,就是8000米生命线,鱼类在8000米以上的海洋可以存活,但是一旦超过8000米的深度是不可能有生命生存的,因为这个8000米以下的区域水压达到人们无法想象,那么它有多大呢?就拿8000米处的水压来说吧,在这条线上受到的水压相当于把30多架波音飞机同时压到一个人身上的压力,不要说30多架,一架飞机就能够把人类给压扁了,30多架可能连渣都不剩了,所以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科学家预言不可能有鱼类等生命可以存活。
马里亚纳海沟位置
人类使用深海潜艇探测马里亚纳海沟
不过最近的一个海洋考察却打破这种预测,科学家在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万米)进行考察的时候,向马里亚纳海沟释放了一个机器人前往海底采集深海淤泥进行研究,当深海机器人下降到马里亚纳海沟8000米处的时候,机器人携带的摄像头竟然拍到到一个人类从未见过的鱼类,从外形来看,这种鱼类颜色是雪白的,并且身体是透明的,从身体可以把体内血管、结构看的一清二楚,这个发现彻底颠覆人们的认知,因为8000米处的压力是非常强大的,这种鱼为什么能够生活在压力如此强大的海域,这对于人类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未解之谜。
机器人拍摄马里亚纳海沟8000米深的鱼类
机器人拍摄马里亚纳海沟8000米深的鱼类
这种鱼被科学家命名为“狮子鱼”,是目前人类发现生活深度最深的鱼类
所以说,人类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地球上,把资金、人力、物力都放在破解地球产生的众多谜团当中,或许人类改变方向把地球上的谜底都解开了,那么宇宙中其他诸如宇宙有多大,宇宙是怎么来的、宇宙有没有外星人等人类一直找不到答案的奥秘或许能够迎刃而解,这样为什么不妨试试看呢!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平行宇宙是否真的存在?欧洲发现不属于地球的诡异图像!
?是祸终究躲不过!气候杀手正在疯狂侵蚀地球,人类将遭遇“灭种威胁”
点个“在看”和我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