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本文是由:苏美争霸3秒3改判!绝杀慕尼黑:奥运男篮史上第一悬案 作者铁山,以及 勇士让大中锋灭绝?不!他们在三分雨中死而复生 作者兰姆合力所作,还原了FIBA(主要是欧洲)球员进入NBA的历史专题。预计将分三期发布。本期为第一期:意大利跳板
1985年,太阳在第七轮总第148顺位选择了一个有着拗口名字而且外号众多的保加利亚内线——杰奥罗吉-格卢什科夫,又名飞人杰奥罗吉、当年这个“飞人”被认为是欧洲仅次于苏联的“世界屋脊“阿维达斯-萨博尼斯的第二内线,而他的到来,开启了一群操着稀奇古怪英语的歪果仁飘洋过海登陆北美洲的时代。
1987年,苏联男篮首次来美国参加了麦当劳公开赛,1988年,亚特兰大老鹰踏上苏联的国土与苏联篮球队对抗;同年,萨博尼斯第一次与“海军上将“大卫·罗宾逊分庭抗礼;1989年,“篮球莫扎特”德拉岑·彼得洛维奇带着家乡球队西本卡几乎登上欧洲之巅;随后,到哪儿都能和人打成一片的迪瓦茨成功成为洛杉矶湖人的队宠……一时间,“美国人的篮球世界”NBA里突然涌入了若干斯拉夫和拉丁面孔。
意大利跳板,前南和苏联人才库
在早期东欧球员登陆NBA的过程中,意大利联赛扮演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桥梁角色。
成立于1920年的篮球意甲是欧洲最早的篮球联赛之一。从地理上看,意大利东承希腊、南斯拉夫,西靠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其背后的拉美,北接法德这样的传统欧陆豪强,为意大利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欧洲篮球的中心提供了客观条件。因此与早期较为封闭的各国联赛以及美国NBA不同,意甲从六十年代开始就成为各国篮球运动员中转的十字路口,成为欧洲最开放的联赛。
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经济与政治,作为西南欧世界最直接与东欧铁幕接触的“前线",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上就成为了冷战的重点区域,在国内此起彼伏的工人运动影响下,意大利国内对于路线选择曾有过激烈的相互对抗,而美国作为世界一极也积极拉拢意大利。
1947年4月,美国政府明确告知意大利领导人,称只要意大利不倒向苏联,美国就将毫无条件地向意大利提供援助。此后,美国政府又多次强调了这样的说法。最终在得到保障之后意大利国内的亲美派最终战胜了左翼势力,确立起在外交上全面追随美国的路线。而作为回报,美国人特定将重建欧洲之马歇尔计划重点的放在了意大利。
有了马歇尔计划助力,百废待兴的意大利国内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国民财富积累进入快车道,随后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国内对于金属以及其相关工业制品的需求增加,这无疑给了工业处在发展期的意大利提供一个巨大的窗口期,之后十年间,意大利保持了5%的经济快速增长,一时间成为了整个西欧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
马歇尔计划宣传
战后意大利工业发展迅猛一占据地利,二国家有钱,以此两点为依托,意大利的体育联赛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当时欧洲最有竞争力的地区,除了身边走铁托路线对苏联听调不听宣的南斯拉夫提供大量人才以外,包括墨西哥的曼努埃尔-拉加、巴西的马西埃尔和施密特等一众西葡语系的非欧洲国家的篮球精英也齐聚意大利。而他们带来的除了自身的篮球技术以外,更造就了一个篮球文化的实验大熔炉。
1963年,有着“南斯拉夫篮球教父”美誉的亚历山大-尼科利奇来到了意大利,并在70年代率领瓦雷泽统治了联赛。1966年,坎图队请来了另一位前南教练鲍里斯拉夫-斯坦科维奇,尽管只执教了三年,这位日后的FIBA掌门人(以及斯坦科维奇杯的冠名人)还是率领坎图夺得了队史首冠。进入7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南斯拉夫教练来到意大利,“摩卡”佐兰-斯拉夫尼奇、德拉赞-达利帕吉奇等南斯拉夫球员也登上了亚平宁半岛。
最早去意大利淘金的教练尼科利奇
佐兰-斯拉夫尼奇,持球者
达利帕吉奇,投篮者而除了南斯拉夫人才库,大量过剩的美国体育人才也开始把意大利当做落脚点,由于水平相对其他欧洲联赛都更高一级,众多的美国球员都把这里当做短暂蛰伏(后来很多人干脆就长期流了下来)的好去处:比尔-布拉德利和汤姆-麦克米伦这两位NBA的学霸在交换至牛津大学期间就曾在意大利打球保持状态;日后坏小子军团的轴心兰比尔在进入NBA之前也在意大利打过一年;乔-布莱恩特(科比的老爹)和丹东尼这样的NBA失意者在这里收获了成功;还有鲍勃-莫尔斯这样离开校园直接来到意大利开疆拓土的成功例子。
科比的老爹乔-布莱恩特
“绅士大盗”丹东尼随着球员们到来的还有丹-皮特森和迪克-佩库达尼等美国教练,进入80年代后,美国球员已经渐渐成为了意大利联赛的外援主流,欧美的篮球人才们在这里相互碰撞学习交流——美国人不仅给欧洲联赛带去了高水平的外援,也给他们的祖国带回了欧洲的传奇故事,而伴随着美国篮球在世锦赛乃至奥运会上的一系列失败,意大利以及它所代表的欧洲联赛成了NBA的重点观察对象。
不过,上文提到的第一个来自欧洲联赛的NBA球员格卢什科夫,却并不是直接从意大利发掘的。
早在1970年,老鹰就曾经在选秀的第十轮和第十一轮选中了当时意大利联赛霸主瓦雷泽的两大核心:曼努埃尔-拉加和迪诺-梅内金,但鉴于早年的选秀过于冗长,这两个选择大概和其他球队一样,只是选秀末段随便填写的。十五年之后的1985年选秀,太阳在第七轮总第148顺位选择了上文提到的杰奥罗吉-格卢什科夫,不过与当年的老鹰不同,太阳这一手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因为这一次他们并不是在开玩笑。
1985年休赛季,老将莫里斯-卢卡斯离开了太阳,尽管球队中还有拉里-南斯、阿尔万-亚当斯和詹姆斯-爱德华兹三名内线轮换,但爱德华兹攻强守弱,南斯和亚当斯体重偏轻经常对抗吃亏,球队急需一个身体强壮的篮板手。这时,正在意大利执教的兼职球探佩库达尼联系到了太阳的经理杰里-科朗杰洛和教练约翰-麦克劳德,推荐了上个赛季在欧洲联赛中场均砍下23分19篮板的格卢什科夫,并告诉他们,这是“仅次于萨博尼斯的欧洲第二内线”。
太阳对格卢什科夫的试训很满意,但最大的问题是,在NBA职业球员禁令尚未解除的时代,格卢什科夫一旦加盟太阳就不能再代表国家队出战了,此前在1984年,巴西的得分机器施密特和法国当时的男篮第一人迪比松曾经在篮网试训,但最终都因为不愿放弃国家队而未能加入,怎样才能说服保加利亚篮协放人呢?
在佩库达尼的帮助下,科朗杰洛在和保加利亚篮协的官员酒过三巡之,终于以两年37.5万美元的合同外加10万美元的“转会费”以及今后为保加利亚球员提供指导为条件,换来了格卢什科夫的加盟——在当时,这的确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但科朗杰洛依旧觉得很值。
而格卢什科夫一开始也确实没有辜负太阳的期望,职业生涯第三场比赛,他就面对鼎盛绿军21分钟砍下8分11篮板,几天后又在马刺身上砍下生涯第一个两双。虽然尚在适应规则和对抗尺度,但格卢什科夫极高的内线效率显然已经让其他球队感到嫉妒,“坏小子军团”的打造者,活塞经理麦克洛斯基在看过他的比赛后就表示:“太阳这是在第七轮选了一个首轮中段的球员,显然我们也要开始构建在欧洲的球探系统了。”
不过格卢什科夫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在帮助他适应NBA的保加利亚教练塔科夫回国之后,思乡病以及不注意饮食让得到了更多机会的他表现跳水,很快格卢什科夫就离开了NBA。虽然他的失败确实让欧洲球员在NBA的前途蒙上了阴影,但国际赛场上苏联和南斯拉夫的成功以及国际政治局势的渐渐缓和让其他NBA球队又看到了希望。在格卢什科夫被选中的同年,曾经选择过两大意大利联赛球星的老鹰在第77顺位选择了萨博尼斯。
正如1970年的那次选择一样,老鹰的理由是与其选一个肯定打不了NBA的美国人,还不如赌一赌可能打NBA的外国人,但年龄的乌龙让这次选秀作废。第二年开拓者惊人地用了首轮24顺位再一次选中了可能永远都不会来的萨博尼斯,这一选择看起来很荒谬,但站在1986年的视角来看或许又有着内在的理由,而这依然与老鹰有关。
老鹰老板泰德-特纳同时是旗下有TNT,CNN,TBS等著名电视媒体的特纳广播网的掌门人,80年代初,他在冷战背景下提出了在莫斯科举办双方都参赛的友好运动会的设想,当时希望改变对外形象的苏联末代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当局也乐见其成。尽管这次运动会让特纳白白花费了1500万美元,但他还是借此机会建立了和戈尔巴乔夫本人的友谊以及日后可能获得的苏联市场的优势,这也为后来苏联球员进入NBA埋下了伏笔。
在萨博尼斯被选中的同年,老鹰则是一口气选了三名国际球员:第40顺位的意大利中锋奥古斯托-比内里和分列第134顺位和第157顺位的两名苏联前锋亚历山大-沃尔科夫和瓦列里-吉洪年科,1987年,老鹰更是选中了宋涛等四名国际球员。随后的三年间,NBA对苏联球员乃至潜在的苏联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双方的交流也一步步升温。
1987年,缺少萨博尼斯的苏联男篮首次参加了麦当劳公开赛,并惨败于后场主要轮换几乎全部休战(蒙克利夫、里基-皮尔斯、约翰-卢卡斯和克莱格-霍奇斯)的雄鹿,加上前一个赛季西班牙中锋费尔南多-马丁在开拓者命中率不到三成的失败表现,一时间NBA对欧洲球员的怀疑达到了顶峰,而此时又是老鹰鬼使神差地挽救了这一局面。1988年,作为特纳友好运动会的后续,老鹰成为了第一支踏上苏联国土的NBA球队,并先后与苏联男篮进行了三场友谊赛。
当时萨博尼斯仍然在波特兰接受开拓者队医的治疗没有参赛,但苏联队这一次以逸待劳,三场比赛的比分都十分接近,最后一场在莫斯科的较量,苏联凭借沃尔科夫的35分击败了水土不服的老鹰,老鹰的这次“验货之旅”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同样对这次老鹰苏联之旅高度关注的还有勇士队,此前他们在1987年在127顺位选中了苏联队的外围得分核心马修利奥尼斯——前一年麦当劳公开赛表现不佳的他这一次出尽风头,更是被TBS的解说捧为“更高更壮的盖尔-古德里奇”。两个月后,迎回萨博尼斯的苏联队在汉城让大卫-罗宾逊领衔的美国队输得心服口服,马修利奥尼斯在那场比赛里狂砍19分,打爆了由马尔利等日后NBA防守悍将组成的防线。
这时,NBA对苏联乃至海外球员的顾虑基本打消了。而随着东欧剧变的开始,意大利联赛的跳板作用也开始显现,彼时在意大利打球的库科奇、迪诺-拉德加等并不想离家太远又想打上高水平联赛的“适龄”南斯拉夫球员,以及在意大利效力的拉美球员开始进入美国人的考察体系内,而随着NBA前MVP麦卡杜加盟米兰奥林匹亚,NBA球探们也蜂拥而至。至此,一条连通东欧、苏联和美国意大利的通道正式形成了。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