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风物”佳作与点评
一.原题展示:
风物,指风景和物品,是物又不仅仅为物。世间风物,总有一样与我有关,总有一些引人深思,总有一类令人愉悦。
二.学生佳作: 灞陵柳 江苏省宜兴中学高三(1)班 丁志诚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太白一言既出,立刻凝聚了千古风光,那灞陵的一枝带雨新柳,由此也成为赠别的化身,在亘古的诗词曲赋中清亮不朽。
由是,灞陵柳,既是旖旎风物,却又超越了物象,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点。
但,平凡如一枝柳,早在荒天邃古之初就诞生于世,何以由一首诗而别具风骚?苏舜钦在《沧浪亭记》中如是感慨:“噫,人亦动物耳!情横于内而起伏,必外化而寄于物。”或许,正是由于人类内心有易于感化的特点,加之因缘机巧,恰好于鞍马春山一别间,窥见那清扬秀逸的垂柳,灵光一现,将其赋予了人情温度。于是,在历史上无数次骚人墨客回眸一瞥的瞬间,在锦堂春色如骀清抹翠染之间,灞陵柳已然成为别离的化身,情感的共鸣点。
“客从远方来,衣上灞陵雨。”“客舍青青柳色新。”透过柳,可以窥见的,不光是个人的缱绻缠绵,还有一种寄兴风物文化。迟子健爱把她对故乡的追溯怀念,及对额尔古纳河右岸古朴民俗的留恋,寄托在鄂温克驯鹿身上。骑鹿踏雪,惟此一风物,则情全在其中。若无寄兴托雅之趣,则大千世界也未免太界限分明了些。可以说正是由于那万千风物感染了人情百态,才会不囿于物象,才会在情愫熏陶中积淀出这种文化方式,因而使我们生活更具诗意美。
“风物长宜放眼量”历史的辙印款款前行,灞陵柳亦步入现代,它早已超越某地某处的特定性,而散化于每一个诗意的灵魂中。工业文明的浊气使新绿的柳色黯然,使青青的客舍惨然,取而代之是更多的人工景物与大厦高楼。但风物之存,不在社会的固化,不在恒久定格的场景,而在于渐多的被感染的灵魂,在更多的诗书黄卷被翻开的一刹。暗夜里吟哦涕下,白日里争于人海,这也未必不是现代化社会中,风物的安然归宿。随着国家不断重呼经典之意义,灞陵柳色也必然能在吟诵研读间翻陈出新吧。
灞陵柳,既是历史的浅斟低唱,亦是现代的歌哭与歌笑。今世有缘,我也愿赴灞陵,一枝新柳,风尘尽芜。
灞陵柳,挟着古代走向现代,既是风物,又是人情与精神的归宿。
三.学生写作体会:初闻风物之名,便觉其语非凡清丽,富有诗意。毛泽东有词云:风物长宜放眼量。我想写风物不能拘于当代,应联系古今来写,才显得悠久有味。记得一位学者曾说:西方的文化以欧式几何为代表,而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诗性文化。于是我想到了在中国古代诗词里的诸多物象,譬如柳,阳关等。恰前不久读到有关余秋雨写关于文明的起源与追溯文脉的变迁的文字。不由想到这些诗意文化的元素是如何从亘古走来,坚韧地存活于今,渗透进我们的当下生活中的,于是有感而发,遂就此篇。
四.教师评语: 作文从李白诗句入手,引出“灞陵柳”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点的观点。行文逐层深入,先分析了“灞陵柳”成为文人情感共鸣点的原因;然后以迟子建为例,证明了万千风物感染了人情百态,才会积淀出文化味道,使生活更具诗意美;再进一步由古到今,写出“灞陵柳”在现代翻陈出新。文章紧扣“风物”来写,没有停留在对物的表层的描绘,而是超越了表面特征的内容,写出了对“灞陵柳”的特定思考。文章行文流畅,语言典雅清新,体现了小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文章具有文学味。
五.教师简介:
邵然,江苏省宜兴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宜兴市兼职研训员,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无锡市名教师,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敬请您关注"安东之子",更欢迎您赐稿,真诚地感谢您!(赐稿邮箱:15066693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