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融古建民俗为一体的传奇景区——凤娃古寨

融古建民俗为一体的传奇景区——凤娃古寨

阅读量:3785035 2019-10-25


2019年10月14日,商会会长卢峰,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杨志军,副会长查正春、申洁玲、刘斌、沈辉及嘉宾一行十余人应邀前往凤娃古寨考察,进行一场文化艺术与特色旅游之间的交流碰撞。


凤娃古寨位于武汉市新洲凤凰镇,它的创建者是一位有着凤凰涅磐般传奇经历的凤凰镇人余红梅。余红梅夫妻俩发现,将旧木桶等古器翻新制成工艺装饰品,身价倍增,2017年获得巾帼脱贫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2017年CCTV7《致富经》等栏目均报道了余红梅女士的巾帼创业故事。
凤娃古寨在董事长余红梅和总经理周旺明的带领下仅用了3年就实现盈利,将凤娃古寨打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示范、体验基地,努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农旅融合,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与农民增收,为推进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蓝天白云与古色古香的门楼交相辉印。“凤娃古寨”四个大字下面有一条长梁,梁上雕刻有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画卷,画面繁复精湛,山林台观、庭院房舍、山石花草、人物鞍马历历在目,特别是人物线条流畅,神采生动逼真,这就是著名的《郭子仪拜寿图》。
徽式的民居天井变化多端,井口方位宽窄不一,深浅位置也可宽可窄,在正堂和门厅之间形成一种过渡的秀逸空间。而就是这精心构建的方寸天地,也给人一种“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因花结屋,驻日月于壶中;临水成村,关乾坤于洞中”,正是徽州天井意境的真切写照。
乡喜楼属于“天井院”布局,这种布局是江南民居的特色之一,具有采光、通风、散热的功能。这里是乡村举行婚庆仪式的地方,房间布置和内部结构设置也结合考究了古时婚礼习俗,旨在追溯历史文化、感悟和体验古时婚礼习俗。

戏院原来是清代早期江西省景德镇一个大户人家的祠堂,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年久失修,房屋损毁严重,破旧不堪。在迁建过程中,本着保留总体框架,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在戏院中间正方形天井周围和舞台两边的柱子上面都有一个小木方,上面雕刻狮子,称为“狮子撑”,这是一种承重结构,整个撑子都是一块主题雕刻而成,撑子和柱子的衔接饱含古建艺术。
自开园以来,每逢重大节日,周末都组织文艺演出,除上演京剧、楚剧、汉剧等折子戏,还演出凤凰当地民俗传统节目。场场爆满,座无虚席。深受游客喜爱。
国学堂。原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栋老宅,原建地在福建,距今大约有100多年。整栋房屋用了68根柱子,直径23厘米,高7米,是一个三进堂的建筑格局,分为上堂、中堂、后堂。
三堂相连之处有一步6厘米高的台阶,寓意步步高升。中堂正面挂的是儒学先祖孔子画像。“道冠古今,德配天地”这幅对联是山东巡抚曾铣于明朝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书写,镌刻在山东曲阜孔庙棂星门的门柱上,大意是孔子的“道”(学说或儒家思想)福泽万世,古今影响深远,孔子的德,与天地齐同,与日月同辉。
郭府。据《黄州府志》记载,郭庆,字善甫,号一坡。明成华年间(1466年)人,生卒年不详,凤凰镇三屋村人。明代著名儒师。明正德二年(1507年)乡试中举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封清平知县。为官清廉勤政,受民爱戴。辞官后清平县官民为他建生祠祀之。郭庆回乡后潜心著书讲学,在岐南十余里建有“也名馆”书屋,明代儒师王阳明先生亲题“一坡书屋”。在《王阳明全集》中载有“与郭善甫书”等文献。与户部尚书(正一品官衔)耿定向等时常讲学于问津书院,并担任问津书院管理之职。耿定向称赞郭庆为“三楚儒宗”,并给他写了一副对联挂于门楼:“泉石不知尊爵贵,乾坤何碍野人居”因此将这栋宅子称为“郭府”。
卢会长一行实地考察了凤娃古寨景区各地,在周旺明总经理的全程陪同介绍下,深入了解了整个凤娃古寨的规划设计理念、建设方案、管理运营等各方面情况。
在随后座谈会上,与会众人对余红梅的励志传奇创业故事表示钦佩,同时就商会和景区未来携手合作发展战略、文化定位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凤娃古寨有其地域、地理和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优势,古玩艺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能弥补景区原有的不足之处。

商会的收藏家们在象牙、红木、瓷器、石雕、青铜器、老绣品、书画及杂项等收藏在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凤娃古寨设立各类古玩艺术品博物馆,使景区民俗古建筑群充满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内涵,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每个季度定期举办大型鉴宝交流活动和各类展览活动,为景区增加新的亮点,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商会和凤娃古寨携手发展,集古玩艺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于一身,这种特质是传统景点无法比拟的,其文化旅游资源就是乡土文化和古玩艺术的具体体现,具有巨大的、持续性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感恩有你
编辑:陶然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