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证书挂靠应该说经过很长时间的积淀,说要除去估计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但是随着政策的不断打压、不断细分化、模块化的整治,让证书挂靠行业真的是有种强弩之末的态势。
既然建筑业已经大刀阔斧的开始整治了,那问题来了——挂证重灾区的建筑工程公司,真的能让他们杜绝证书挂靠吗?首先先和小编了解下整治以来的模块打击方向吧!
证书挂靠整治历程
MON01挂证整治——根源上的“打击”
2019年1月开始自查自纠、全面排查,相信关注挂靠的人对此都不陌生,而此次大家明显的可以看出对象是“建筑企业”、“挂证建造师”,这可谓是切断挂证的根源。
建造师:“我不敢挂”,建筑企业:“我不敢要”,长此以往,挂证市场似乎真的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了。
MON02挂证整治——切断枢纽
近日,住建部对于挂证整治的矛头已经转化至另一个模块——中介。现下对于人力资源公司的资质审核严格,线上对于各招聘、挂证平台进行大面积的排查。
例如315曝光的重庆某林挂证集团,现在很多线上网站也进行了相关的整改,例如前几天的土木某建筑网站发布公告,称配合住建部整改,网站因此也下线整改。其实这两天出现类似问题的网站真的很多哦!甚至一些大的招聘平台搜索也能发现“挂靠”的相关信息,可见中介这块所涉及的跨度有多广。
而作为建筑企业与建筑人才的重要枢纽通道,这个通道如果被“终结”,那似乎证书挂靠就真的是“夕阳红”了。
看了上述住建部证书挂靠整治的历程,似乎挂证真的就不可能了。
但是现实的状况就是中小型建筑企业在我国建筑行业占比并不低呀!如何能让这些企业负担的起资质人员标准,才是杜绝证书挂靠的根本原因。
就像上面说的,建筑企业和证书人才是证书挂靠行业的根源,其实说到底这只是建筑企业一个人的舞台,他如果谢幕了,还会有附和的人吗?
MON03挂证整治——现实的建筑业
其实任何行业都很现实、残酷。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衡量。建筑新公司没业绩、资质低基本没活可干(有门路,没资质也没办法),想升资质基本没可能,出路只有一个挂靠资质干活,起码能挣钱,赚了钱花钱买资质,这就是现实!
对于项目挂靠,现在基本上对于纯挂靠的人是基本上不接触了,无论是从政策的严格还是承担责任的扩大。而目前对于资质挂靠可能相对更难解决一点,因为资质所涉及的风险似乎现在还没有过多的显现,对于企业的惩罚可能更高于个人。但是重斤之下必有勇夫,这块还是比较棘手的。
A真正的操盘手但看国家的态度,如果国家真正要查挂靠,有一百种方法,一个都跑不了。当然制度上如果改革了,企业资质认定如果和建造师不挂钩了,挂靠也就自动失效。
站在国家的视角:一切都看的很清楚,你们尽情表演,动你的时候,罪证一条条都给你列出来,事情真的是可大可小,但是这个尺度是掌握在国家手里的。
因此,挂证局势的发展真的不是市场调节这么简单了,宏观的调控才是“幕后老大”!所以无谓的挣扎还是放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