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关注,微博:@教育学男生第一高V
导语
应广大311教育学童鞋强烈要求,从今天起开始给大家配套讲解2020年311教育学全国统考新增知识点专项部分,讲解后也会给大家配套3-5个选择题或开放性思维分析论述等。
为什么要重视新增知识点?我认为原因有三:
1.2019年变换311教育学大纲,但是由于第一年改革为照顾大多数考生不适合大考,仅仅考了教育心理学的新手与专家解决问题、教原非正规教育的知识点,今年极可能大考。
2.今年311统考院校增加,增加新角度难度从新知识点出题可能性更大。
3.专项复习更有针对性(配套资料涵盖多种 题型变换、主观题参考答案编制更具有发散性思维),想考高分的更要重视这一部分。
第9讲习题参考答案
1.B 蔡元培等人建立中国教育会,主要是教育中国青年开发其知识。
2.B 1922?年“新学制”中的“中小学校课程标准”指出高级中学分为普通科、职业科
3.A 新三民主义
考点1:
古代希伯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考察题型:选择
1. 第一时期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
这一时期希伯来人以家庭教育为主。希伯来各部落进入农业文化,父权为主的家长制盛行。父亲既是家庭的祭司,又是子女的教师。由于希伯来人信仰犹太教与上帝,故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宗教信仰。家长主要以《圣经·旧约》去教导子女,还附带有文化知识、职业技能、民族传说、宗教信仰和祖先训诫等,但不注重知识的传授。希伯来人的教育方法有较多的民主色彩,重视亲情与说服感化,认为儿童有独立的人格,父母要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当然,父亲依然有体罚子女的权利。
2. 第二时期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
这一时期“巴比伦之囚”的希伯来人返回家园后,开始抛弃家庭教育传统,发展学校教育,希伯来最早的初级学校是犹太会堂。公元前 1 世纪,希伯来人的学校早已从犹太会堂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较完备的教学制度,而且极为发达,几乎每个村落都有一所学校。
男童 6 岁进入初级学校,学习《圣经》和简单的读写算;教师以口授方式摘读若干经书的语句,指导儿童高声朗诵。
10 ~ 15 岁主要学习《密西拿》。
15 岁以后,则主要学习《革马拉》,这相当于中等教育。中等教育以上还有培养僧侣的学校,教授宗教理论和法律理论,并训练主持宗教活动的能力。此类教育应纳入高等教育范畴。在教育方法上最大的特色是鼓励学生发问,但依然常施惩戒责罚。在希伯来,只有男子可入学接受教育,女子不能享受此权利。
希伯来人将教育当作圣神事业,教育工作者受到尊重,希伯来的教师被称为“拉比”,类似埃及的文士。
考点2:
荷马时期的教育
考察题型:选择
关于荷马时期的历史记载主要来自《荷马史诗》(盲人荷马所作),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修记》两个部分。在荷马时期,古希腊处于从氏族制度向奴隶制度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尚未出现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主要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教育内容大致以军事和与军事有关的知识、技能为主,同时注重演说能力的培养。在对青年人的教育中,道德教育占据重要地位。古希腊人最为重视的道德品质是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这就是以后古希腊思想家概括的“四大德”)。总之,荷马时期的教育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武士。
考点3:
毕达哥拉斯的教育观
考察题型:选择
毕达哥拉斯是古风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想家。黑格尔把他称作古希腊“第一个民众教师”,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他是第一个试图讲授道德的人。这都说明了毕达哥拉斯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1. 灵魂论:主张灵魂不死、灵魂轮回。
2. 教育目的:毕达哥拉斯要求为知识而求知识,为人的精神和灵魂的净化接受教育。这种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的教育价值观,后来被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为自由教育的理论。
3. 教育内容: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的基本核心是高度重视数学,把数学当作万物的本源,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对数的研究、体会、领悟以及日常生活的训练,实现灵魂的净化,达到和谐、完全和完善的境界。这种对灵魂(或精神)陶冶的重视与和谐发展的思想,对后来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考点4:
苏格拉底的体育论
苏格拉底认为,健康不是天生的,锻炼可以使人身体强壮。
首先,人们做一切事情都需要用身体,要尽可能使身体保持最好的状态。
其次,苏格拉底要求每个人的身体能经受严寒、酷热、饥渴、疲劳、困顿,以便能适应各种环境。
最后,一方面人们要尽量向那些知道怎样保持健康的人学习,另一方面人们自己也要注意,什么食物和什么运动对自己有益。
考点5:
柏拉图的教育目的论
1.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这种教育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学习与实际锻炼要始终结合。
2.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实际就是看问题的立足点和世界观的转变。教育要培养人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转离变换着的感性世界,看到真理、本质理念,认识最高的理念——善。
考点6:道德教育论 ;和谐教育论 自然教育与年龄分期论
考察题型:选择、简答
1.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论
(1)伦理思想是亚里士多德进行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伦理美德就是中道,中道就是中国的中庸之意。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具有“中道、适度、公正、节制”的美好德行。
(2)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必须先进行有关德行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德行,只知道德行是不够的,还要力求在实践中应用或者以某种办法变得善良。亚里士多德批评那些空谈德行而不实践德行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他批评苏格拉底“智慧即德行”的观点不完善。
(3)在实践德行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 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论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和谐教育是指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体育使人拥有健全的体魄;德育使人形成完善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智育使人的思维、认识、理解和判断能力获得提高,使人的理性得到充分发展;美育,主要由音乐教育承担,使人的情操得到陶冶,从而激荡人的灵魂,使人形成高尚自由的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是和谐教育的核心部分,音乐不仅是实施美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又是实施智育和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3. 自然教育与年龄分期论
(1)自然教育:亚里士多德从灵魂论出发,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首次提出并论述了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并把这一原理运用到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之中。这不仅推动了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并使之达到了顶峰,奠定了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观念,也为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年龄分期论: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按照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思想。
第一阶段(0 ~ 7 岁家庭教育阶段):儿童在家庭中以体育和游戏为主,不主张学习知识内容。
第二阶段(7 ~ 14 岁初等教育阶段):儿童以阅读、书写、体育锻炼、音乐和绘画为主要学习内容。这一阶段也是接受自由教育的主要阶段,所谓自由教育,指教育以提高一切文化素养为目的,学习广博的文化知识,这种教育只适合于自由民。
第三阶段(14 ~ 21 岁高等教育):从吕克昂和学园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既注重哲学,也注重科学。学习内容包括柏拉图的“四艺”以及哲学、物理、文法、文学等。
题型变换
应试、题库一本通
专项突破大纲新增知识点
多角度考查新增知识点
题型标注式;清单化整理
加油
答案讲解明日微信推文
欢迎微信留言咨询疑问
据说在看的小伙伴们今年一定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