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教学研讨】也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教学研讨】也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阅读量:3807178 2019-10-26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教学研究室  周华章(本文发表于全国首批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月刊》〈ISSN1005-7781,CN44-1143/H〉2016年第6期34-36页)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少慢差费”的状况而不断遭人诟病。成因很多,其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关系没有处理好应该是原因之一。作为阅读教学的实践者和观察者,笔者曾多年深入课堂,就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现将相关发现阐述如下,以就教于里手行家。
1现实缺憾
在多年的课堂观察中,笔者不止一次地发现不少阅读课中存在如下缺憾:
(一)只有预设,没有生成
在一些教师的阅读教学课上,只需要看着他的教案,就知道这堂课所有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从文题解析、作家作品、创作背景到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艺术特色,一板一眼,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只需要不断地记录。虽然偶有师生问答,也不过是为了调节一下课堂气氛,安抚一下学生几乎要游离的心,任凭学生有什么答案,最终都会被“胸有成竹”的教师牵回预定的轨道。
(二)预设过度,极少生成
也有些阅读课在教师井井有条地引导的间隙里,设置了“自主思考”“小组合作”等环节,但如同如来佛让孙猴子在自己的手掌里翻跟头,由于设计的问题限制过度,学生极少能突破教师划定的范围而有令人惊喜的发现。比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郑振铎的散文《猫》的主题时,先列出“不应该主观臆断”“不要仅凭个人好恶待人接物”“勇于自我解剖”“人要完善个性”这四个观点,再让学生确定其一并从文中找依据印证。学生即使再聪明,也只能在这四种“备选答案”中兜圈子了。
随着教学课件的泛滥,一些阅读课被一张接着一张的屏幕牵着鼻子走。教学内容看似很全面,教学效率似乎也很高,但一切都是教师在备课时“运筹帷幄”的预设,勤奋的学生很会忙碌地抄写,其他学生可能并没有多少收获,更遑论生成了。
(三)迷信生成,预设不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教师们也逐渐认识到教师在课堂里的一切“教”的活动务必服务于学生的“学”。于是,有部分教师(其中多为优秀教师)极力倡导“生成”,同时质疑“预设”。他们认为阅读课就应该是教师组织开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这种对话最强调当场生成与思维碰撞。如在一次地市级的“名师大讲堂”活动中,一位名师在执教沈石溪的小说《斑羚飞渡》时,在学生没有提前预习的情况下,让学生限时阅读,当堂提问,然后就围绕学生所提的六个问题逐一展开讨论。虽然教师素质出类拔萃,但即便她使出浑身解数,也还是让听者觉得这堂课条理混乱、内容肤浅,学生的收获就可想而知了。
2归因剖析
每每发现上述现象后,笔者都会通过与执教者交谈、听取上课班级学生意见、与其他听课者交流、反复揣摩教师意图等方式,仔细分析其形成原因。大致归因如下:
(一)观念滞后,行为守旧
 毋庸讳言,虽然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十余年,绝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仍有一些教师(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教师)没有跟上课改的节奏。不仅自己没有读专业书报的习惯,还极少参与各类教研活动,每天只是“吃老本”式的凭着多年不变的经验备课上课。他们大多还固执地认为: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把教参上专家的解读讲清楚,学生的任务就是把那些权威的定论抄下来,记牢固。
(二)浅尝辄止,亦步亦趋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丰富的教学理念,优秀教师们的不懈努力和成功探索,让阅读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也有些教师对新的教学思想缺乏透彻而深刻的理解,在尝试变革的教学实践中,或因遇到前所未见的困惑,或因遭遇暂时的挫败,或因难以忍受不同于习惯做法而带来的繁重工作……总之,他们在简单地尝试之后,又往往回到了多年以来一直因循的习惯行为上来。比如,在一次市级研讨课开始时,一位教师让学生提出对《塞翁失马》这篇寓言阅读的初步印象和困惑。学生们热情高涨,七嘴八舌地列出了34种意见。这些意见绝大多数超出了课前的预设。这位教师表扬了学生几句之后,竟然撇开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打开自己精心设计的课件,按部就班地沿着预设的旧路走下去。其实,他预设的内容大多就是学生们质疑问难的聚焦点,但由于缺乏灵活的处理,后半节课学生一直提不起劲头来。事后与这位教师交流才得知,他“没想到”所借班级的学生如此活跃,面对这么多问题一下子乱了阵脚,只好依计行事。
(三)认识片面,眼高手低
有些语文教师或因年轻乐于接受新事物,或因优秀而非常自信,或因向往而见贤思齐,在偶尔接触到名师们的精彩课堂展示,或者读到名家们的前沿作品,或参加了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之后,往往在不甚了了之际就敢于用之于教学实践。于是,认为预设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觉得课堂生成的内容就应该一律鼓励赞扬,唯恐对学生生成意见的否定会挫伤其积极性。因而,对学情预估不足,对教学内容预计不到位,对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往往导致了阅读课漫无目的,或者失之肤浅。
3优化对策
在课堂阅读教学有限的40—45分钟时间内,要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充分“预设”。要想避免上述种种缺憾,应当从如下方面努力优化:
(一)基于“阅读先行者”的经验精心预设
导游带领游客游览景点之前,通常自己先要游历所有地方,这样才能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与此同类,语文教师们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也必须自己先做内行的“阅读先行者”。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一遍又一遍地“素读”课文,获得阅读的原初体验,感受阅读的甜酸苦辣。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往往能加贴近学生实际,指导也更加到位。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曾颇有心得地说过:由于自己没有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当时的教学参考资料少,自己不得不一遍又一般的阅读课文。自己感到困惑的赶紧记下来,因为自己毕竟多读了几年书,自己都感到困惑的,学生大多也会感到不解。钱梦龙老师就是以“阅读先行者”的身份,先走进文本,摸索一番,将自己会遇到的困难预设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也能先抛开一切参考资料,“素读”课文,从中发现阅读障碍点,并据此预设教学重点,往往能契合学情,避免预设过度。
(二)立足学情实际科学预设
课堂教学活动应当包括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教”的活动,以课前备课时的预设为基础;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的活动,以教师的引导为主,以课堂生成为辅。教师的“教”务必服务于学生的“学”。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务必基于“学生立场”。可采取预习质疑、当场质疑、个别谈话的方式及时把握学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如果对自己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十分了解,基本上可以预见到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可以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预设。如在教学人教版九下《杨修之死》时,考虑到学生经过前面五个学期的学习,对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效果、记叙的顺序等知识已经有充分认识,整体把握情节、理解人物个性等基本可以自主完成。因此,应该从该文作为初中学段唯一一篇历史小说的角度,预设三个要点:(1)分析历史小说“在史实基础上的合理虚构”;(2)理解对比手法在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3)揣摩插叙的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充分地自主思考和合作互动,往往能实现超出教师预设范围的生成。
为了更准确的把握学情,还可以通过检查预习、当堂提问、分析作业、课堂观察等方式,从反馈信息中及时了解学生的起点水平和阅读困惑,对症下药地予以有效地指引。
(三)锁定目标,只预设大致的过程
中国传统水墨写意画特别讲究“留白”艺术,整幅画留下了大片的空白,反而给观众留下充分的遐想空间,增加了观赏性。如果一节课只预设了大致的几个教学环节,但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既定的教学目标,这样师生都有较大的活动和发挥空间。比如,笔者为人教版八下《旅鼠之谜》预设了两个问题:(1)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请结合课文内容予以解释。(2)这篇课文给你那些启发?前者着力于把握本文科学小品文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的特点,后者侧重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借鉴写法。由于没有必须一一经过的步骤,只有清晰的目标,我后来在三种场合执教,各有各的精彩:在本区普通初中按家常课的上法,学生明显表现得比平时活跃、积极,课堂朴实而有效;在市际交流会上执教中等水平的班级,学生进步神速,后半节课惊喜不断;在全国性的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指教优秀学生,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精彩的发言一次次博得听课教师们的热烈掌声。一旦教师有了清晰的教目标,教学环节简洁而开合有度,课堂生成往往精彩不断,而且预设的教学任务会完成得很好。
(四)课件设计避免固化结构,力求以“积件”形式呈现
课件如果设计成了只能从头到尾单向逐一呈现的PPT类的形式,或者教学课件内容过多,往往就会导致教学活动的预设性过度的问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受到束缚。如果把课件预设成类似于传统的挂图、实物、模型的那种“积件”式的形式,想用则用,如果课堂生成较好,也完全可以备而不用,教学活动就灵动许多。比如,笔者在一次全市的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原本准备了15张PPT,还有配乐朗诵和动画。但在实际操作时,只根据需要选用了其中的两张,之后就进入了师生的活跃交流互动,教学效果远比预设的好。
古人行军打仗,奉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因为即便有再严谨周密的作战计划,也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同理,语文教学活动固然离不开“预设”,但也不能“预设过重”。否则就会导致“立足于‘教’”“侧重于‘牵’”,学生也就很难逃脱“被迫‘听’与‘记’”“被牵着鼻子走”的处境。
活动推介
点击图片 了解详情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因文中图片文字等无法全部核实出处,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小编联系删除,谢谢。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