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未来导报 关注我们!
让成绩不再“跌宕起伏”
编者按:期中考试来临,有的孩子成绩忽好忽坏,这让家长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有的家长戏谑道:“我的小心脏受不了了!”面对成绩“忽上忽下”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该怎么做呢?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方法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家长、老师们怎么说。
观 点——
成阿绩“跌宕起伏”,家长须“举重若轻”
胡小芳:考试,是学生学习质量监测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科学地拾遗补缺,使学生对知识巩固提高、融会贯通。
如何让考生和家长科学正确地看待考试成绩的“跌宕起伏”,这不仅关系学生身心健康,更关系到教育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家长须举重若轻,科学理性看待孩子成绩。
一是平等沟通找原因。考试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检测和反馈,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重要方式。而孩子的心态、身体状况、学习状态等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考试的结果。作为家长,不要一味地看重考试结果,要清晰地告诉孩子自己对其成绩的态度,心平气和地、细心地、细致地与孩子一起分析考试情况。无论考试结果好与坏,都要与孩子一起认真分析,共同找到得失成败的原因,并协商制定具体详细的整改措施。相信在这样平等温馨的沟通氛围中,孩子一定会心有所感,心有所触。
二是家校协作求合力。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校的通力协作,成绩更是如此。面对孩子考试成绩的起伏,家长不能片面地分析、指责,更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要在与孩子沟通前提前备课,尤其是多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通过老师的信息反馈,再结合孩子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使各科学习协调进行。同时,还要定期与老师沟通自己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情况,适时调整学习方案,求取家校协同育人的最大合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三是多方鼓励强信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树信心、强耐心,更要学会换位思考。家长要学会用放大镜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的“进步点”,鼓励孩子加长自己的“长板”,让优势更优;对于孩子身上的“短板”,家长要与孩子认真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修改建议,鼓励孩子迎难而上,迎头赶上。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做好其他人员(如亲属、老师)的相关工作,争取更多的合力,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信心满满。
总之,家长要科学理性地看待孩子考试成绩的“跌宕起伏”,厘清“成长”与“成绩”的关系,多一些循循善诱,少一些简单粗暴,多一些谆谆教诲,少一些责备,就一定能够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举重若轻,化短为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建 议——
好成绩来自用心的学习过程
黄 俊:中小学期中考试即将来临,一些考试成绩不稳定的孩子又开始让任课老师担忧,也让很多家长焦急,而自尊心强、心理素质差的孩子临近考试时,心理上也颇为紧张,考试真让“几家欢乐几家愁”。其实,要想让每个孩子有一个稳定而优秀的成绩,家长平时要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知识积累等,只有学习过程完美,成绩才会优秀。
习惯养成是持之以恒的过程。孩子学习成绩不稳定,可能是学习习惯不好。因为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但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尤其小学阶段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专心细致、认真书写作业的习惯,每天复习、预习的习惯,按时休息、起床的习惯等等。家长在孩子习惯培养上,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忽冷忽热。像有些孩子自控力差,家长不陪在身边时,会边玩耍或边吃东西边写作业,如果不及时引导、督促,孩子可能就会养成拖沓、粗心的坏习惯。孩子一次没有做到或者做好,也不要训斥,要耐心地指导、引导,让他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应该的。唯有这样坚持,孩子才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积累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头脑聪慧的孩子成绩不稳定,原因是知识积累上不够丰厚。小学阶段靠头脑聪明,或许学习还能取得优秀成绩,但进入初、高中阶段,课程数量增加,知识广度增大,知识难度增强,如果好习惯没养成,知识基础又不扎实,那么学习成绩就会起落不定。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小升初时成绩在全校新生中是第一名。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是班级第一,却不是全年级第一。到期末时,连班级第一名也没保住。原因是他觉得自己聪明,除了上课听讲、做作业之外,课外很少利用时间复习、预习,周末也是如此。殊不知,他在课堂靠聪明学习时,别的聪明人课内课外都在努力。家长要告诉孩子,只有平时积累丰富的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尤其是考试前要对知识进行系统地复习,这样才会确保学习成绩稳中有升。
孩子成长是静待花开的过程。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学习实际,清楚孩子学习上的优势是什么,不足在哪里。然后,再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地指导、督促孩子,要引导孩子保持优势,鼓励孩子有信心战胜不足。不要总是拿孩子的成绩去跟别人家孩子比。尤其是对待天资普通的孩子,家长要耐心地引导、陪伴孩子,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切莫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只要孩子用心地学习,家长也用心辅导孩子的学习,相信孩子的成绩会一点一点进步。只要有足够的耐心静静等待,就一定能看到花朵的精彩绽放。
多向归因 因“症”施策
朱培垓:孩子的成绩不稳定,考试分数时高时低,这很正常,毕竟学习不是坦途,而是充满坎坷与惊喜的旅程,但教师和家长尚需冷静而慎重地多向归因,合力研讨,因“症”施策,帮助孩子迈过学习中的沟沟坎坎。
考试是检测孩子学习状态与成效的一种有效形式,但决不能用一次或几次考试来断定孩子是学习成功者或失败者。因为影响考试分数的因素很多,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致来讲,考试失利有这样一些因素。有学习习惯方面的,如马虎、拖拖拉拉、不检查等,往往会造成考试时误写答案、答错简单题、试卷做不完等。孩子习惯不好,家长难辞其咎,须自我反省:是否疏于陪伴孩子?陪伴是否有效?要知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家教,而真正有效的陪伴是精神的融汇、心灵的抚慰、情感的依托,是习惯的培育、品行的修正,这些都放弃不得、耽搁不起,须抓早抓小、抓紧抓好,这不仅关乎孩子的考试分数,更关乎孩子的成人。
没有及时复习或系统性复习不够,也会导致考试失利。教师要引导家长通过试卷分析,查明孩子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薄弱环节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回归课本,查漏补缺,把基础知识打牢,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将错题分类整理,经常查看,多加练习,但切不可盲目补课、反复刷题,徒增孩子课业负担。
有些孩子成绩陷入低谷并非智力跟不上,而是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心理负能量淤积所致。当下这个“留守”时代里,很多农村孩子情感缺失,特别是青春期的不期而至,往往让孩子无所适从,如果对此漠视,不作多维度分析,一味地就学习谈学习,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记得曾经带过一个六年级的女生,练习课上,她突然大喊一声“妈妈”,令全班惊愕。事后方知孩子的妈妈已经有三个多月没联系她了,她常常心不在焉,成绩怎能不滑坡?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些知识点甚至是某些学科是孩子的弱项,考试时自然会遭遇“滑铁卢”。多元智能理论表明,每个人的智能倾向是不同的,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教育者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发现孩子的智能状况,准确把握孩子最近发展区、最优智能区和相对弱势区,继而唤醒和激发其潜能,促其扬长避短。邻居家孩子数学成绩一直不稳,遇到几何类、图形类的题就失分厉害,而其它知识点都“一路凯歌”,可见空间数理逻辑类智能是孩子的“硬伤”,通过大量习题进行强化训练收效都不大,既如此只能退而求其次,保证此知识点上的基本分不丢就可以了。
目录
稳定成绩 道阻且长
□ 王双双
勿以分数论成败
□ 徐美玲
和孩子一起成长
□ 杨学秀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未来导报”。转载的其他稿件(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亮右下方“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