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助力精准扶贫的新抓手。”
“促进农业转型的新引擎。”
“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发展产业经济的聚宝盆。”
“展示地方文化的金色名片。”
……
这些形象的比喻,说的都是地理标志商标。作为与“三农”关系最为紧密的知识产权,地理标志商标在精准扶贫和商标富农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得到群众的认可、社会的认同,被媒体广泛关注。
近年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部署和总局党组要求,把推进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先后多次召开以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座谈会和交流会。截至2017年7月,我国已拥有地理标志商标3712件。
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商标监管职能作用,在注册、运用、保护方面下功夫,一些地方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地理标志商标示范效应显著。“地标兴农、地标富农”的热潮正在神州大地涌动、奔流……
明确思路 谋划顶层设计
2012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
从广袤开阔的西北大漠到西南边陲的偏远山村,从湖泊纵横的江淮平原到沟壑纵横的大山深处……面对扶贫攻坚的任务,很多地区不约而同选择了同一个突破口——地理标志商标。
作为商标监管职能部门,全国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以注册发展运用地理标志商标为重要抓手,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从顶层设计着手,从制度制定上谋划,谱写了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工作的新篇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武陵山片区的重要板块,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该自治州整合资源,形成政府主导、工商主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工商部门与农业、质监、史志等部门加强联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品牌建设推进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以发展地理标志商标为主的十大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各地制定出台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协会、企业的积极性。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的吴忠市53%的地域属贫困地区。在该市工商局的推动下,吴忠市印发了《商标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将品牌战略和商标扶贫列入各级政府、部门绩效考核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工商局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每年制定出台《工商系统推进企业商标战略发展措施》和《重点商标培育发展计划》。截至目前,该自治州累计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7058件,有9件地理标志商标,其中库尔勒香梨、若羌红枣享誉全国。
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山东省平邑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畜牧业基地和干鲜果品基地。该县先后出台《平邑县2011—2015年商标培育发展规划》《平邑县商标战略示范乡镇、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将地理标志商标申请注册、品牌运作、市场开发等工作列为重要内容。平邑金银花中外闻名,占全国总产量的60%。2009年9月,平邑金银花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成功。目前,金银花种植面积达65万亩。金银花成为当地人民名副其实的“致富花”。
强化服务 打造“金字招牌”
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作为,不断加大扶持支持力度,宣传普及相关知识,指导帮助市场主体注册、运用、保护地理标志商标,充分发挥了地理标志商标在服务“三农”和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按照“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深入调研,发掘潜在品牌,主动引导帮扶,实施重点扶持商标全程跟踪指导。自治州工商局摸底、梳理、筛选优势产业、传统产业和有竞争潜力企业的“名、特、优、新、稀”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分门别类登记造册,择优列入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扶持引导,挖掘和宣传“商标兴农”“商标兴企”“商标兴州”的典型事例。
吴忠市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会及开展系列专题报道等形式,以地理标志商标为重点,大力宣传品牌战略在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促进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支持商标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围绕特色农业,摸清家底,开展调研,形成“注册一批、孵化一批、扶持一批”的格局。该自治州硒资源丰富。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自治州政府每年组织“硒博会”,精选具有代表性和竞争力的恩施品牌,宣传、推介恩施地理标志商标;积极组织地理标志相关企业参加国家级博览会、展销会、品尝会等活动,促进地理标志相关产品营销;实施“地理标志+电商”的销售模式,强化地理标志相关产品的网络宣传,构建“文、视、声、网”立体宣传格局。如今,地理标志商标已成为恩施的代名词、“形象大使”和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加强保护 护航地标发展
“爱花更护花”。地理标志商标的保护、运用,为各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越来越认识到,只有保护好、运用好品牌,擦亮这张名片,才能更好地造福人民。
平邑县在地理标志品牌使用主体上,做到规范申请、规范生产、规范印制和使用地理标志商标、规范包装“四个规范”。获得平邑金银花、武台黄桃、天宝山山楂地理标志使用权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9家、9家、7家。
吴忠市工商局针对一些企业商标意识不强,不及时办理商标所有人地址变更登记、不及时办理商标续展和擅自变更商标图案等不规范使用注册商标的现象,采取发放行政指导建议书、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警示会公布行政处罚典型案例等形式,规范商标使用行为。为了服务“吴忠产品走出去”战略,该局重点对在自治区外大中城市设立的25家吴忠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馆的商标标志、产品包装、商业文书、门牌字号等进行事前检查,确保商标规范使用、广告真实合法。对在机场、车站、码头、高速公路等重点场所做的品牌广告,该局实行重点检查、事前介入,既争取广告效应最大化,又确保不违反商标和广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工商局把强化若羌红枣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保护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商标行政保护“积极主动、简便高效、手段有力、分工协作”的优势,以“一线二网”为依托强化商标执法网络建设(“一线”即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二网”即商标侵权查处网络、商标侵权投诉举报网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该局查处侵犯若羌红枣商标专用权各类案件42起,没收、销毁侵权包装箱97590个,查扣侵权红枣340吨。
2015年5月25日,工商总局商标局印发《关于保护若羌红枣RUO QIANG HONG ZAO及图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保护若羌红枣商标专用权行动。自治州工商局主动与公安、检察、法院、整规办等联系,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进行情况通报、开展联合行动等形式,构建良好的外部联系协作机制,形成保护若羌红枣地理标志商标工作合力共治的格局。
示范引领 助推精准扶贫
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注意发挥地理标志商标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地理标志商标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理念,强化地理标志商标与企业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利益联结,实现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双赢。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坚持“地理标志+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带动脱贫致富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深入开展“地理标志商标服务进企业”活动,提供“一品牌一策略、一产品一方案、一商标一队伍”的个性化服务,分产业、分县市确立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推动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到2016年年底,该自治州2家国家级、4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主营产品中,70%是地理标志特色产品。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有限公司使用恩施玉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产值翻了三番。到2016年年底,该公司生产了3000吨茶叶,产值过2亿元,成为湖北茶叶十强企业。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探索“地理标志+产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产业+基地+贫困户机制,强化利益联结,把贫困户有机纳入产业发展之中,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贫困户发展脱贫项目。在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方面,该自治州连续3年增幅第一,地理标志产业贡献显著。咸丰县注册小村红衣米花生地理标志商标后,种植户实现年增收4500元,累计1.2万户贫困户5.38万人依靠种植红衣米花生告别贫困。该县白果坝村贫困户杨再群说:“我们原来端着金饭碗讨饭吃,这么好的东西主要自己吃。自从有了小村红衣米花生这块牌子,价格翻了好几番,也让我们靠牌子发财啦。”该自治州探索“地理标志+产业+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模式,建立“产业+农村合作组织+贫困户”机制,把贫困户纳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采取市场主体带动贫困对象告别小而散的生产方式,直接对接大市场。截至目前,自治州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9885户,其中今年新增1042户,总数及新登记数均居全省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自治州所有贫困村,带动53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吴忠市依托地理标志商标,将扶持壮大特色品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作为一项重大决策,精心打造盐池滩羊、盐池甘草地理标志商标公用品牌。
盐池县素有“中国滩羊之乡”“中国甘草之乡”称号,但资源品牌价值多年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吴忠市工商局与盐池县工商局会商把脉,指导盐池县滩羊肉品质量监督检验站2005年注册盐池滩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指导盐池县中药材技术服务站2008年注册盐池甘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该局建议盐池县委托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对盐池滩羊肉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进行前瞻性专业研究和实践指导,并形成品牌化发展的顶层战略设计,为推动滩羊产业逐步走上规模化、标准化、高端化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局还指导盐池县制定《盐池滩羊(第29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盐池滩羊肉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加强地理标志商标使用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符合条件的56家企业和个人被许可使用盐池滩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吴忠市工商局推行“商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订单”的帮扶模式,制定推广13种农业订单格式合同示范文本,引导农户按照订单需求从事生产活动,规避市场风险。依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的原则,该局引导贫困村贫困户科学选择脱贫致富渠道,为他们牵线搭桥,与龙头骨干企业结对子。该局引导12家大型地理标志使用骨干企业种植养殖基地吸纳季节用工2万余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
产业延伸 增强辐射效应
地理标志商标之所以在精准扶贫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地理标志商标运用得当,可以带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产生巨大的辐射效应。
平邑县将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创建提上日程,统筹基地规划,提供科技支持,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上下游全产业链,不断提高市场化水平,逐步走上规模化、一体化经营之路。在新时期,平邑县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融合发展,由传统农业种植向观光农业、效益农业转型升级,加工业向生态、绿色、环保工业迈进,并由此带来新的观光客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带动效应,为全县地理标志产品加工、营销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当前,全国正在开展脱贫攻坚。平邑县将这些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建设与帮助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相结合,探索建立“品牌+”共建、共享、共赢的长效扶贫机制。平邑县在地理标志品牌创建过程中,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为当地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广大群众掌握了种植技术,提高了脱贫能力。
随着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战略深入实施,一个个新产业正在平邑县形成,传统种植向观光农业转型,农产品加工向旅游工业转型。每个生产者不但成为产业链上从业就业者,还成为带动招商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据统计,金银花、黄桃、山楂等地理标志商标累计吸引资金7.6亿元。平邑县集中优势扶持发展了一批有规模和实力的民营企业。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坚持依靠创新激发动力,积极探索地理标志商标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方式,形成“121+X”发展模式(一件地理标志商标对接一个主导产业、一批专业合作社,联结一个龙头企业),推动了产业与企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按照“地理标志+产业+X”发展模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与有机绿色产业、硒产业、旅游等融合发展,放大地理标志商标乘数效应,推动精准扶贫“精准滴灌”。宣恩县政府为打造伍家台贡茶品牌,在伍家台村实施“地理标志+茶叶+旅游”发展模式,将“茶园”变“公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产业,在茶园建设旅游步道、空中索道等旅游基础设施,并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投放广告、冠名动车、拍摄电视电影,连续举办了四届伍家台贡茶文化节,建成国家4A级景区,带动民宿、农家乐、电子商务、物流等产业发展,走出茶旅融合、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