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新视界之《你真的了解地理高考卷吗?》
一、核心素养下的备考策略
(一)新课改地理核心素养
(二) 地理学科的四大价值观:
1. 区域可持续发展论
2. 地理环境整体论
3. 地理事物分布的趣味理论
4.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时空观
1.可持续发展:如何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
2.环境整体性:注意人类活动的参与
3.区位理论: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故事
好的题目呈现的材料都是在讲一个故事,有时间有地点有任务有情节变化,但就是不告诉你情节变化的原因,这个原因,需要你自己分析得出结论。
4.时空观:那时那地那人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方能还原事物本质
【典型例题】2019年全国文综卷I选择题第一道
题目虽然很长,但是题干就只有红线画出来的。这道题目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语文阅读理解题,又结合着地理知识。只要抓住题目中的主干,这道题的答案就浮现出来了。
二、地理高考试题的特点
(一)选择题的特点:聚焦思维
1. 因为只能选择一个,所以你呀选出好的哪一个,而不是简单的能说得通合理就行。牢牢把握“合理非最佳的原则”
2.纠结的时候,要抓主要矛盾,利用以下几个原则
(1)读懂材料,优先使用材料中的信息,要不然,命题人呈现的东西你选择了无视,人家的面子往哪里搁?
(2)读懂题干,注意题干的状语限制或定语限制,明确答题的方向,避免出现偏差。
文综选择题命题常见伎俩之一——用词不当。
选项中大多会出现“一定、全、都、一直、持续、逐渐、全面”等颇具绝对化色彩的词语。这种绝对化势必在描述过程中犯下夸大的错误。同学们一定要留心,学会抠字眼,用做语文病句题的思路来做现在的地理题!
文综选择题命题常见伎俩之二—一以偏概全。
选项中会抓住材料中的细枝末节加以放大上升到主流的地位,如果你是一个爱钻牛角尖的人,爱关注细节的人,你就极有可能认为选项描述很正确。你一定要从大局出发,权衡整个材料所表达的意思,非主流的东西坚决不能成为主流。
文综选择题常见伎俩之三一偷换概念。
给的材料明明是比重或是速度,选项中偏偏说成是数量或是水平。比如中国的工业占GDP的比重一定是高于美国的,但产值就不一定高于美国。西部经济发展速度可能比东部快,但你不能说西部经济水平比东部高。类似的问题在人口和城市化中经常出现,你可要注意呦!
文综选择题常见伎俩之四——答非所问。
选项的描述完美无缺,肯定正确,但就是与题干的要求毫无关系。这就比如问你今天早晨吃饭了吗?你回答说我想去打篮球。二者风马牛不相及。但很多同学还是热衷选择看似绝对正确的选项。因为我们你可相信一句可有可无的废话,而不愿经过思考来辨别真相的本质。
文综选择题常见伎俩之五——逻辑混乱。
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二个事物被巧妙混合在一起,产生极具迷惑性的干扰。比如“不合理的灌溉导致水土流失”“富士康离开中国向东南亚转移是因为东南亚劳动力丰富”“大雪天气会导致牲畜遭受冻害”等。大雪天气不一定就是寒潮啊,寒潮一定带来降温,但大雪就不一定。
试题中最重要的是题干,题干决定了答题方向和角度。
目前流行“小切口、大纵深”的设问,举例说明:
C罗的足球为什么踢得那么好?
C罗的射门技术为什么那么好?
与武磊相比,C罗的射门优势体现在什么方面?
为什么C罗经常在关键的场次最后补时阶段打入致胜的进球?
通过累加限定词(定语状语补语),来束缚你的思维,限定词越多,你审题跑题的概率就越大!因此,审题一定要慢下来,审好题了,才能加速书写!
(二)综合题的特点:发散思维。即:点多面宽字少
地理高考考你会不会“动脑子”
解题步骤建模
【第1步】看材料----读文字;看图示;画关键;小梳理
【第2步】审题干----找对象;看条件;想角度;寻证据
【第3步】写答案----明要点;用证据;重条理;字清晰
把解题步骤的思维流程灵活运用到解决各类问题上,强化思维流程的建模,一定要在平时的题目当中严格要求自己,训练,形成一定的系统。
在高考试卷越来越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与真实情境下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多注意一些热点地理的关注。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解决。我们现在的地理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本上的知识,要对我们自身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