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山东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又出错了

山东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又出错了

阅读量:3826257 2019-10-26


  山东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又出错了,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之前我们使用的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以下简称“鲁美版”)《美术鉴赏》就有几处错误。

  老教材初版是2005年6月,据说当时是为了适应山东省高考基本能力测试选用的,自我从教以来,这本教材伴随着我们十几个春秋,山东高考不断改革,“基本能力”四个字早已无人提及,教材也是时候换新了。以前见过人教版教材,高大上。一直很希望我们学校能选用人教版,去年就听说2019年秋季开始,全国各省高中启用新教材,包括美术学科。作为一名热爱教育事业的美术教师,我满怀期待,本以为我们可能会选用人教版教材,然而勤劳能干的山东人不忘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山东美术出版社又出了一本新教材,我们无条件选择。不是不愿支持本土产品,只是鲁美版老教材的几处错误再版时也没有更正,让它一直带着错误退休,其严谨程度令人堪忧。在鉴赏鲁美版新《美术鉴赏》的错误前,我们先来盘点一下老教材(2005年鲁美版)的部分错误(新老教材共同的错误,会在下文新教材的错误里一同指出)。
1.图片印反
(1)第5页,罗丹雕塑作品《思》

  书中这张图印反了,像从镜子里看到的一样,这张照片估计拍摄时间很久了,小时候经常在画册上看到过它(正确印刷的),教材中的这幅图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似曾相识,但又有些别扭,所以很容易就发现了。
(2)第8页,怪物史瑞克

  这张图也印反了,别问我是怎么发现的,我喜欢看动画片。下面是电影原图

2.作品创作时间出错
  第10页上方印的比较虚的一张图《梵蒂冈西斯庭礼拜堂壁画天顶画》

  教材中的创作时间为1501—1502年,2年完成?明显出错,而且创作的时间段也不对。天顶画为《创世纪》,其创作时间为1508—1512年,在本书第60页《创造亚当》(《创世纪》的局部)里标注的时间是正确的,壁画部分的主体为《最后的审判》,其创作时间为1534—1541年,两幅巨作创作时间相隔20多年,共用时10多年。
3.作者名号出错
  第26页最下方,郭熙字淳夫,教材误印成淳“未”。

  再来看一下新教材,今年9月开学,人教版、人美版、湘美版、鲁美版教材一起投入使用,拿到我们的鲁美版教材后,相比老教材厚了很多,印刷质量和所选图片清晰度与人教版、人美版今年的新教材不相上下,值得称赞,一张张高清图细节尽显,令人赏心悦目。只是对教材内容是否依然存在错误有些担忧。果然,山东美术出版社继续发扬山东人民不拘小节的优良作风,现将误点整理如下:
第5页,《寒鸦图卷》

  出错的是作品下面的一行字,首先,这幅画不是纸本,而是绢本。其实纸本和绢本的古画,对于熟悉国画的人来说,只看画面效果就能分辨出来,(今人用底纹刷在纸上做出绢素效果则另当别论),在《石渠宝笈续编》中收录了这幅画,并且清晰印着“绢本”二字。

  其次,这幅画的作者不是李成,旧时一直认为是北宋李成,甚至石渠宝笈也是这样记载的。但观其画法和李成相差甚远,元代赵孟頫仅将其归为能品,诸多题跋中都未提及作者名号,至明代文嘉《钤山堂书画记》中,才认定为李成作品。现代专家经过鉴定,这幅画为宋代,佚名,此中缘由,在著名文博学者、书画鉴赏家杨仁恺的著作《杨仁恺书画鉴定集》中有详细说明,此文不再赘述。辽宁博物馆展出此画时的说明文字也为“佚名”。故宫博物院研究院鉴定专家单国强先生编写的《石渠宝笈名画珍赏》中也对此画作者做了说明,如下图

  现在很多出版社出版的画册中,对这幅画的作者标注均为“佚名”,希望我们的教材日后能予以更正。下图为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画册内容。

2.第18页,玉器艺术

  “勰理自外”应为“?理自外”,“勰”字在此处讲不通,应属错别字,以下是中华书局出版《说文解字》内容。

3.第24页,知识窗

  “古漏痕”应为“屋漏痕”,此处“古”应为错别字,这段话对于学书法、国画的朋友来说并不陌生,“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为时常提及的术语。这段话在诸多书籍中都有记载,下图为其中之一。

4.第33页,石涛语句

  此处“淘”字为错别字,应为“陶”,见下图《苦瓜和尚画语录》变化章第三。

5.第100页,太和殿台基

  太和殿下方的汉白玉台基应为8米多高,并非教材中的5米多高,新教材基本复制了老教材里的这段文字,只是为了排版稍作删减改动,把老教材里的错误也一并复制了进来。下图为老教材第34页。

  下图是故宫博物院官网对太和殿的文字介绍。

6.第37页,蒋兆和《流民图》

  仔细数一数,教材中的这幅高2米、长约12米的《流民图》并没有100多个人,加上那头驴才刚好够60。此处错误也是继承了老教材,下图为老教材第74页。

  实际上,《流民图》全卷的确画了100多个人,但全图尺寸并非高2米、长12米,而是高2米、长27米。我们看到的仅是它的前半段,它的后半段被毁,好在展出时有人拍了照片,当时报纸上也刊登了,只不过现在留下的摄影是黑白版本。如下图。

  所以,教材中的描述是不准确的。
7.第60页,拉斐尔《椅中圣母》

  上面这张照片是对着新教材第60页拍的,总感觉和以前看到的不太一样,画中的圣母让人感觉不到善良,甚至有一点点凶。再来看下老教材选用的图片

放在一起对比一下

  很明显,两本教材上印的不是同一幅作品,老教材选用的是拉斐尔原作,新教材选用的则是仿品,是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临摹作品中的一幅,估计可能是新教材为了追求高清图而误选了后人临摹之作。再详细比较一下,让大家看得更明白些。

  新教材所选作品中的圣母眉毛上挑,眼角上方阴影较重;原作中圣母看上去更温情、善良。

  新教材所选作品中小耶稣双眼皮在眼角位置处画得较宽,眼睛看向画面右下方,神采欠佳;原作中小耶稣眼睛看向画面右上方,更加精神。

  新教材所选作品中小约翰的黑眼球底部露出了较多的眼白,像是在翻白眼,原作中眼神则比较自然。

  画面左下方圣母衣服上的这片红色部分,新教材所选作品没有画任何纹理,原作上则画有精细的纺织图案。
8.第54页,《米洛的阿芙罗狄忒》(以下称:断臂维纳斯)
  接下来可能会比较啰嗦,我把自己的求证过程叙述出来,请大家不要着急,保持清醒的头脑去看。
  断臂维纳斯到底是8头身还是9头身?有人可能会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讨论?到巴黎量一下不就完了吗?”可惜就算有条件去了巴黎,卢浮宫的工作人员也未必就能让你拿着尺子爬上去量。关于这尊雕塑,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老教材的图片和描述。

  注意划红线的这句话“头与身之比为,1:8”,我不清楚别人是怎么理解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头的高度和全身的高度之比为1:8,也就是说,如果以1个头的高度为单位,整个人的高度是8个头高。上大学时老师也曾讲过:“身高为8个头高的人体是最美的,如断臂维纳斯,但现实中标准体型为7个头高或7.5个头高,8个头高很罕见。而服装设计要画得更夸张些,为9个头高,但9个头高不是最美的。”现实中的确有9个头高的人,如下图,的确不美,或者说不如8个头高显得美。

  但近几年从网络上下载的PPT课件里,发现有一些把断臂维纳斯的身高理解成了9个头高,还举了一些明星、模特9头身的例子,有几次听课,讲课的老师也有一些把维纳斯按9头身来讲,我当时就不以为然。因为随随便便找一张任意视角的照片就把某个明星做成9头身比例是很不严谨的,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在后面我们会详细解释。先来看一下网友制作的9头身图。

  先不说视角问题和修图问题,他们所认为的9头身的“头”的高度难道只是“脸”的高度吗?连头盖骨都不包括?而且有的连下巴也截去了一些,太不严谨而且误导观众。照这种操作任何人都可以做成9头身,比如他们竟把郭敬明也标注成了9头身。

  由此可见,网络图片拿来娱乐可以,用来教学就需要反复斟酌了,毕竟教育事业不能闹着玩儿。
  有些老师认为维纳斯是9头身可能是他们对教材里的那句话理解有误,把“头与身之比为1:8”理解成了“头”和“头以下的身体部分”之比为1:8,这样一来就成了9个头高了。也就是说,他们理解的这里的“身”字不包括头部。那么他们所谓的“9头身”的“身”字是不是也不包括头呢?再加上头部,9头身的总高度不就成了10个头高了吗?所以我认为这里的“身”字应该是包括头部的,也就是说“头与身之比为1:8”即为“头与整个人的高度之比为1:8”。其实这属于表达的不严谨造成的误解,毕竟对这个“身”字的理解包不包括头都可以说得通。
  接下来,我又查了一下老教材的配套教参,就是下图这本书。

  在第100页,我找到了满意的答案,见下图。

  这里表达比较精确,头与“全身”的比为1:7(这个“全身”肯定是包括头部了),到公元前344年左右,利西普斯改为1:8,以后被广泛采用。而断臂维纳斯创作于大约公元前150年—公元前125年,晚于利西普斯的1:8理论。如文中所说1:8的比例“以后被广泛采用”,那么断臂维纳斯的比例也应当遵循的是:头与全身之比1:8,即8头身。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就在这同一本教参的第68页,有一篇关于“西方艺术中的"黄金比例"”的文章,让人读了以后满头雾水。

  仔细读划红线的部分,其观点认为:人的全身可以分割成1:3:5,很明显,应该是把“头与身”之比为1:8理解成了“头与头以下身体部分”之比为1:8,他所理解的“身”字也是不包括头的,也就是认为断臂维纳斯是9头身。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观点,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示。

  文中还把1:3:5说成“这就是黄金分割律”,并且说这个比数是0.618。如果说3:5等于0.6,这个数值接近0.618可以说得通,那么1:3约等于0.3,这个数值怎么可能和0.618接近呢,所以这种说法根本讲不通。
  再看图片中划绿线的一段文字,把柱子和人作比较,认为柱子的比例和完美的人体比例一样,柱头对应人头,柱身对应人身。“柱头和柱身的比例也是1:7”,这里的柱身明显是不包括柱头的(否则就是7头身了),因为希腊柱子的柱头和柱身本来就不是一个整体,柱头是直接垒在柱身上面的。

  按照这种柱子与人的参照对应,可以理解为人“头”与“头以下身体部分”之比也应该是1:7,也就是8个头高。问题来了,同一篇文章里上下两段的理论是矛盾的,我怀疑这是随意拼凑的文章,或者第一段被哪位“9头身主义者”篡改了,以为第二段只讲了柱子,没涉及到人体,所以对第二段文字没做修改,保留了原文。不管怎样,这篇文章第一段与本书第100页的“8个头高”理论也是矛盾的,教参里出现了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页面的解释互相矛盾的现象实属不该。写这篇文章时,我们学校还没有拿到新教材的配套教参。
  啰嗦了这么多,还是来看一下我们的新教材关于断臂维纳斯的这一页。

  文字部分和老教材基本没变,仍然是“头与身之比为1:8”,但图片部分左侧用线段把维纳斯标注为9个头高,实在令人惊讶,新教材也认为这里的“身”字不包括头,看来还得费一番工夫去弄明白。
  我想到的是找权威的艺术史会更有说服力,于是翻了翻大学老师推荐阅读的《艺术的故事》,很遗憾,这本书里没有需要的内容,家里还有一本《加德纳艺术通史》,据说是全球三大权威艺术史之一。

  其中有一段“留西波斯与新的经典”中提到了这个问题。

  这里的“留西波斯”与老教参第100页中的“利西普斯”为同一人,属于对名字的音译区别。文中观点也和老教参第100页一致,但表达不如教参里精确。此文中写道“人物头部与身体的比例为1:8”,那么这里的“身体”是否包括头部呢?虽然我认为是包括头部的,但是总感觉还是有些含糊不清,也许“9头身主义者”会坚持认为这里的“身体”是不包括头部的。既然属于语言上表达欠精确,那会不会是本书的翻译者没有精准的翻译原文呢?于是我在网上查到了这本书的英文原版。

  划红线的句子“the heads roughly one-eighth the height of the body”在“百度翻译”里翻译结果如下

  正常思维下,红线部分“身体高度”就是指“身高”,是包括头部的高度。然而“body”既可以指全部身体,也可以指除头部以外的躯体或躯干。郁闷!英文原版也是表达的模模糊糊,这次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这里的“body”是否包括“head”。本着严谨的态度,我继续查找资料。目前全球百科类网站最权威的当属“维基百科”,该网站的知识是经过全球数亿人多年来筛选并认可的学术性较强的资料,并且对各类权威书籍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不断进行纠正或补充。但我国大陆于今年4月份切断了对英文维基百科的访问入口。几经周折,终于成功登录了英文维基百科,并在古希腊雕刻家Lysippos(留西波斯/利西普斯)的条目下找到了下面这段话(可只看划红线部分)。

  红线部分翻译为“Lysippos作品中刻画的那些人的头部比他的导师Polykleitos作品中的人物显得小,因为他用1:8的比例来表示头部和身体的总高度。”“total”一词可以准确地说明1:8为头和人体的总高度之比,即为8头身,而非9头身。感谢维基百科!
  也许有人会问,新教材中的断臂维纳斯图片是如何实现以头部高度为单位,9等分全身的呢?这个问题涉及到相机镜头、透视和测量三个方面。
  首先说拍摄照片所用的相机镜头,或多或少拍出来的效果都会存在镜头畸变,镜头畸变是所有相机镜头的通病,只能改善不能消除。何为镜头畸变?

  这张图很容易看出镜头畸变,也就是说照片的中间部分会显得鼓起来,而四周部分会有种受到挤压变小的感觉。给断臂维纳斯拍照时,因其头部处于照片的边缘位置,所以或多或少会比正常比例略显小些。当然,镜头畸变对照片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但不代表不存在,另外,用后期软件也可以适当矫正镜头畸变。
  其次,还有一种透视畸变,这种影响会大一些,就是我们常说的“近大远小”,特别是镜头距离被拍摄物体比较近时,透视效果会更明显,由于断臂维纳斯是摆放在卢浮宫室内的,所以一般会选择使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以便拍全,而近距离拍摄会使透视效果更加夸张。在拍摄断臂维纳斯时,相机的水平高度如果在维纳斯偏下位置的话(简单说就是仰视维纳斯),那么维纳斯的头部相对全身来说,离镜头距离是比较远的,由于近大远小,会显得头部较小,下身较大,以这样的照片去测量等分明显是不对的,甚至可以量出10个头高,相反,如果以俯视视角拍出的维纳斯进行测量,会不足8个头高,而把相机水平高度放在维纳斯身高的中间位置拍摄才是比较合理的。下图是我用3ds max软件模拟的场景,一目了然。

 
  图中1号相机的位置是比较合理的,再来看一下软件模拟的三个相机对应的照片。

  对这三张照片进行测量标注,如下图。

  1号相机(平视)测量出了7个半头高,2号相机(俯视)测量出了3个半头高,3号相机(仰视)测出了8个半头高,由此可以说明,以任意视角的照片用来测量是不准确的。我们再来看一下断臂维纳斯在卢浮宫展厅里的陈列状态。

  放在一个很高的方形石台上,与维纳斯2米左右的高度比较,目测石台的高度在1米以上,所以游客在观看维纳斯时,视角是仰视的。网络上流传的断臂维纳斯照片,多数也都是仰视角度。


  新教材中选用的照片也明显有仰视的感觉,因此会显得头部较小。
  除此之外,测量标准也很关键,既然是测量头的高度,那就是头顶到下巴,当然发型特别高的可以通过目测除掉蓬松的头发,我把新教材图片中的标线用铅笔水平延长了两条,有教材的朋友也可以试一下,如图

  从这个角度看,维纳斯的发型也并不是特别蓬松,所以教材中的维纳斯头顶的标线过于低,头盖骨被框在标线上方,下巴的标线也稍高了些,况且维纳斯的头部微斜,如果头部正过来,肯定还要高些。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新教材可以标注出断臂维纳斯接近9个头高。
  接下来再看一下《加德纳艺术通史》里选用的断臂维纳斯图片,这本书值得称赞的地方是它的选图,对于雕塑作品的拍摄角度,都选择了在作品正面中间高度平视拍摄,极大限度的减少透视造成的变形。因此,用这种图片测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准确的。

  这张照片与教材中的照片还有一点不同之处,就是把下方的石台也保留了,教材中的石台则被P掉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长方体石台的两条边线,根据焦点透视原理,延长后找到这张照片的消失点,从而找到视平线,得出拍摄时相机所处的高度。为了不弄脏爱书,我在书上放了一张半透明硫酸纸来画延长线。

  如上图所示,视平线即为拍摄时相机镜头所处高度,的确是处在雕塑的中间高度平视拍摄,这种图在测量时才会把误差降到最低。

  有人可能会说,尺子放的太高了,超过了头顶。其实我放的并不高,比头顶还稍低了一点点,这是由于尺子的厚度造成的错觉,有兴趣可以自己拍尺子测试一下。测量结果是头高2.3cm,全身高约17cm左右(如果左脚保存完好可以测量更精确些)。这样用17除以2.3,约等于7.4个头高。也许你会说:这也不是8头身啊?那是因为维纳斯没有立正的原因。

  不管是从正面看还是侧面看,都能看到她并没有站直,而是重心放在右腿上,腰部扭曲着,脖子往前伸着。如果她站直的话会高出半个头左右,也就正好是8头身了。毕竟我们说的是人头和人体的比例,而不是人头和这尊雕塑的比例。
  其实我在3ds max中模拟的那个场景,里面的断臂维纳斯模型是我从网上购买的,精准度极高,是国外专业人员用AI(人工智能)技术从断臂维纳斯原作上扫描捕捉的,用的是一种可以探测深度的专业摄像头完成的捕捉,基本和我们看到的断臂维纳斯一模一样,底座除外(底座是软件后期修复制作的)。

  
  就连身上的破损部位也和原作一致。

  再看看她的布线,如此精细密集,绝非人工建模能完成。

  既然属于AI技术建模,那么其人体比例和原作也是一致的。其实我们从摄影机的视角平视来测量也并不是最精准的,毕竟仍然存在着透视误差,最准确的方法应该是选取她的前视图视角,数学概念里称之为正立面的“平行投影”,完全没有透视影响。因此,我从她的前视图视角又渲染了一帧。

  测量结果接近7个半头高,站直的话也就是8个头高,和《加德纳艺术通史》里的照片测量结果非常接近,因此,我们可以说维纳斯是8个头高才对,绝非9头身。
  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又买来了今年新版本的人美版和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先来看下人美版。

  人美版把维纳斯标注为7个头高,图片左边的绿色虚线为7头高标注线,右边的红色虚线则是为了说明:以肚脐为界,上半身和下半身之比为5:8的黄金比例。

  旁边还配有文字说明。

  首先解释下此图为什么能标注成7个头高。1.相机位置稍稍高了些,头部会稍显大。2.标注线所标注的头部高度略大。3.没有测量到脚底,至少要到右脚脚底。
  再来说一下文字部分,为什么是“1:7的美学法则”。其实希腊人最初的确使用的是“1:7的美学法则”。前面已经解释过,Polykleitos(波留克列特斯/波拉克西特列斯)最初把人头与全身高度之比定为1:7,后来Lysippos(留西波斯/利西普斯)改为1:8,而断臂维纳斯的创作时间晚于Lysippos(留西波斯/利西普斯),因此,这里应为“1:8的美学法则”才对。
  再来看人教版今年的新教材。

  对于断臂维纳斯的比例,人教版做的最好。

  没有给照片做标注,只是在图片旁边做了文字说明:“头部与身高比例为1:8”,“身高”二字明显包括头部,即为8头身,简单精确。
  对于鲁教版新教材的后半部分还没来得及细看,希望不会再有其他错误。教材不同于一般出版物,意义重大。若学生发现连教材都会出错,在他们心中教科书的权威性、细节精神的神圣感会大大削弱。我国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单位,对图书出版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教材出版知识的差错率不超过1/10000,甚至还要严格,尤其对于一些知识性的差错,更要实行零容忍。”一本教材出现了多处错误,出版社三审三校竟也没有发现,的确令人失望。教育乃国之大事,老祖宗告诉我们:“举大事,必慎其始终”,希望下一次印刷会及时更正。本人乃一介教书匠,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指正。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