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这是《三字经》在谈到古人勤学读书时,用苏洵的事迹作为典故教育后人。
苏老泉者,就是一代文豪苏轼的父亲苏洵,北宋文学家,擅文论,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门三父子在唐宋八大家里占得三席,冠绝古今。
当然,在三苏之中,大多数人最熟悉的大概是苏轼,北宋文坛领袖,扛起宋词半壁江山,开豪放词派,留下名作无数。其弟苏辙,亦是响当当的人物,官拜副宰相,留名青史。
与儿子苏轼、苏辙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年少时纵游天下,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经历科举失败。此后他调整了治学方向,放弃科举考试,闭门苦读十数年,终于大器晚成,不仅创作了《六国论》等流传后世的经典政论文,实现了跻身仕途的梦想,还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一门三文豪”的千古佳话。
一言唤醒雄心志
宋仁宗至和二年,益州府,市委书记张方平正在翻阅一个人的简历。
姓名:苏洵
性别:男
户籍:眉山
文凭:无
职称:无
社会关系:祖上三代皆在家务农,无功名
……
张方平是去年被派到成都担任市委书记的,刚一上任,就下发了红头文件:
寻找民间贤能人士,共建大宋特色文化社会。
不久,就有人给他汇报:眉山修文乡有个叫苏洵的老头,是个人才。
然而,当看到苏洵的简历,张方平拍了桌子:“真是扯淡,一个一无文凭,二无背景,二无工作的‘三无人员’居然当作人才给本书记塞来?”
“书记,苏洵呈递上来给您几篇文章,是否先看看再下结论?”下属被骂后,直抹额头渗出的细汗,赶紧抱着一摞资料放在办公桌上,只见几篇装订好的文章封皮上赫然写着《几策》、《衡论》、《权书》、《洪范论》。
“嘿,球文凭没得,还不知天高地厚地写文章,且还取了个这么大的文标,真正是个瓜娃子!”张方平笑着戴上了老花镜,骂了句川话,不由翻起了桌上的文章来。
没想到越看,眉头锁得越紧,一转眼已经过了三个时辰。
“这回秋了,只怕是工作要遭除脱了哟!”,下属的额头又开始冒汗了,不过这回冒的是冷汗。
“啪”的一声,资料集子被合上了。
“左丘明《国语》,司马迁善叙事,贾谊之明王道,苏洵的文章,竟然兼具这三位大家的风格!蜀地真是藏龙卧虎,快把这个苏洵给我请到府上来!”张书记满心欢喜,笑嘻了地说。
苏洵就这样来成都了,这是一位看起来比较沉静的大叔,衣着朴素,相貌平平。
可是,这么个布衣的大叔,在跟张方平的谈话中,不卑不亢,泰然若定,更重要的事,他的“博学恰闻”深深折服了为官已经二十年的市委书记。
从此,张府给苏洵特设一专座,两人时常一起摆龙门阵,纵论古今治乱,品评一时人物,好不快活。
“苏老弟,前段时间我向朝廷推荐你来成都教育局任职,没想到朝廷迟迟没有批复。这样吧,我给你写封推荐信,你去见见我的兄弟伙雷简夫,他也是个爱才之人,一定会给你扎起的!”
于是,苏洵又来到了雅州,拜访了雅安市委书记雷简夫。
在看完苏洵的文章之后,雷书记有好一阵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你老兄岂只是西南地区的俊杰,依本书记看,你该是天下的奇才啊!”(岂惟西南之秀,乃天下之奇才耳)
雷书记好不容易憋出来的一句话差点把天花板都掀翻了。
“老兄,以你的才能,跑到成都教育局搞啥子嘛,那庙门太小了,装不下你老兄这大神,你晓得不?”雷书记喝了一口茶,声音又激动了起来。
“用之则为帝王师,不用则幽谷一叟耳。区区成都学官怎么能尽展你的才华!”
说完,雷书记就展开纸笔,当即给当朝宰相韩琦、文坛领袖欧阳修写推荐信。
47岁的苏洵回到家中,开始收拾东西。
“老爸,老爸,我们去哪儿呀?”身后两位英俊的儿子跟在身后问道。
“跟老汉一起去京师,博得功名,攫取天子之爵禄!”
原本已过“不惑”之年,奔“知天命”的苏洵,突然感到,心中那一团已经熄灭了30年的火焰与雄壮志,突然间又燃烧了起来。
三苏文名动京师
宋仁宗嘉佑二年,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成绩放榜了。
“报——苏轼、苏辙兄弟同科进士及第,喜报啊老爷!”
苏洵人生中的最得意与荣光的时刻,终于到来。
自嘉佑元年进京以来,短短的一年时间,老苏、大苏、小苏的文章刷爆了京城,引得公卿士大夫纷纷追捧,粉丝遍地,三苏父子已经名动京师。
当时的大V对苏洵文章是这样评价的:
贾谊不能过也。(大宋国务院总理韩琦)
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大宋作家协会会长欧阳修)
如大云之出于山,忽布无方,倏散无余,如大川之滔滔,东至于海源。(成都市委书记张方平)
一时之间,苏洵身为国务院总理韩琦座上客,出入达官贵人宴会之间,王公大人们争相求见,而他此时,仍是一介布衣。
“老爷,听闻殿试后皇帝说,钦点苏轼、苏辙中榜,是为子孙得两宰相之才,大喜啊!”
“哈哈哈……”苏洵仰天大笑道: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回想自己数十年如一日寒窗苦读,屡考屡败,无一功名,没想到一个“布衣”学渣却教出了两个“宰相”学霸。
看到两儿少年得志,想到自己即将大器晚成,苏洵踌躇满志。
看来,漫漫历史长河,也终将留下我“苏洵”之名吧!
“报——不好了老爷……家里传来消息,老夫人她……病逝了……”
“你说什么?”苏洵的声音突然撕裂,眼中簌簌落下泪来。
浪子回头重拾书
父子三人离家虽然仅仅一年,由于没有成年男子看管,家中已是“屋庐倒坏”、“篱落破漏”,一篇破败之景。而且,少了一个人,一个苏洵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与子相好,相期百年。不知中道,弃我而去。嗟予老矣,四海一身。自子之逝,内失良朋。”
说好一起到白头,你却为何忍心半途离我而去?
一念到此,苏洵就肝肠寸断,五脏俱焚。
“亲爱的,我这辈子就住在这老房子里,与你的魂魄相守。等着我吧,我已是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没多久就与你相见了。”(我归旧庐,无不改移;魂兮未泯,不日来归。)
49岁的苏洵,在这一刻是这么的孤独,哭的像个孩子。
而记忆突然展开,像铁轨一样长……
她是18岁嫁给他的,那时候,他19岁。
刚刚嫁到苏家的程夫人还没来得及从婚礼的喜悦回过神来,正是羞颜未开、情窦初开的时候,原本怀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满满憧憬,却突然发现:
我竟然嫁给了一个不回家的男人。
新婚的苏洵,生活状态是这样的: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苏洵自上一年“高考落榜”之后,就抛下了课本,整日与一群社会青年、狐朋好友相约在一起,鲜衣怒马、裘马轻狂,大唱着“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是的,19岁的苏洵,游荡不学、放浪形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浪子。
更何况,程、苏两家差距很大。
“程氏富而苏氏极贫”——程夫人的祖父是地方检察官(录事参军),父亲是最高法院副院长(大理寺丞),而苏家“三世皆不显”。
然而,由巨富程家嫁到贫寒苏家的程夫人,却“孝恭勤俭”,毫无傲慢或不满之状,赢得苏氏族人交口称赞。
曾经有人悄悄对程夫人说:“夫人啊,你娘家完全不缺钱,就凭父母对你的喜爱,只要你说一声,求他们资助一下,肯定不会不答应的啊。你说你为什么非要整天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却一句话都不说呢?”
“当然。我只要给父亲说一声,估计娘家立马就银钱来了,这也不是不可以。”程夫人微微一笑,突然正色道。“可万一这事儿传出去,让大家笑话我老公苏洵,说他靠老丈人资助才能养活老婆,岂不是太丢他的脸了啊!”
嫁给一个没钱的男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嫁个一个尽管知道自己没钱却还没有上进心的男人。
程夫人忧心忡忡,整日“耿耿不乐”,但却仍然一言不发。因为,为苏洵前途忧虑的,还有七大姑八大姨们。
“怎么不高考了呢?”
“为什么整天在外瞎晃呢?”
“啥时候要孩子啊?奶粉钱攒够了吗?”
面对亲朋好友们的七嘴八舌,苏洵依旧我行我素、不务正业。
苏洵前头还有两个哥哥,苏淡和苏涣,都曾经高中进士,尤其是二哥苏涣中榜之日,“乡人嗟叹,观者塞途”,眉山的年轻人都不再整天泡茶馆打麻将,而是沉迷于学习不可自拔,“及之后,眉山之学者多至千余人,盖自苏涣始”。
让人想不到的是,最放心的那个人,竟然是苏洵他爹,苏序。
孩子不爱学习整天在外面瞎玩儿,你这个做爹的怎么不管管?
苏序的反应竟然是:“纵而不问”、“笑而不答”,最多就是淡淡地回一句“非尔所知也”,堪称史上最淡定老爹。
我靠,苏洵还是不是你亲生儿子?看着他这样长期“晃”下去,也不管管?亲戚朋友们直摇头。
然而,奇迹最终还是发生了。
苏洵所有的转变,从第一个儿子降生开始。
1030年,程夫人为苏洵生下一子,名为景先。
过了两年,随着儿子慢慢长大,母亲又突然病逝,原本不宽裕的家庭陷入困窘,也正是那一年,25岁的苏洵幡然醒悟,开始发奋读书: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
和中唐韦应物“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如出一辙,此时的苏洵浪子回头,可不一样的是,韦应物重诗,而苏洵则重文。
苏洵对程夫人说:“我觉得,自己从现在重新开始读书,还行。可是家里负担这么重,没人来经营,这太浪费时间了。夫人,请问你怎么看?”
“我早想说你了,但我一直没说。如果你是因为我的原因而读书,那就算了。读书是你自己的事,你如果不想读,我永远一句话也不会说。”
程夫人心潮起伏,为这一天,她已经等了整整八年。
“今天你既然这样说了,那我告诉你,家里的事你就甭管了,全由我来照应,你就安安生生地读书吧。”
你负责好好学习,我负责赚钱养家。
程夫人拿出娘家带来的珠宝首饰,全部卖掉,来经营家业,没过几年,苏家就脱贫致富奔小康。
从这一天开始,苏洵拉黑了从前的狐朋狗友,一心只读圣贤书。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