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是 场 库 的 第 2260 部 每 日 一 片
突如其来。
没有任何宣传,只有一条官微发布定档消息。
10月22日,《少年的你》官微突然发布定档消息《少年的你》这部命运多舛的电影,自6月24日片方以“制作完成度和市场预判”为由撤档到重新上映,整整过去了124天。
紧急上映考验的不仅是影迷的期待值,同时也考验了内地电影发行的能力。因为电影上映有一项必不可少的步骤,就是电影硬盘的拷贝。一般在上映的前一周,电影片方将片源拷贝到硬盘,再快递给各大影院。但很明显,从官宣到距离《少年的你》的上映时间只有两天了。快递来根本不及,发行团队只能坐飞机送电影硬盘,来确保电影能够及时上映。
是真的难,也是真的拼。事实证明,《少年的你》也没有辜负影迷的期待。单日票房破亿,各大评分网站的高分有目共睹。
今年华语电影到目前为止,除《少年的你》外,只有2部在豆瓣过了8分,还都是动画作品。有人评价这是今年华语年度最佳,有人哭着打了五星。
尽管原著抄袭融梗的争议不断,截止目前也没有相关人士给出准确说法。但从电影层面来说,《少年的你》仿佛让我看到了去年《我不是药神》、《嘉年华》上映时的场面。而它也的确和《我不是药神》以及《嘉年华》有着相似的特质——题材价值大于电影本身价值。
《我不是药神》把贩卖仿制药这一原本处于灰色地带的社会问题搬上荧幕。《嘉年华》让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问题引发全民关注。《少年的你》则将校园暴力与原生家庭、升学压力等一系列问题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不同的是,前两部作品题材或许离我们很远。而《少年的你》讲述的故事,则是我们每个人都逃不过的经历。
林俊杰《我们很好》MV 官方版,电影《少年的你》主题曲
谁是施暴者?
《少年的你》的情节并不复杂,讲述了一个遭受校园暴力的高三学生和街头混混相互取暖的故事。电影一开场,就跟校园暴力有关。
陈念(周冬雨饰)。性格内向,优等生。把高考当做第一大事,在目睹遭受校园暴力的胡小蝶自杀后,成为下一个被霸凌的对象。
小北(易烊千玺饰)。喝酒、打架、小混混。在一场斗殴中,被迫与出手相助的陈念亲嘴。于是这样两个本该永无交集的人,从那一刻起将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尽管我在看电影之前便知道是讲校园暴力。但看完电影,却久久不能平息。不只是因为像这位评论里所说,想起了过去经历的相似故事,也因为电影里展现的,比我想象中的更沉重、更大胆。
互扇耳光。用排球砸脑袋。被反锁厕所恐吓。在椅子上洒红墨水。这些画面,跟我们之前在新闻中看到的校园暴力,实在太像了。
为了躲避施暴者,无依无靠的陈念找到小北,希望得到他的保护。小北答应了她,并让陈念在作业本上写下了“陈念欠小北一次”。有了小北在自己身后保驾护航,陈念不再担心随时会被同学欺负。在这个世界上,小北成为她唯一的依靠。
欠的什么?没说。这是小北承诺的分寸。他保护陈念的方式,就是默默跟着她,保持几百米或者一条马路的分寸,你回过头不远不近恰好能看到他,心里就多了一分安定。
而与小北相对的,是那些未成年施暴者最可怕的地方——他们不懂得分寸。是把同学活活打死,却表示不知道这样会死人的分寸。是带着小白鼠跑到别人家门口,却没想过可能逼对方跳楼自杀的分寸。是眼睁睁看着自己身边的同学被欺负、被霸凌,却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的分寸。
“嘲笑和排斥从幼儿园开始,谁说人之初性本善呢,谁说‘他们只是孩子’呢,孩子的等级划分、拉帮结派和打压异己,偏偏是最原始最残酷的。”“他们不像成年人伪善,所以他们看不起谁,讨厌谁,就光明正大表现出来,光明正大地欺压他,嘲笑他,孤立他,打击他。”——《少年的你》原著小说
比起表面上看起来凶狠暴躁的街头混混,这些坐在教室里伪善的学生,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混蛋?
这是这部影片想要对校园暴力所做的第一层探讨:旁观者和施暴者都是校园暴力的凶手。
于是你看到陈念对自己遭受暴力的隐忍。因为当年自己明知胡小蝶受欺负,却袖手旁观。以至于产生“现在遭受的霸凌或许都是惩罚”的自责。有人对陈念说胡小蝶跳楼是她太懦弱。
而陈念却反说:“懦弱的何止是她,也是你和我。”也因为为这份自责,当其余学生争先恐后拿出手机拍照的时候,她选择用自己的衣服给胡小蝶的尸体盖上了最后的尊严。
她也因此,成为了下一个被霸凌的对象。
是谁让他们成为了施暴者?
尽管《少年的你》始终围绕着两个少年如何面对校园暴力事件所展开,但电影并非拘泥在这一件事上,而是从校园暴力出发,直指当下社会中国的未成年人所面临种种问题。电影的时间设定在高考之前。在我看来非常巧妙。因为这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年之前最重要的时间点。
有多少人在学生时代里被老师、父母灌输着高考就是一切的观念。他们只在乎分数的高低,却不关心孩子们内心的成长。好像我们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考的好,前途一片光明。考不好,未来一败涂地。
于是学生们小心翼翼地,一个个活成了易碎品,一边麻木内心,一边压抑感情。所以当陈念遭受霸凌后,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报警、不是告诉母亲,而是自己一个人忍着,只为不想耽误高考。
所以小北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全陈念。他以为辍学的自己早就没有前途,他要让陈念考上大学,代替他走出去,有一个好的未来:“只有你赢,我才不算输”。
而那个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施暴者呢?明明手段凶残,却反而最后找陈念求情,因为害怕陈念报警影响她高考,辜负父亲对她的期许。说起来可笑,在她成长的过程里,仿佛也成了受害者。
是啊,我们常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书的目的,在于“育人”。可从来没有一节课教过我们,如何变成一个大人。
电影里这句台词戳中了多少人的心似乎长大是见很简单的事。我们只要经历高考,就可以一夜成年。于是,你会发现,没有人是无辜的。一个个青春的少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都是分数和金钱喂养的小白鼠,想着暴富,想要成才,想要摆脱原生家庭,只能寄希望于高考分数......
而事实上呢?成长过程中有太多问题无法解答。就好比我们以为报警就能免遭欺凌,却不知道为何反而遭到疯狂报复。 人人都说可以帮你,其实没有人能帮你。最终都得自己先掉进坑里,才能学会怎么爬起来。
这也是电影对校园暴力做的第二层探讨:
是谁,让这些孩子成为了施暴者?
是这个非高考则无未来的社会吗?是那些从未真正了解,从来没有问过子女疼不疼的父母吗?
这部电影真正现实的地方在于,我们都经历过,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能够感同身受,却又无能为力。也因为现阶段的中国,大部分人的希望,还真的只有高考。那么,侥幸成人的我们,是否也是这种教育制度下的帮凶?
《少年的你》想做的,不仅仅是撕开校园暴力的冰山一角,还要将未成年残酷的成长过程展现出来。就像导演曾国祥在采访中所说:“我们到底要留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少年去成长。”。这才是故事的核心主题。它对环境发出了质疑,对整个社会和父母的教育进行了批判。它要引发的,是在座所有长大成人的人们的反思。
不可否认,这部电影题材承载了太多现实问题。对于电影的评论也不能仅限于电影本身,因为它所带来的讨论已经超越了艺术审美的范畴,辐射出对社会的影响。《少年的你》本身并非完美,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除了要面对抄袭争议,片中还有很多脱离现实的细节。但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电影。
不仅因为它的上映拓宽了国内院线的题材可能性。更为它敢于成长中的阵痛撕裂开来,让我们有机会审视那些早已拒绝回想的事。电影中有一句我很喜欢的台词:“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但愿那片星空里,有你也有我。
你如何评价《少年的你》?
(点击下方图片可直接跳转至文章)
点亮“在看”让那些黑暗,暴露在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