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书话》,安琪,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9年。
中国当代诗人的集体记忆
安琪
大约2003年10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一个男声用浑厚的略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说,他叫宋醉发,福建人,打算拍诗人照片,经朋友引荐想过来拍我,我一听,好啊,福建老乡,自然欢迎,我告诉宋醉发,最好是到我供职的共和联动图书公司来拍,因为这里有好多诗人。
约定的时间到了,宋醉发背着大大的摄影包,风尘仆仆赶了过来,其人浓眉大眼,胡须也密,块头也大,嗓门也高,颇有南人北相之风(老话说,南人北相或北人南相均能成大器,从宋醉发身上此语得到印证)。据宋醉发所言,他是在拍了食指之后萌生拍摄中国诗人的想法,一时间无从下手,就想从福建诗人开始,这就找上了我。其时我刚北漂至京,有着对未来的茫然与恐慌,这些,在他的镜头里被毫不客气捕捉住,我疲惫、恍惚的脸在《最后的晚餐》画作下一览无遗,那是宋醉发为我布置的场景。他先是透过一本张开的书页间抓了我一张正在电脑前工作的镜头,然后环顾公司,一眼盯住会议室那张《最后的晚餐》要我坐在画作下,并且要我眼睛望向左边的远方,这一望,我的镜片反光出一片白茫茫更增添了画面的不确定性。这两张照片宋醉发很满意,我则是心情复杂,每当看到它们,初到北京的种种辛酸便在心里搅动。
话说那天宋醉发到共和联动时除了拍我,还拍了当时到公司帮助我编辑《中间代诗全集》的格式,以及我当时的老板、也是诗人的张小波,连同公司总编辑、诗人宋强,多年后宋醉发在他的拍摄手记中如此回顾,“我知道,宋强、张藏藏(张小波的笔名)、乔边、古清生等在1996年合作出版过一本名为《中国可以说不——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的畅销书,那是一本标志着199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情绪升温的书。首版发行五万册,只用了20多天就赶印再版。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先后被译成多国文字。1980年代,张小波与福建诗人宋琳等在上海读大学期间,是第一代上海‘城市诗人’的代表人物。可惜的是,1990年代以来很难再看到他新写的诗。他不再写诗了吗?碰杯之际,我递出这个问题,他淡淡一笑,说,先喝酒,以后再谈诗”,感谢醉发鲜活的文字记录下当时这一幕,这回答确实很张小波!午餐之后我自告奋勇联系了北大教授臧棣并当场与臧大教授取得联系,臧教授说欢迎,此后我就看到那张臧教授坐在满地金黄银杏叶中的绚丽影像。再此后,我就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诗人进入到宋醉发的镜头里,再此后,诗人不进入宋醉发的镜头都要感到遗憾之至了。
十三年来,宋醉发奔走于大江南北持续不断的拍摄已使他成为见过最多中国诗人的摄影家,这其间他多次举办“中国诗歌的脸”专题摄影展,出版了《中国诗歌的脸》(第一辑)摄影集,现在,第二辑正在紧张的出版进程中。这是宋醉发一个人的诗歌记忆,也必将是中国当代诗人的集体记忆!
2016-11-27
《中国诗歌的脸》第一辑,宋醉发,主编,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
————————————————————
《人间书话》,安琪,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9年。定价:56元。总320页,收入201篇读书笔记。适合自己阅读,也适合馈赠亲友。各大网站有售,也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下单。10本起可向作者团购,每本30元(含快递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