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曾被忽视的劳动教育要怎么做,融入研学旅行会拥有更高站位

曾被忽视的劳动教育要怎么做,融入研学旅行会拥有更高站位

阅读量:3861175 2019-10-27



从远古社会用歌咏唱出“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到近世“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信条,再到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劳模,劳动从古至今备受讴歌和尊敬,因为有它的存在,才造就了上万年的人类文明。
但在新世纪教育专业化的大潮之下,中小学生自理能力缺失与劳动意识淡薄现象普遍存在,上一辈人普遍熟悉的劳动教育成为当代教育体系中的短板。为此该如何实现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发挥劳动教育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是当前教育从业者最大的难题。
在今年高考“全国I卷”的语文作文题中,要求考生围绕“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等内容,写一篇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一时间引发社会热议,这也间接证明了当前国家对劳动教育领域的重视。

果不其然,在7月份介绍《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时,郑富芝表示,“我们必须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可能是最短的短板,因此必须要加强。”
《意见》将劳动教育的理念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当中,大大强化劳动教育的地位,劳动教育成为“五育”之一,而不像过去那样是一项简单的活动。
只有进了体系,才能摆上位置。
8月27日,在编审的普通高中语文学科统编教材中,必修上册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一个单元,选取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劳动精神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
1
劳动教育的定义
劳动教育到底该如何定义?在百科中提出的劳动教育含义是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人类劳动的历史也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从原始社会的依靠劳动生存;到阶级社会人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原则的实施……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
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将劳动、实践、活动三者结合起来,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教育活动,而把劳动融入社会实践中,是实践活动的特殊形式。

当前我们劳动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也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国际上把市场所需要的劳动素养分为两类,一种是“职业互通能力”,还有一种是“职业特殊能力”,这两类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核心素养和特殊技能之间的差别,劳动教育所重视的就是不管从事任何行业都必须具备的创新力、批判力、交流力等等。
2
将劳动教育融入研学旅行课程
劳动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养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核心素养,想要实现“职业互通能力”的提高,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研学旅行,打造劳动教育的特殊形式。
3
如何实现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呢?
一要正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准则。劳动教育既需要让学生学习到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也要帮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素养,把握劳动教育的体验式原则,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劳动感受,养成劳动习惯。

二要把课程定下来。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都免不了要落实到课程实施中,如果没有自己的课程,劳动教育只能是空谈。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有专门的设计方式,跟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现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多种形态,形成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体系。除此之外,学校在进行研学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时候,要强化两者的关联性和协调性,结合当地地域特色,科学的融入种植、养生等劳动实践教育课程,满足多样化的研学需求。
三要实现基地资源互通。统筹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才能更好的发挥两者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四月份浙江省杭州市启动了“新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示范方案,将研学旅行分为“农户+”和“村镇+”两种模式,除了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体验,吃做农家菜、感受农家风味、体验农事活动,增强劳动实践体验之外。“村镇+”模式围绕“劳动之旅”主题,整合村镇劳动教育资源,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村镇基地网,让研学和劳动两面开花。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