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教育· 悟没有什么比拥有一颗自由而幸福的心更重要的了。
中国这么大,地区之间不平衡,还有许多老师的待遇依然很低,比如,我今天在云南某市讲课,他们就没有听说过“一次性绩效”。因此政府在这方面依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而且,决定教师幸福感的因素还不仅仅是收入待遇,还有教师合法权利的维护(近年来侵犯教师权利的事时有发生,比如山东“五莲事件”,比如电子科大的“郑文峰事件”,等等),还有教师的社会尊严感的提升,还有教师工作环境的改善(我这里指的不只是物质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还有教师拥有的职业自由度的获得——如果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不再是单纯的教育本身,而是附加甚至强加了许多教育以外的种种“摊派”,教师是不可能有源于精神自由的幸福感的……
上述种种情况,尽管已经在开始改善,但离我们的期待依然还有很大的距离,何况理想化的追求永远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教育环境的改善和教师待遇的提高,还需要千千万万教师的齐声呼吁,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加大力度,继续努力。
但今天我想说的是——
在暂时无法改变客观环境的情况下,教师如何获得精神解放与职业幸福?
我有六条建议:
第一,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
读到这里,我估计有人会不屑地一笑:“心灵鸡汤又来了,又想忽悠我们!”如果真有人这样想这样说,请马上取关“镇西茶馆”别继续看了。我知道,所谓“心灵鸡汤”的含义已经演变为阿Q式的“麻醉”,或自欺欺人。但我说的每一个字都发自真诚的内心,而且都是我真实的职业体验。好,我继续对愿意听的老师说。
几年前,我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对职业不满意,就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心态。”这话有点难听,有的老师很反感,但现实的确就是这么“直截了当”。
不过,我自己仔细想了想,其实,也还有一条路,就是尽自己的努力改变环境,但说实话,这条路很艰难,也很漫长,不是一个早晨醒来就会看到效果的,所以,对常态下的一线老师来说,真的只有我上面说的“两个选择”。我估计多数老师会做第二个选择:改变职业心态。
郁闷的老师可以问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想当老师?或者,虽然我并不想当老师,但至少现在我是不是还不得不在教师岗位上谋生?如果答案为“是”,那么不妨再继续问自己一句:既然我还得当老师,那么高高兴兴是一天,哭哭啼啼也是一天,我愿意要“哪一天”?
我相信只要神智健全的人,都会选择“高高兴兴”而非“哭哭啼啼”。
有老师会说:“这道理谁不懂呀?我也懂。可是那么多的不合理不公平,是我郁闷,让我纠结,我高兴不起来呀!”
好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有这样一段——
我不是主张面对不公不平要逆来顺受,不,如果可能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与权益。问题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时候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种种不公也不可能在一个早晨彻底消失。那怎么办呢?还是得调节心态,从容应对。
何况,很多时候缠绕我们的不过是一些琐碎的烦恼,完全可以一拂了之。李白有一句诗:“空长灭征鸟,水阔无还舟。”不是天空没有飞鸟,而是晴空万里,辽阔无边,一两只鸟简直微不足道;不是水面没有船只,而是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一两只船也就微乎其微了。这是胸襟,也是心态。某种意义上说,拥有了好心态,便拥有了幸福。
在我曾任校长的武侯实验中学,有一位叫“袁伟”的计算机老师,是我校公认的电脑专家,其专业技术能力,在我看来用“非常精湛”都还不足以说明他的厉害。平时全校老师们遇到什么电脑方面问题,无论大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袁伟。
而每当这时,无论袁伟有多忙多累,只要一个老师一个电话,袁老师总是毫无怨言的解决。生活中的袁伟,性格内敛,朴实木讷,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是个沉默的倾听者,谁讲了一句笑话,他偶尔附和着大家憨憨地笑笑。他和谁都不争,特别是对名利更是看得非常淡,他却因此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尊敬。
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评价考核制度本身的缺陷,他什么荣誉都没有(当然,他现在有了包括“成都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了),但他成天乐呵呵的,好像从没有遇到什么“不公”。人们都说:“伟哥从没烦恼。”其实,所有人遇到过的烦恼他都遇到过,但他从不往心里去,从容淡定,该干啥干啥,因为他心态好。
所以我说,管不了别人但可以管住自己的心——好心态还得自己调节,好心情还得自己营造。
那么,怎么“调节”怎么“营造”呢?请继续听我的建议。
第二,和有追求的人在一起,形成“小气候”。
我刚才说“好心情还得自己营造”,这话是对的;但换个角度说,好心情也是别人给的。我的意思是,和情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在一块,心情自然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寻找精神上“尺码相同”的人。
人们常说:“比起社会,学校还是要纯净得多。”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社会,社会有多复杂学校就有多复杂,没有什么绝对的“纯净”——有时候连“相对纯净”也谈不上。圆滑世故、勾心斗角、工于算计、吹牛拍马、趋炎附势……谁敢说学校就没有这些?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心情怎么会好?
但是,学校决不只是这些。我坚信,就算是风气再糟糕的学校,依然有着教育理想主义者的身影:有良心,爱孩子,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堂课,学校的各种闲言碎语和无聊纷争似乎都与他无关,因而都不能左右他一颗宁静的教育心。
只要仔细观察和感受,学校里这样的老师恐怕不是一个两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于想继续当老师的年轻人来说,寻找这样的人,亲近这样的人,追随这样的人,就是寻找、亲近、追随教育的幸福。
“小圈子”的说法多少带有一点贬义,但我认为,教育志同道合的“小圈子”没有贬义,越多越好。如果一旦找到、建立或进入这样的“小圈子”,你必然会被感染,心情自然会舒展。
这样的“小圈子”往往有一定的载体,比如“读书会”、“教育沙龙”,或者不一定有那么正式的名称,但一有空(比如晚上或周末)大家往往就聚在咖啡厅或茶馆或一间朴素而温馨的小屋里,阅读交流、案例分享、经验展示、教训剖析……或者是围绕一本教育经典著作展开讨论,或者是由一个老师最近的教育故事联想开去探寻“后进生”转化的奥秘,或者是某一个社会现象引发大家对教育的深度思考,或者是对某一个教育观点的激烈争论……
这样的“小圈子”不完全是民间的,也可以是“官方机构民间色彩”。八十年代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担任教工团支部书记,我们十多个年轻人以“团支部”为载体,经常聚在一块,有时候是正式的组织生活,有时候则是比较随意的沙龙。社会热点、人生话题、改革风云、教育探索、读书分享、观点争鸣……一群年轻的教育理想主义者互相温暖,彼此激励。后来有的老师因超龄而退团了,但我们的这个“小圈子”依然存在了很久。
置身于这样的“小环境”,沉浸于这样的“小氛围”,平时感到“迈不过的这个坎”“咽不下的这口气”渐渐隐去,都那么微不足道,心情会变得宁静、舒适起来。
莫泊桑曾写过一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生动地描绘了周末的时候,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人来到福楼拜家的情景。莫泊桑这样写道:“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和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这当然是一群世界级大作家的聚会,但作为普通的老师,我们也完全可以有这样的充满思想魅力的“星期天”。
第三,尽量多和孩子在一块儿,获得永不枯竭的纯真与快乐。
我从来不认为教育和所有职业一样,“不过就是一项普通的职业而已”——许多朋友正是这样说的,但我从来都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个职业定位。(点击《教师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
教育这个职业面临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当然,和人打交道的职业远不止教育,还有医生、警察、律师、商店营业员,甚至街头小摊主,不也是和人打交道吗?但是,教师所面对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具有不同性格、不同禀赋、不同精神世界的儿童!而且和这样的儿童打交道不是偶尔,或短时间,而是“每天面对”——长达三年、六年,或更久。
更重要的是,和其他职业所面对的“人”不同,与教师朝夕相处的孩子,天真、纯洁、阳光、清澈……“那时候,我们以为天上的星星一定能数得清,于是便真的去数了。”这是作家王开岭对童年纯真的形象描绘。
而这份一尘不染的纯真,正是我们做教师幸福的源泉。
回想我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因为种种原因,我也遇到过现在一些年轻人所遇到过的“不公平”,因而也郁闷过,但正是我每天面对的学生给了我最纯粹的教育快乐。在《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一文中,我曾这样回忆——
我想到我的八十年代,那时候我是一个刚大学毕业走上讲台的年轻人,除了激情一无所有。
那时候,我初生牛犊不怕虎,没学会走就直接跑,当然也有无知导致的无畏,于是语文教改有声有色,于是班主任工作有滋有味,于是也引发无数争议,但我不管,每天都乐呵呵的,用比较文艺的说法,叫“意气风发”;我每个星期天每个寒暑假都和孩子们泡在一起,在小溪里捉鱼,在岷江边戏水,让风筝在海洋般的蓝天上优雅而自信地写诗,让歌声在似乎走不到尽头的原始森林中激荡我们肆无忌惮的青春……
而这一切,几乎都受到非议,但我不管,开心就行!有时候领导批评我,我也不觉得委屈,因为这一切都是我“自找”的。什么“中高”什么“特级”,不给我评没关系!没有什么比拥有一颗自由而幸福的心更重要的了。一直到2003年评上四川省中学特级教师之前,我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荣誉。但我真的很坦然——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但很遗憾,现在一些老师不太爱和孩子玩了,他们和孩子的关系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而只站在讲台上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师,是不可能获得教育幸福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总想和孩子们呆在一起,跟他们同欢乐共忧患,亲密无间,这种亲昵感乃是教育者创造性劳动中的一大幸福。我曾时时试图参与某个儿童集体的生活:同孩子们一起去劳动或到家乡各地区去远足,去参观旅游,帮助他们享受到一些不可多得的欢乐,缺少了这种欢乐就难以想象能有完满的教育。”
他甚至认为:“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
每个老师要问问自己:我和孩子有没有哪怕一样共同的爱好?我经常和孩子一起玩儿吗?
当然,我知道,今天的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甚至2019年也不是1982年,因为现在的老师们有着太多的教育以外的负担了,各种表格,各种材料,各种应付,各种检查……让老师们疲于奔命,除了上课,确实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戴在一块儿。但是,“难以”不等于“绝对不可能”。对于真正热爱孩子的老师来说,无论多么忙,他总可以找到和孩子一起玩儿的时间。
因为职业幸福,这是我们内在的精神需求。
第四,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创造性。
千篇一律的生活总是枯燥的,而枯燥的日子谈不上半点快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每天都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是不可能感受到教育的职业幸福的。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做一个关于“职业淘汰”的大数据调查,其中,导致职业淘汰的一个最大因素即:“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每天上班无需过脑,但手熟尔。”而有一些职业之所以最不容易不淘汰,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创意和审美。”
有一个关于马和驴的寓言,大意是,马和驴从小一块玩儿,是好朋友,长大后为各自的主人效力而分别。多年后,马和驴再次相逢,驴非常羡慕也非常伤感地说:“你看你这么多年来走南闯北,有那么多的见闻,而我一直在这里围着磨盘转,什么都没有。”马回答说:“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俩每天都在行走,我们走过的路程一样长,我并不比你多走路,但是我每天走的路都不一样,而你每天都在走相同的路。”
假设一下,两个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后分到同一所学校,都当班主任,都担任相同工作量的教学,都很敬业,很勤奋,且爱孩子。但三年过去了,其中一人成就突出,成长迅速,因而获得了丰富的职业幸福;而另一位则成绩平平,成长一般,职业倦怠正渐渐滋生。这是为什么?因为前者工作了三年,实则是一千天,因为他每一天都不一样,都充满创造的因素;而后者工作了三年,实则是一天,因为每天都是在重复昨天的一切。
因此,如同上面那个“马和驴”的寓言所示,每天走相同的路必然枯燥乏味,而每天走不一样的路自然情趣盎然。
对教师来说,“每天走不一样的路”就意味着前面所说的“创意和审美”。
有的老师会说:“学校工作就那么一些事儿,哪有那么多的‘天天创新’呀!”对的,我也说过,教育总是朴素的,一天一个“新花样”多半是假教育。但我这里说的“让每一天的工作充满创造性”,指的是尽可能我们常规的教育(班主任工作)教学(课堂教学)少一些简单的重复,多一些富于个性的创意。说“每一天都充满”有些夸张,但尽可能不重复我们自己,则是完全可以的。
我是教语文的,几十年来,我很少用相同的方法教同一篇课文。每次上课我都当我是第一次教新课文,用和上次教学不一样的方式,或者即使大体思路一样,也会有一些不同。我不是刻意为“不同”而故作“别出新裁”,而是因为年代不一样了,学生不一样了,我的人生阅历不一样了,我的阅读和见识也不一样了……这一切因素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必然会“不一样”。所以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语文教学的枯燥,相反每一次上课我都觉得很舒心。
我长期担任班主任,几十年来,从来没有用相同的模式带过班。刚工作不久,我就当班主任,我就琢磨着怎么样让孩子们快乐,让我自己也开心,于是就想法子在班级建设上“好玩儿”:班级命名、班训拟定、班会设计、班歌创作……于是,“未来班”诞生了。再后来带高中班,我没有简单重复未来班,而是在教育中注入了未来班没有的民主教育和公民教育,体现在班级管理上便是学生自治、师生平等……就这样,几十年来,我从来没有两个班是相同的,我的每一个班都有着独特的色彩,而我越当班主任越有乐趣。
创造性,这是我们从平凡工作中获取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五,如饥似渴地阅读,与遥远的思想者对话。
这个建议其实是个老话题了,但我们以前说教师阅读,更多的是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谈阅读对教师成长的作用和意义。其实,阅读本身,还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记得三十年前的1989年秋天,当时由于种种原因(这里就不细说了),我遇到旁人看来的“严重不公”,周围的许多同事都私下为我“鸣不平”,甚至包括学校领导也觉得“上面是有些过分”,想尽可能地想给我一些安慰。有一天晚上,一位同事来到我家里,他看到我满桌子正在翻开的书,感慨地说:“我本来想安慰你的,但看到这满桌子的书,我觉得你的精神世界如此充实,我的安慰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你不需要。”
是的,当时我也苦闷,但只要一进入我的书房,置身于思想的海洋,我就忘却了眼前的烦恼——它们一下子显得那么琐碎而不足挂齿。阅读,尤其是阅读大师的著作,不但让我的心灵变得平静起来,而且也让我一下子觉得自己站在了人类精神的高地,胸襟开阔,视野无垠。
很难想象,如果我们没有书房,我一度似乎“失魄”的灵魂将何处安放?而一旦拥有了自己的藏书,古今中外遥远的哲人和大师,都和我朝夕相处,我的灵魂就有了家园。
于是,我的精神世界逐渐饱满丰盈起来,而饱满丰盈的精神世界是没有悲观消极的容身之地的。关键是,广泛的人文阅读(不仅仅是教育专业的阅读),让我的思想一下子丰富起来,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或者说看待世界,看待历史,看待中国,看待周围的人,看待不同的文化和制度,就多了一些哲学的眼光、历史的眼光、经济的眼光。我就不容易被人蒙,不容易上当受骗。
也是年轻的时候,我在星期天和寒暑假经常带学生出去玩儿,近在郊外,远在省外,当时有人“见不惯”,议论说“李镇西标榜自己爱学生”,我听到后当然难受:难道我错了吗?但是当我读到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中的一段话,我心中的阴云立刻消散了。苏霍姆林斯基叙说了他自己买船,假期里带领孩子们“水上旅行”,他写道:“可能有人会想,作者借这些事例来炫耀自己特别爱孩子,不对,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读到这里,工作才两年的年轻的我,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我想到我曾与学生站在黄果树瀑布下面,让飞花溅玉的瀑水把我们浑身浇透;我曾与学生穿着铁钉鞋,冒着风雪手挽手登上冰雪世界峨眉之巅;我曾与学生在风雨中经过八个小时的攀登,饥寒交迫地进入瓦屋山原始森林……每一次,我和学生都油然而生风雨同舟、相依为命之情,同时又感到无限幸福。
可这些都多少遭到一些误解和讥讽,但当我读到苏霍姆林斯基这段话时,我的心一下被照亮了:原来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遭到类似的讥讽,他这段描述和议论给我有力的精神支持:“不对,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我从书中读到了信心——我没有错,我是正确的;也读到了信念——“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是的,这种幸福不只是我赐予学生的,也不单是学生奉献给我的,它是我们共同创造、平等分享的。苏霍姆林斯基写的就是我啊!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我照亮的同时,我感到我也把苏霍姆林斯基照亮了,因为我以自己同样鲜活的故事,为他这段文字提供了一个中国版的教育案例。所以我说,阅读最理想的境界,就是读者和作者彼此“照亮”。
阅读,就是这样给我以力量和幸福。所以,我多次说,书房应该是一个教师的标配。
第六,坚持不懈地写作,缔造属于自己的教育传奇。
写作,是一种自我宣泄。许多郁闷乃至愤怒可以通过写作倾泻出去,而又不会造成对他人的不良影响。年轻时我读过一句话:“内心的宁静,能够抵御任何外在的风暴。”
最近刚读完《寻找家园》,这是著名画家、美学家高尔泰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高先生谈到他在被打成右派后流放甘肃夹边沟,每天承受沉重的劳役,却连饭都吃不饱,还面临随时死亡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高先生通过写作记录着生命的成长、受虐与顽强,同时又舒缓着情绪,获得一种内心的宁静。若干年后,他获得平反回归正常社会,将这些文字整理,便成了《寻找家园》。
同样,作为老师,我们也可以通过写作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但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写作不仅仅是消极的情绪宣泄,更是积极的生活积累和思考沉淀。通过教育案例、教育实录、教育杂感、教育故事……的写作,我们记录我们教育生命的点点滴滴,也升华我们的教育思考。这些文字不一定能够发表,但哪怕就算是只有我们一个读者,看着日复一日积累起来的鲜活文字,我们会有一种源于成就感的幸福。
这些文字过滤了生活的琐碎,只有纯粹的教育,营造了源于现实又抹上一层理想色彩因而高于现实的“世界”,进而塑造了另一个“我”,然后审视着、欣赏着、反思着、质疑着这另一个“我”。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自我对话。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和教育科研相结合的写作。我这里说的“教育科研”当然是指真科研,即源于自己班级和课堂真实难题的研究。我经常说,把难题当课题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实践、思考、阅读、写作,就是这种研究的特点——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同时不停地琢磨、比较、判断、提炼……在这过程中,带着思考去有目的地查阅各种书籍资料,然后将一个一个的案例写下来。这就是我说的“把难题当课题的研究”。
比如,刚工作那几年,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感仅仅是字词句教学,是无法抵达“语文”应该抵达的心灵层面的;它当然应该从语言出发,但必须穿透字句而进入其精神的内核。那么,该怎么教才能“抵达”和“穿透”呢?我结合每一堂进行探索、思考,并阅读有关大家的书籍理论,再回到课堂,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等方面进行尝试,最后写成一篇《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的文章。然后我继续深入实践、思考、阅读、写作,陆续写出并发表了《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语文:请给人以心灵的自由》《我的语文素质教育观》等有影响的文章。
沉浸于这样的研究与写作,心中的愁云会在不知什么时候悄然散去。何况,长期这样的写作,必然带来丰厚的回报——发表文章,出版著作,这将是怎样的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
退一万步讲,哪怕是一个字都不能公开发表,这些写作也是有意义的——基于生命和教育的文字,为我们的将来提供了温馨的记忆。
想一下,当我们退休以后,翻开这些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文字,一个个的故事,一个个的人物,一个个的场面,还有我们内心的激荡起伏,思想的自由飞翔……或许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感慨——
那是我用饱含生命的文字为自己创作的一部大片,它叫《致青春》,或《芳华》。
2019年9月9日 写于云南
(END)
往期精选点击图片查看完整内容
▼
首页回复您感兴趣的教育关键词我们将做不定期选题
版权说明:
本文转自 镇西茶馆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在看”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种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