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学科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例题讲解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典例1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通过多年冻土区约552 km,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的防护成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的重点,片石通风路基是冻土区常用的路基防护措施。下图示意青藏铁路片石通风路基横断面。据此完成(1)~(2)题。
(1)片石通风路基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专家建议青藏铁路东西走向路段路基两侧增加片石护坡层,且南坡厚度要大于北坡,其目的是( )
A.进一步降低路基的温度
B.保持路基两侧降温一致
C.降低南坡风力侵蚀强度
D.增加北坡路基散热效率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片石由粒径较大的砾石组成,砾石间孔隙较大,孔隙中充满空气,冬季外部气温低于路基孔隙中气温,则外部较冷重的空气进入片石通风路基孔隙中,置换孔隙中原有的较热空气,形成热对流,从而使路基温度降低;夏季相反,外部气温高于片石通风路基孔隙中气温,则外部热空气不易进入路基。故其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冬季,D正确。第(2)题,北半球东西走向的铁路南侧路基处于阳坡,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因此温度高于北坡,为了保持路基是两侧降温一致,应使南坡片石护坡层厚度大于北坡,B正确。
思考:你在解答上题时用到了哪些知识?
答案 热力环流的原理;坡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典例2 台湾南部的“月世界”,又名恶地形,指的是一种地表崎岖的地貌景观。因土壤地质疏松,透水性又差,因此遇雨水就变得十分软滑,顺坡向下流动,植物生长相当困难,地表有如月球般荒凉贫瘠。其中的“泥火山”,喷发出黏稠的泥浆,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静静外淌,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点燃这些气泡能生成火焰,出现“水火同源”的奇观。读图,回答(1)~(2)题。
(1)“月世界”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
A.变质作用—地壳抬升
B.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C.板块张裂—岩浆活动
D.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2)泥火山发育的地质构造及其“喷发”的主要能量来源分别是( )
A.背斜—断裂 地球内能
B.向斜—断裂 地球内能
C.背斜—断裂 太阳辐射
D.向斜—断裂 太阳辐射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月世界”地表崎岖,地表泥岩遇雨水顺坡向下流动,植物生长相当困难,地表有如月球般荒凉贫瘠,说明“月世界”地势较高且有流水侵蚀,结合平时所学知识,台湾地处造山运动带,地壳不稳,造山运动强烈,隆升速率很快,因此地势较高,综上,“月世界”形成是先有地壳抬升,后有流水侵蚀,D正确。第(2)题,由材料可知,“泥火山”是由地下泥浆和可燃性气体喷出所致,地下可燃性气体多位于背斜构造,推测可能是背斜产生断裂,导致气体溢出,该地“泥火山”地处地壳活跃地带,可能是地壳运动导致油气层压力过大,油气推动泥浆喷涌而出,因此,泥浆喷发的能量来源应是地球内能,综上,A正确。
思考:你在解答上题时用到了哪些知识?
答案 地壳运动;板块学说;外力地貌成因;地质活动顺序;地质构造。
典例3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秦岭、大巴山地形崎岖,限制了南北两侧的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2017年12月6日,作为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连接西安至成都的高铁客运专线,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让“蜀道难”成为了历史。读图,回答(1)~(2)题。
(1)西成高铁穿越了( )
A.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C.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2)西成高铁开通当日,从西安到成都沿线可以看到( )
A.剑门关日出时影子朝西南
B.汉中附近河流结冰封冻
C.成都附近许多太阳能电站
D.西安地区草木枯黄凋零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西成高铁是从西安到成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A错误;两个城市都位于季风区内,B错误;西成高铁联系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C错误;西成高铁穿越了湿润区与半湿润区,D正确。第(2)题,西成高铁开通当日是12月6日,北半球是冬季,(除极点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从西安到成都沿线可以看到剑门关日出时影子朝西北,A错误;汉中位于秦岭以南,附近河流无结冰期,B错误;成都地处四川盆地,云雾多,日照时间少,不适合建设太阳能电站,C错误;冬季西安地区草木枯黄凋零,D正确。
思考:你在解答上题时用到了哪些知识?
答案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黄河与淮河的分水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我国冬半年周日视运动;汉中地区的水文特征;太阳辐射的分布。
三、跟踪训练
菲律宾薄荷岛上有大量石灰岩圆锥状山丘,高度在40~120米之间,山上长草山下长树,山体形似草堆,每年有一两个月“草堆”干枯,转为咖啡色,酷似一大堆巧克力,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图3为巧克力山景观图,图4为薄荷岛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2题。
1.薄荷岛“草堆”干枯,咖啡色最鲜明的月份是
A.12~1月
B.4~5月
C.6~7月
D.9~10月
2.石灰岩圆锥状山丘上树木少的原因是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岩溶地形,土壤过湿
C.土层瘠薄,风力强劲
D.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堪察加半岛受地形、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影响,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显著。图5为堪察加半岛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3~5题。
3.堪察加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
A.太平洋板块的挤压
B.美洲板块的张裂
C.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D.亚欧板块的张裂
4.图5中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堪察加半岛
A.东部地形坡度小于西部
B.北部地带性植被是针阔叶混交林
C.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D.中东部山地分布有冰川
我国某地传统民居(如图1所示)坐落在河边高40多米的土崖上。当地居民用黏土制作土坯和土块筑墙,墙体厚度达1米左右。据此完成6~8题。
6.推测该民居位于我国的
A.福建省
B.陕西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该民居建在土崖上的主要目的是
A.登高望远
B.方便交通
C.防御洪水
D.通风采光
8.该民居墙体厚度大的主要作用是
A.通风散热
B.保温隔热
C.防漏吸潮
D.防风防沙
凤堰古梯田(如图2所示)位于陕西南部,被誉为“中国最美田园”,于清代修筑而成,主要分布在海拔500~650米之间的坡地上。梯田修筑初期,当地农民夯实梯田底土来改良水稻生长条件。近年来,当地越来越多的梯田由种植水稻改为油菜和果树。据此完成9~11题。
9.凤堰古梯田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山地气候
10.梯田修筑初期,当地农民夯实梯田底土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梯田坡度
B.平整土地
C.减少水分下渗
D.加固梯田
11.当地越来越多的梯田由种植水稻改为油菜和果树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需求量减少
B.水热条件发生变化
C.城市化快速发展
D.产业发展方向发生变化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莱是东盟成员国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正式启动。文莱-摩拉区是文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人口稠密,土地紧张。文莱规划将荒芜的摩拉岛建设为世界级国际炼化(炼油、石油化工)工业中心,该工业中心及配套的跨海大桥(连接摩拉岛和文莱-摩拉区,全长 5915m,已于2018年5月竣工。)由中国公司负责建设。图7示意文莱位置及政区。
(1)针对摩拉岛的气候特点,指出我国相关人员在基建施工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6分)
(2)说明跨海大桥建设对摩拉岛炼化工业中心建设和运营的积极作用。(6分)
(3)与文莱-摩拉区相比,分析文莱将国际炼化工业中心布局在摩拉岛的优势。(6分)
(4)分析文莱将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定为炼化工业中心产品主要目标市场的原因。(6分)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飓风是形成于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广阔的洋面、充足的热量、水分对热量的持续传输和地转偏向力是飓风形成的关键条件。墨西哥湾沿岸平原经常受到来自北大西洋飓风的影响,墨西哥湾水温比同纬度大西洋高出2~3℃,飓风在经过墨西哥湾时和登陆后,势力有显著变化。图8为墨西哥湾区域示意图。
(1)与同纬度大西洋相比较,简述墨西哥湾水温较高的原因。(4分)
(2)分析水分对热量的持续传输在飓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6分)
(3)分别说明在经过墨西哥湾和登陆后两个过程中飓风势力的变化,并解释原因。(8分)
(4)说明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在飓风侵袭时容易形成水灾的自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5 BCAB D 6-10 DCBAC 11. D
12.(1)中暑;晒伤;食物中毒;蚊虫叮咬;疫病。(任答三点得6分)
(2)便于生产和生活物资的输入(2分)和人员的往来,(2分)保障工业中心的建设和正常运营。(2分)
(3)远离居民区,避免对摩拉区的污染(危化品的威胁);(2分)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成本低)(2分);有利于荒岛(土地资源)的开发。(2分)
(4)处国际航线,海上运输便利;(2分)市场距离近;中、越、菲、马和印尼市场需求量大;(2分)同属自贸区,有政策优势(与市场国之间无贸易壁垒/关税低)。(2分)
13.(1)有暖流(暖海水)汇入;(2分)水体较浅,(海域封闭)受热增温幅度大。(2分)
(2)海洋水受热蒸发;水汽随大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形成强低气压,带动四周气流旋转汇聚。(任答三点得6分)
(3)经过墨西哥湾时:势力增强;墨西哥湾水温高,有增温作用。(4分)
登陆后:势力减弱;缺少热量和水汽的供应;地面摩擦力强,减弱风力。(4分)
(4)飓风带来强降水(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遭受风暴潮(海水)侵袭。(任答两点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