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术文摘》2019年第1卷第16期
“运动训练”专辑
目 次
栏目
序号
题目
作者
运动训练
1
我国体能训练反思与奥运会备战展望
李春雷
2
抗阻训练对老年人骨密度影响的meta分析
王光旭,王兴,陈新丽,盛怡
3
高强度间歇训练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现状·机制·可行性
刘建秀,方雯,王帝之,马新东
4
高强度间歇游泳运动对有训练大鼠心肌miRNA的差异表达及相关调控通路分析
胡荣光,赵彦宏,张瑞萍,张安民,钱帅伟
5
不同方式冲刺间歇训练对优秀男子橄榄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史明政,刘泳,赵振东,谢维军
6
不同大强度间歇训练对公路自行车优秀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和输出功率的影响
屈成刚,唐一丹
7
后激活增强效应对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肌肉活性的影响
刘敏,郭燕兰
8
竞技太极拳中32系列难度动作单脚支撑落地稳定性训练探析
易鹏,王飞,夏成才,于君玲
运动训练
9
短跑专项力量训练手段训练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拖重物跑为例
王蓓,谢慧松,刘少飞
10
竞技摔跤竞赛规则的变化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影响
Е·Д·米杜索娃,М·В·安德利亚诺夫,Н·Б·契塔依基娜
11
TRX悬吊练习对游泳运动员躯干核心区肌群平均肌电的影响研究
陈洁星,周丽云,温宇红,杨阳,孙通,曹阳,甘子怡
12
乳酸阈强度运动对超重女大学生心肺机能和身体成分的影响
齐玉刚,谭思洁,姜岩
13
不同压力下肢紧身服对跑步运动中摄氧量及运动后血乳酸恢复的影响
孙凯扬,李翰君,王颖
14
英国应用LTAD理论框架制订《游泳训练大纲》的措施、争议和启示
关志逊,薛岚,崔薇
15
疲劳与非预期效应对女子足球运动员侧切动作中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
邹利民,毛丽娟, 伍勰,汤运启,黄尚军
16
冬奥滑降项目竞技能力特征与制胜规律研究
袁晓毅,胡忠忠,景磊,徐庆雷
17
非预期条件下女足运动员侧切动作中膝关节运动生物力学特性
邹利民,毛丽娟,梁雷超,汤运启,李震
01
我国体能训练反思与奥运会备战展望
李春雷
摘要: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竞技体育军团获得巨大的成功,但在随后的2012年、2016年夏季奥运会以及2018年的冬季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军团夺取的金牌总数在不断下滑。在这期间国家体育总局邀请国际知名体能康复机构入驻国家队,创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团队,加大体能训练支撑力度,但并没有止住成绩下滑的趋势。为了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正在诸多项目的国家队推进"铁人体能"计划,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打赢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实现逆势反弹,有必要对以往的体能训练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纵观近20年在世界体坛凭借着长期稳定的整体表现,特别是在三大球、体能类项目上的优异表现,美国仍是世界唯一体育强国,其原因在于美国的体能训练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美国体能训练方面的很多做法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原文刊载于《体育学研究》2019年第4期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2
抗阻训练对老年人骨密度影响的meta分析
王光旭,王兴,陈新丽,盛怡
摘要:目的:探究抗阻训练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全身和下肢骨折高发部位(腰椎、髋关节、股骨大转子和股骨颈等)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Elsevier、Web of Science(WOS)等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抗阻训练对老年人BMD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运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和发表偏倚性评价;采用ReMan5.3.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敏感性检验。结果 共纳入文献17篇,其中低偏倚风险6篇,中等偏倚风险9篇,偏倚风险较高2篇;纳入分析总样本量719人,平均年龄均大于60岁。meta分析结果显示,抗阻训练对老年人全身(SMD=0.21,I2=68%,P=0.38)和股骨大转子BMD(SMD=0.22,I2=56%,P=0.22)具有一定提高作用,但无显著性。抗阻训练可显著提高老年人腰椎(SMD=0.46,I2=70%,P=0.01)、髋关节(SMD=0.34,I2=16%,P=0.005)和股骨颈BMD(SMD=0.53,I2=60%,P=0.000 5)。结论 抗阻训练对老年人BMD有一定提高作用;对老年人腰椎、髋关节和股骨颈BMD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适当的抗阻训练可有效保护老年人骨骼,预防骨质疏松。
原文刊载于《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43卷第5期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3
高强度间歇训练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现状·机制·可行性
刘建秀,方雯,王帝之,马新东
摘要: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应用是当前国际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HIIT对儿童青少年健康影响相关研究,厘清HIIT在这一群体中的最新应用成果、适应机制以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论:1)HIIT可显著降低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风险;2)鉴于肌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PGC-1α)适度增加对氧化能力的积极影响,PGC-1α的增加可能是HIIT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适应性机制;3)与长时间持续性训练相比,HIIT在量-效关系方面体现出高度的经济性、乐趣性和可坚持性。因此,HIIT可作为儿童青少年使用的有效运动模式。展望与建议:1)未来需进一步在不常运动、超重/肥胖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不同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探究省时且更具吸引力的HIIT干预方案;2)研究应使用统一的心血管代谢测量指标和方法以更好理解HIIT对儿童和青少年代谢的影响;3)HIIT干预应将饮食和干预之外的体力活动纳入考虑来消除混淆的变量,幵且考虑不同性别和激素对青春期代谢能力的影响。
原文刊载于《体育科学》2019年第39卷第8期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4
高强度间歇游泳运动对有训练大鼠心肌miRNA的差异表达及相关调控通路分析
胡荣光,赵彦宏,张瑞萍,张安民,钱帅伟
摘要:目的:探索有训练大鼠在一次高强度间歇游泳运动后心脏左心室肌中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差异表达,从miRNA调控基因表达的视角揭示高强度间歇游泳运动导致心脏功能改变的遗传应答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高强度间歇游泳训练(HIST)模型,采用Illumina HiSeq2500测序技术检测各组左心室肌miRNA的表达,对mi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靶基因预测;对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所有样品共鉴定出868个miRNA,其中已知miRNA 531个,新预测miRNA 337个。与对照组相比,间歇组筛选出32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22个表达上调,10个表达下调。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涉及心肌细胞的多种生理代谢功能。结论:间歇组大鼠心肌miRNA表达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表现出良性与恶性的不同调控趋向,其可能通过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调控多种信号通路而实现心脏的重塑,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原文刊载于《体育科学》2019年第39卷第8期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5
不同方式冲刺间歇训练对优秀男子橄榄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史明政, 刘泳,赵振东,谢维军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上肢vs下肢)冲刺间歇训练(SIT)对优秀橄榄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36名中国农业大学男子橄榄球运动员(均为运动健将)随机被分为上肢训练组(UT)、下肢训练组(LT)和常规训练对照组(RC)。RC组进行6周常规训练,UT组和LT组在RC组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上肢或下肢SIT(20 s全力蹬车后休息2 min,重复4次为1组,共完成2组,组间间歇4 min,2次/周)。于训练前以及末次训练后48 h,采用递增负荷运动实验、6×10 s高强度间歇冲刺实验(IHIS)分别测定不同肢体部位有氧以及间歇冲刺运动能力(所有测试均利用上肢和下肢各完成1次)。结果:训练后,1)UT组和RC组上肢递增负荷实验时的最大有氧功率(MAP)较训练前均显著增加(P<0.05),但UT组比RC组高8.5%(P<0.05);2)仅LT组上肢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时的通气阈功率(PVT)和VT/VO2max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3)仅LT组下肢完成第5和第6组IHIS实验时的平均功率输出(MPO)较训练前升高(P<0.05);4)仅LT组下肢IHIS后的血乳酸(BLa)较训练前降低(P<0.05);5)上肢间歇冲刺运动能力、下肢有氧运动能力以及身体成分等参数均较训练前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优秀男子橄榄球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融入不同方式SIT能够改善上肢有氧以及下肢间歇冲刺运动能力。
原文刊载于《中国体育科技》2019 第55卷第7期
Doi:10.16470/j.csst.2019028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6
不同大强度间歇训练对公路自行车优秀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和输出功率的影响
屈成刚,唐一丹
摘要:比较2种大强度间歇训练对公路自行车优秀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和输出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5名云南省公路自行车优秀男子运动员随机分为3组,第1组(S组)采用冲刺间歇训练结合耐力训练(SIT+耐力训练),第2组(H组)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结合耐力训练(HIIT+耐力训练),第3组(C组)为对照组,进行传统耐力性训练;训练持续3周,S组和H组共进行SIT和HIIT训练6次。采用训练后即刻血乳酸(BLAend)和训练过程平均心率(HRmean)监控训练负荷强度;训练前后进行递增负荷测试,测试指标包括最大有氧输出功率(Pmax)、最大摄氧量绝对值(VO2max)、最大摄氧量相对值(VO2max/kg)、每分通气量(VE)和最大心率(HRmax),并通过公式计算每搏输出量(SV)。结果:1)3周训练后,S组运动员Pmax、VO2max、VO2max/kg、VE、HRmax、SV均显著提高(P<0.05);H组仅有VO2max/kg有显著性提高(P<0.05);C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2)S组各项指标增量(Δ)明显高于H组和C组。S组ΔVE、ΔHRmax、ΔVO2max、ΔVO2max/kg较H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S组与C组比较,VO2max呈现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VO2max/kg、ΔVE、ΔHRmax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3)3周训练后,S组HRmean与BLAend均明显下降,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前后相同阶段S组HRmean与BLAend均显著高于H组,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相比HIIT结合耐力训练和传统耐力训练,3周SIT结合耐力训练的训练计划对公路自行车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更佳。
原文刊载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31卷第5期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07
后激活增强效应对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肌肉活性的影响
刘敏,郭燕兰
摘要:目的:通过测试不同训练水平的5次90%1RM负重深蹲刺激,并经过不同恢复时间后,下蹲跳蹬伸阶段运动学、动力学数据以及下肢所贴肌肉的肌电数据的变化,分析恢复时间和训练水平对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的影响。方法:通过测试30名田径项目运动员在5次90%1RM负重深蹲刺激后,经过不同恢复时间进行下蹲跳(countermovement Jump,CMJ),对CMJ蹬伸阶段运动学、动力学数据以及下肢所贴肌肉(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肌电数据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次90%1RM负重深蹲的PAP诱导方式在恢复时间4~12 min时动力学指标中的峰值地面垂直反作用力(the peak ground vertical reaction force,vGRF)、峰值功率(peak power output,PPO)、峰值力量发展速率(the peak rate force development,pRFD)显著高于基准值(P<0.05);在运动学参数中下蹲跳蹬伸阶段峰值力时刻髋、膝、踝的角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恢复时间为8 min时对CMJ高度有明显的增加(P<0.05)。PAP诱导后8 min(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腓肠肌)的积分肌电值显著性增加(P<0.05),其他肌肉(股二头肌、胫骨前肌)的积分肌电值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水平(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对运动学指标(CMJ高度)、动力学指标(PPO、vGRF)及股直肌、股外侧肌的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它指标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在5次90%1RM负重深蹲(每次间歇1 min)的PAP诱导方式下,PAP效果的有效时间段为4~12 min,在8 min时PAP效果最佳,受试者募集运动单位能力增强,肌肉活性增大,爆发力增强。不同训练水平因素对PAP效果存在显著性影响,且较高水平运动员PAP的效果在下蹲跳上的表现更为显著。
原文刊载于《中国体育科技》2019 第55卷第7期
DOI:10.16470/j.csst.2019109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8
竞技太极拳中32系列难度动作单脚支撑落地稳定性训练探析
易鹏,王飞,夏成才,于君玲
摘要: 基于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参与观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太极拳中32系列难度动作落地单脚支撑技术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和规律探讨。旨在从整体上系统地理解竞技太极拳中32系列难度动作各阶段间的关系,进而准确把握此类动作训练方法设计的理论基础,从而设计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以提高运动员32系列难度动作落地单脚支撑的稳定性。研究得出,可通过SWISS球上俯卧转体等训练提高核心肌群的协调控制能力,BOSU球上单双腿直立或半蹲等练习增强髋关节肌群的离心收缩能力和协调控制能力,仰卧屈膝足跟夹SWISS球、手法松解等方式增强膝关节不同肌群的等长收缩、向心收缩、神经协调控制能力;通过踝关节PNF拉伸、跖趾关节PNF拉伸等增强足底非固有肌离心收缩能力和柔韧性,提高足底固有肌的神经协调能力。
原文刊载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3卷第8期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9
短跑专项力量训练手段训练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拖重物跑为例
王蓓,谢慧松,刘少飞
摘要:探究拖重物跑训练手段对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途中跑阶段的技术特征及下肢环节肌肉力量的影响,深入认识其对短跑途中跑技术和专项力量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对14名男子二级左右水平短跑运动员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6%~10%BM负荷的拖重物跑训练,采用高速摄像分析法、等动肌力测试法分析运动员身体素质;支撑阶段髋、膝、踝关节运动学参数和下肢各环节肌肉力量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1)实验后运动员30m、60m、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等身体素质及专项成绩显著提高;(2)步长、重心水平速度显著性提高,两大腿剪绞平均速度提高、单步时间减少;支撑阶段最小膝、踝角显著降低,角速度提高;(3)髋、膝关节伸/屈肌群PT/BW、AP除膝关节60°/sPT/BW值未见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角速度下PT/BW、AP均呈显著性差异,踝关节跖屈肌群各角速度下PT/BW值显著提高,跖屈肌群60°/s速度下AP提高,背屈肌群AP略降低。结论:适宜负荷的拖重物跑训练可显著改善短跑运动员运动素质、提高运动成绩;有利于提高髋关节剪绞—制动力量,使膝、踝关节处于低位超等长"屈蹬"状态;提高了髋、膝关节屈伸肌群快速主动收缩能力及踝关节跖屈肌群退让性快速收缩能力。
原文刊载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3卷第8期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10
竞技摔跤竞赛规则的变化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影响
Е·Д·米杜索娃,М·В·安德利亚诺夫,Н·Б·契塔依基娜
摘要: 研究古典式摔跤项目的竞赛特点,确定竞赛规则变化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为了归纳2018年竞赛规则变化后的古典式摔跤项目竞赛特点,对2010—2018年所有体重级别的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比赛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观看录像,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对398场比赛进行了分析。在2010—2018年俄罗斯冠军赛记录文件中发现:2010年俄罗斯冠军赛是按直接淘汰制进行的,并且负者参加安慰赛。2018年竞赛规则的修改对摔跤运动员的积极性产生了正面影响,摔跤姿势变得活动性更强和更饱满,但由于以往的规则要求标准姿势,这一姿势也基本上决定了比赛结果,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似乎不足,而这不可能不反映到技术动作的质量和数量指标中,相应地也反映到比赛的胜负中。必须依据竞赛规则的变化,完善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训练过程。
原文刊载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31卷第5期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11
TRX悬吊练习对游泳运动员躯干核心区肌群平均肌电的影响研究
陈洁星,周丽云,温宇红,杨阳,孙通,曹阳,甘子怡
摘要: 研究TRX悬吊练习对竞技游泳运动员的躯干核心区4个主要肌群的AEMG激活强度,旨在为游泳运动员科学地进行TRX练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8名男子一级和二级游泳运动员为受试对象,运用Mega6 000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对受试者在23种TRX练习中的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和多裂肌4个肌群进行表面肌电测试,计算受试肌群的肌电振幅平均值(AEMG)。通过聚类,将23种TRX练习分为4类,然后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绘制TRX练习中各肌群的AEMG值图形,并计算图形面积。结果:第1类和第3类TRX练习同属于以竖脊肌和多裂肌发力为主的练习,且第1类TRX练习对躯干区肌群的刺激强度高于第3类;第2类和第4类TRX练习同属于以腹外斜肌和腹直肌发力为主的练习,且第4类练习对躯干区肌群的刺激强度高于第2类。结论:23种TRX练习对躯干核心区4个肌群的AEMG值范围为腹直肌1%~82%,腹外斜肌1%~69%左右,竖脊肌3%~55%左右,多裂肌2%~52%。TRX练习对腹部肌群的刺激强度值包括低、中、高水平,对背部肌群的刺激强度值处在中、低水平;计算坐标图面积能够清晰直观地表示出TRX各动作对躯干区肌群的刺激程度;无固定支撑以及与游泳专项训练联系的紧密性是TRX练习应用于游泳训练的重要特征;教练员和运动员应遵循运动训练原则将TRX练习应用于游泳专项训练中。
原文刊载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12
乳酸阈强度运动对超重女大学生心肺机能和身体成分的影响
齐玉刚,谭思洁,姜岩
摘要: 该研究旨在观察乳酸阈强度训练提升超重女大学生心肺机能和改善身体成分的效果。方法:通过递增负荷实验测定超重女大学生个体乳酸阈,绘制血乳酸-走跑强度动力曲线,依此确定运动干预强度及设计运动方案;受试者进行12周乳酸阈强度运动训练;测定实验前后身体成分、肺活量、最大摄氧量、超声心动等指标进行与对照组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超重女大学生个体乳酸阈为3.75±0.91mmol/L,乳酸阈强度为6.91±0.88km/h,乳酸阈强度训练靶心率为137±12.2次/min;实验组训练后,体脂%、腹部脂肪含量等非常显著的下降,最大摄氧量、肺活量、每博输出量、射血分数显著性提升;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12周乳酸阈强度运动锻炼可显著改善超重女大学生的心肺机能和身体成分;本研究得出的乳酸阈强度可作为超重女大学生有氧健身的参考强度。
原文刊载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3卷第8期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13
不同压力下肢紧身服对跑步运动中摄氧量及运动后血乳酸恢复的影响
孙凯扬,李翰君,王颖
摘要: 研究目的:研究穿着不同压力下肢紧身服对跑步过程中摄氧量以及运动后血乳酸恢复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北京体育大学12 名健康男性长跑爱好者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进行3 次递增负荷最大摄氧量测试,在测试期间随机穿戴不同压力的下肢紧身 服和普通运动长裤进行测试。最大摄氧量测试采用METAMAX 3B心肺功能测试系统进行测试,根据Bruce测试方案每3 min递增负荷,直至受试者运动至力竭。分别在安静时、 运动后1 min、4 min、7 min和10 min 5个时刻测量血乳酸指标。采用Simi Aktisys 3D实验 设备进行肌肉震动测试。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的重复测量统计学方法比较3 种情况下各 项指标的差异。研究结果:运动过程中,高压力下肢紧身服在第二负荷上的耗氧量显著 减小(P=0.047),但在其他负荷的耗氧量以及最大摄氧量没有出现显著性的差异。不同 压力下肢紧身服对乳酸最大值以及乳酸消除速率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影响。不同压力下 肢紧身服均能够显著减小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腓肠肌的肌肉震动(P=0.017、P=0.012、 P=0.028),并且压力较大的下肢紧身服对肌肉的固定效果更好。研究结论:不同压力下 肢紧身服对一次性高强度跑步运动过程中的最大摄氧量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但有可能 在一定运动强度范围内减少运动过程中氧气的消耗。下肢紧身服对一次性高强度跑步 运动后乳酸恢复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下肢紧身服能够降低肌肉的额外震动,并且压力越大,效果越好。
原文刊载于《中国体育科技》2019年网络首发
Doi:10.16470/j.csst.2019875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14
英国应用LTAD理论框架制订《游泳训练大纲》的措施、争议和启示
关志逊, 薛岚,崔薇
摘要: 在系统回顾LTAD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视角分析英国通过体育组织管理架构调整进行休闲体育文化向参与和竞技兼顾型体育文化转型的游泳运动崛起的历史背景、目标、具体措施、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内容和存在的争议等,深入探讨2003版英国《游泳训练大纲》成为各国学习的经典的原因。结合游泳运动在我国体育文化转型背景下面临的问题,梳理出3方面的启示:1)需要补齐顶层设计和连接性政策;2)针对中国游泳发展的瓶颈和国情制订科学的《游泳训练大纲》;3)完善教练教育系统,立足独立自主培养顶尖高水平运动员。
原文刊载于《中国体育科技》2019 第55卷第7期
DOI:10.16470/j.csst.2019111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15
疲劳与非预期效应对女子足球运动员侧切动作中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
邹利民, 毛丽娟,伍勰,汤运启,黄尚军
摘要: 目的:了解疲劳与非预期及其交互作用对于女子足球运动员侧切动作中膝关节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探讨侧切动作中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潜在风险。方法:通过有针对性的疲劳诱导方案和非预期变向测试方案,采集21名女子足球运动员在疲劳前后的预期和非预期侧切动作过程中的下肢三维运动学、动力学参数,分析得到相关变量指标,采用重复测量的双因素(2×2)方差分析对考察变量进行数理统计。结果:1)疲劳和非预期因素对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交互作用不显著;2)与疲劳前相比,预期条件下疲劳后膝关节内翻力矩显著减少,非预期条件下疲劳后膝关节外翻力矩显著增大(P<0.05);3)与预期条件相比,非预期条件下膝关节外翻、内旋角度和外翻力矩显著增大(P<0.05)。结论:1)疲劳和非预期因素在侧切动作中交互作用不显著,两因素同时作用时并不会导致ACL损伤风险的明显增加;2)疲劳因素导致侧切动作中膝关节额状面力矩产生外翻趋向,可能归因于膝关节稳定性的降低;3)与疲劳因素相比,非预期因素对侧切动作的影响更为明显,使得膝关节的载荷模式发生根本变化,这可能会导致非接触性ACL损伤的风险增大。
原文刊载于《中国体育科技》2019 第55卷第7期
DOI:10.16470/j.csst.2019013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16
冬奥滑降项目竞技能力特征与制胜规律研究
袁晓毅,胡忠忠,景磊,徐庆雷
摘要: 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共计10枚金牌,起源欧洲,兴盛于欧美,在我国处于起步并快速发展阶段。这3个项目在关键技术、竞赛场地、规则等方面存在较多共性,我们统称为"冬奥滑降项目"。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自身执教经历,对比分析冬奥滑降项目竞技能力,探究各项竞技能力之间的关系,力促奥运备战成果最大化,为我国2022年冬奥会全面参赛,进而在雪车、钢架雪车、雪橇项目上实现国旗国歌的"飘、升、奏"。结论:1)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同属于冬奥滑降项目,其竞技能力主要包括"启动速度,滑行技术,心理素质"。2)通过不同形式的力量、速度等练习提升运动员的快速启动能力;通过路线记忆、模拟驾驶、视觉训练等练习来提高滑行技术。3)"体能是基础,启动和滑行是关键,人才建设与队伍运行管理是保障"构成了冬奥滑降项目的制胜因素。
原文刊载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年第42卷第5期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17
非预期条件下女足运动员侧切动作中膝关节运动生物力学特性
邹利民,毛丽娟,梁雷超,汤运启,李震
摘要: 为了了解非预期条件下女足运动员侧切动作中膝关节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的变化及其带来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风险,采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采集预期条件下和非预期条件下的女足运动员侧切动作时的下肢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膝关节的角度、力矩、侧切力峰值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预期条件下,触地时膝关节处于内翻状态,而非预期条件下则处于外翻状态;②非预期条件下,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最大外翻角度、最大内旋角度显著大于预期条件下的角度(P<0.05);③非预期条件下,膝关节主要受到外翻和外旋力矩的作用,预期条件下主要受到内翻和内旋力矩的作用;④非预期条件下,侧向地面反作用力明显大于预期条件下的反作用力(P<0.05)。由此可知:非预期条件下侧切动作在触地时刻的膝关节外翻姿态以及在缓冲阶段的更多外翻和内旋表现,可能是导致侧切过程中地面反作用力增大和膝关节力矩载荷性质转变的主要力学机制,说明非预期的侧切动作可能会增大ACL损伤发生的风险。
原文刊载于《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43卷第5期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END
体育
学术文摘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