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不知,孩子的攻击行为是一种语言,是一种向周围传递寻求帮助的信号。
如果我们能够准确识别,理性引导,满足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这种坏行为一定会被好行为所取代。——虎妈
﹏﹏﹏﹏作者 | 朱丽叶来源 | 男孩派原创
那些打父母的孩子,他们想要什么?
近日,江苏徐州一位妈妈拨打110报警称,12岁的儿子不写作业。“还打我。我把他养到12岁,他现在能打我了!我不要他了,你们把他弄走吧,想给谁给谁!”
网友们也纷纷下场批判。
近年来,孩子殴打父母的新闻屡见报端,以至被称为新型家庭暴力。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今年8月报道:英国青少年对父母施暴的案件逐渐增多。特别是最近3年,案件增长速度更是翻倍。 仅在英格兰、威尔士和海峡群岛,孩子对父母实施家暴的案件数量,就从2015年的7224起上升至2018年的14133起。
我们在生活中的确常会见到和父母撕扯的孩子。在盛行培养好性格、推崇好情商的年代里,愤怒,大概是最遭人厌的,因为它带有攻击性。身为家长,怎么能忍受自己被孩子攻击呢?可是,心理健康专家Tom Madders表示:青少年对父母施暴,映射的是精神上的痛苦。就像我们常会冲所爱之人发火一样,我跟你哭啊闹啊纠缠啊捶打啊,只因为我想从你这里要一些东西。那么,孩子通过“打”,在向我们要什么?
尊重,是孩子最渴望的爱。
新闻中,那位不写作业还打妈妈的男孩,在派出所里抽泣着问民警:“凭什么她能打我,我不能打她?”教育专家王人平评论道:“孩子打妈妈一定是不对的,可妈妈整日打骂孩子,还告诉孩子打他是爱他,是为了他好,那么,孩子也不过是以妈妈爱他的方式爱妈妈而已。”
当父母理所当然用“打”来教育孩子时,被“教育”的过程中,孩子见识到拳脚说话的力量。等到孩子认为自己有足够能力时,他们也会选择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和父母“对话”。因为他只见过这种方式,没有体会过人与人之间更好的交流,他以为只有暴力能帮他解决问题。有一期《变形计》中,一个孩子讲到自己是怎么对着父母挥起拳头的: “父母一直对我拳脚相向,家里、大街上、商场里,他们从不顾我的尊严,对我呵斥、怒骂、打,这些场景我都记得。在一次他们打我的时候,我顺手推了一下,妈妈的表情很惊讶。我也从那一刻起,发现我有了还手能力,直至后来对他们暴力相向。”这些年接连发生的十二三岁少年弑母案,我们只看到了惨案发生那一瞬的震惊和不可思议。但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结局,是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慢慢累积,最后爆发的。就像烧一壶水却把壶口堵上,一旦到达沸点,爆炸是必然的结果。有时候看着孩子的行为,就像在看我们自己。不经意间,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身上有模有样地一一展现。想要孩子学会尊重我们,我们也得尊重孩子。可是,一个从小被暴力对待的孩子,他要从哪里去学习包容与体谅?
空间,是孩子最大的需要。
前两天,一个亲戚向我妈哭诉,她刚上初中的儿子差点打了她。她说:“当时快到上补习班的时间了,我看他磨蹭我就过去给他整理书包,多说了他几句,他竟然冲我说脏话。我火冒三丈地打了他,没想到他也挥起了拳头。要不是他爸拦着,那拳头就砸到我身上了。”我在一旁听着,感叹的不是男孩打妈妈的这个动作,而是儿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妈妈却仍在给孩子整理书包,监管着孩子的生活点滴。孩子动手“打”妈妈的这个动作,更像是要推开妈妈。加拿大青年导演哈维尔·多兰,在半自传体电影《我杀了我妈妈》中这样说:“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我们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候,都恨过自己的妈妈。”电影中的主角于贝尔18岁。他其实很爱妈妈,然而,他经常幻想“杀掉”妈妈,来争取自由自在的生活。电影用令人毛骨悚然的标题,呈现孩子对妈妈爱恨交织的攻击,不过是想表达:妈妈,我用“恨”来跟你保持距离;妈妈,请放手吧,我才能真正长大。当孩子第一次冲我们说出“我不要”,第一次冲我们扬起小拳头,那是他们在试图夺回自己的主权,找寻并捍卫自我的空间。
挑战父母,是孩子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心理学作家冰千里谈到自己和儿子的一次冲突。一向将老爸视为偶像的儿子,在争吵中,愤怒地推了老爸一把。冰千里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冰千里却感到欣慰,甚至欣赏。因为他看到孩子内心深处喷薄而出的生长的力量。这是一种宣言,独立宣言:我长大了,我有力量了,当我的权利被侵犯,不管是谁,我都要抗争到底。人的成长似乎有着某种轨迹。孩子最初将父母视为权威的偶像。直到某一天,他们发现偶像并不是万能的,是可以击败的。于是,他们尝试各种挑战,直到将偶像击倒。他们从中寻到了自我的力量,才能踏上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当孩子觉得“父母也不过如此”时,这正是他们成熟的关键期。成长本身,就是突破一个个不可以突破的冲突。尤其是对父母的挑战,对孩子而言意义重大。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最令人震撼的并不是大女儿吉塔勇夺世界金牌,也不是最后5秒的完美绝杀,而是吉塔和父亲的交手。众目睽睽之下,历经酣战,吉塔将父亲打倒在地,尘土飞扬中,吉塔坚定地说:“这就是我学到的,爸爸。”
这样的击败,对父女二人都非常残忍,但对吉塔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仪式。由此,吉塔超越了权威,宣告了独立,站在世界级冠军面前,没有丝毫畏惧。冰千里说:“攻击性才是迈向成功的原动力,被压抑之后,很多人只能攻击自己。”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动力被压制,久而久之变成了我们想要的乖巧模样。而那珍贵的生命的力量,同时在悄然隐退。 一个连父母都不敢挑战的孩子,怎么去挑战世界?
接住孩子对我们的攻击。
心理学家认为,从来到这个世上,孩子就有一股原初的活力。饿了要吃奶,渴了要喝水,开心了要游戏,愤怒了要哭闹、甚至打人。每个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攻击性,所有这些攻击,都是一个饱含力量的“要”。正是靠着这种生命力,人类得以存活于世。可是,孩子们的“需要”却很少被父母看见,或者父母只会暴力镇压,却不曾教会孩子去体会情绪、表达愤怒,并疗愈自己。每当孩子发脾气,父母大多这样回应:“这么点事,就生气了,真是小心眼。”“你发脾气的样子太丑了,我不喜欢这么丑的你。”你看,在孩子一开始表达生气和愤怒的时候,我们就匆忙将这些负面评价贴到了他们身上,吓得他们在想要发泄的时候,却被迫把愤怒堵在了心里。但愤怒不会消失,当它第二次冒出来时,激烈的程度就是之前的两倍……预防暴力的最好办法,不是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暴力情绪,而是帮他们找一个非暴力的出口。并且不被他们激怒,才有空间去容纳他们的情绪。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中讲过自己和外孙的故事。外孙看ipad超过半小时,李玫瑾便没收了ipad。小外孙生气地打了姥姥一巴掌。李玫瑾严肃地要求外孙道歉,然后就走开了。外孙在客厅哭完,主动跑去找姥姥。李玫瑾温和地解释:“我知道你正看得开心,可是你已经看了超过半小时了,这样会损害眼睛的。”然后继续要求外孙道歉。稳稳地接住孩子对我们的攻击,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承托和安抚到他们,将他们从情绪的洪流中解救出来,平和地安放他们不断释放的力量。让他们在学习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过程中,习得必要的规矩规范。
我们的孩子,他的小生命越来越有力量,而伴随着生命力的成长,他们的攻击性也在不断增强。身为父母,我们的职责,是帮助他们将进攻中的毁灭性转化为建设性。让他们在一个安全、有爱的环境里,自由表达欢欣与快乐、不满与敌意。海桑在《一个小小孩》的诗中,这样形容我们的孩子:“他是一只自私、可爱又残酷的小动物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教育我们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而不是朽坏下去”孩子们,还有我们,一起成长吧!
*本文系男孩派原创,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60万精英家长都已关注我们。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男孩派
每早七点陪你一起成长
走之前记得点个“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