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惑,春秋正浓。共襄当下,恭逢盛世,与有荣焉。时值举国欢庆建国七十华诞之际,于2019年9月24日在陆家嘴金融城腹地浦东文化馆,盛大举行“共庆建国70华诞喜迎中法建交55周年”暨中法文化融合之美大师艺术论坛,兼“世界之美 中国之术”东西方匠心名家画展开幕仪式;与此同时,是日还在文化馆同步开展了“电影工业的文心与诗意”中外艺术电影专题鉴赏会。
法国乃首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1964年1月27日,这是东西方历史上极具划时代意义的一天。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高瞻远瞩的伟大决定使中法两国走到一起,开辟了中法关系新纪元。同时也开始了中法文化之春,甚至是东西方艺术之春。时至今日,中法友好关系,中法文化融合,中法人文交流,越发成为国际上的文明互鉴典范。由浦东文化馆主办,大风国际承办,上海市电影评论学会、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湘财基金等支持的本次论坛初心和使命便是以文化为桥,以艺术为梁,搭建中法乃至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旨在共庆建国70华诞,喜迎中法建交55周年,致敬改革开放41周年,献礼浦东开发29周年。可谓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是一场链接东西方文明的文化盛宴,也是一次联袂中法文艺精神的艺术饕餮,更是一举融合中国文化和法国文化以及海派文化的复兴行动。来自海内外的艺术家们及社会各界齐聚一堂,云集百家阔谈争鸣,纵横思想捭阖论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思想的火花更是如此,荣邀出席论坛的诸位领导及艺术家们分别就中法文化的融合之美、文化自信和时代畅想、市民文化中的都市想象、中国精神与世界艺术、中法电影艺术之魅、文化信仰与艺术使命、艺术的生活禅、艺术金融的道德文明建设、泛财经文化的宏观策略等一系列看似宏大命题实则与世俗生活息息相关联的主题以及论题展开轮番交流碰撞,有艺术,也有生活;有雅俗,也不失主人翁精神;关注家国情怀,也不忘民生基础。
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自古有着太多渊源之道,融合之美。拨冗莅临本次中法文化融合之美大师艺术论坛的开谈嘉宾多来自中法两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外艺术交流机构的文化专家、艺术名家、著名画家、知名诗家、资深藏家和爱好者玩家。罗曼罗兰曾有言,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歌德也曾言之,在真正的艺术领域里,没有预备学校,但是有一个最好的预备方法,就是对艺术大家的作品抱一种最虚心的学徒的兴趣,这样碾颜料的人常常会成为优秀的画家。是也,王羲之曾曰之,阔别稍久,眷与时长。围炉论坛中便有一位这样的法籍华裔画家,算来他移居海外阔别祖国已数十余载,此次假游子之身重返故国,借乡愁之名重踏上海故里,不免生出颇多感慨和触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一千多年前的大诗人贺知章或许根本无从想象,一千多年后会有一个美其名曰乡愁的游子在大洋彼岸对他这两句古诗的切身感受与理解愈来愈深刻,越来越入骨。身为黑头发黄皮肤的华夏子孙,谨记母语,铭记历史,刻记文化,是一种尊严,更是一种荣耀,诚然也是一种审美。”饱含怀乡深情的话语间老先生依然保留着浓烈的上海话音,不无喟叹却又淡浓相宜。集厚积的学术和精湛的画技于一身,他非但已是蜚声海内外自成一派的集大成者,更是其画派的倡导者和布道者。有时他像个顽童,间或又似个旁观者,他根本不在乎观赏者的油腻,生疏抑或娴熟,但他很在意别人对待作品的态度是否弥足诚意。舌灿莲花的他在论坛上和与会宾客们恣情分享了《我的两个世界:中国心 万里行》。一点一滴的碎片,尽在山水之间;一字一句的钩沉,尽在笔墨之间;一笔一画的练达,尽在冷暖之间;一丝一缕的沉思,尽在朝暮之间;一粥一饭的结缘和惜福,当然也尽在人情与世故之间。
与秉持信奉以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巴齐耶以及塞尚等为代表人物并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印象派的其他“西式”艺术流不同,另一位应邀出席圆桌论坛的知名画家、诗人顾宝兴则完全是一幅儒雅、淡定的当代“中式”风度。人称顾马先生,其格律诗、现代诗兼长,更擅长山水、人物、走兽,但以画马闻声画坛,亦画虎。并乐于以“马虎”精神看待周遭事物。真可谓以入世思维、出世逻辑淡薄世事。他最富盛名、享誉盛赞的“八骏图”亦然是籍于此而传为佳话。他创作于十年前的主旋律名作《黄河长江在汉字里》成为全国多家电台、电视台、大学每逢重大节日的诗歌朗诵会上经久不衰的经典诗篇:“我翻遍辞典,木字长成了一片森林,水旁是一片汪洋,旷世独立的汉字,构筑了黄河长江不变的磁心……”敬,而无畏。人最大的敌人大抵就是内心所产生的恐惧、懦弱以及由此失去敬畏之心后的无知和卑怯,傲慢与偏见。显然这点在顾马的举手投足之间庶几不存在,他更像金庸笔下的侠客,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世人都云诗意人生,而诗情画意不就简称诗意。世间万物均有诗情,众生皆苦也然不乏画意。诗人的本身才是最好的诗,同样画家的本身也才是最好的画。生而有幸我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所以我即诗意,诗意即我。所以不管你是鲜衣怒马,或是以梦为马,我都愿你和我一样,纵然游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而百年前,梁启超先生便有言,少年强,则中国强。”白马非马,顾马非顾,相也。中法文化融合之美大师艺术论坛以中法两国建交五十五周年为基点,以文化与艺术作辅线,以期连结东西方文明的发展面,构筑一幅世界民族文化地球村的艺术蓝图之圆。而谈及中法艺术,跨文化合作的中法电影自然算其中一环极为重要的元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匈牙利电影评论家巴拉兹说过,电影艺术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方式、思想方式,它使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有可能向着一体化、向着世界大同的方向迈进。法国著名导演冈斯也有一句名言,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中法两国合拍片颇多,且佳作不断,自1958年合拍风筝以来,花桥泪、狼图腾、中国之旅、夜莺、夜孔雀、画框里的女人、寻找罗麦等又一批中法影片见诸大众视野。近年上海还陆续启动了中法国际电影周、中法电影展嘉年华等中法影视文化交流项目,未来可期,大有可为。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都是法国电影理论一代宗师、电影新浪潮之父巴赞长镜头美学的追随者,他算是颇具代表的法国电影艺术的一面旗帜,擅于捕捉普通人的现实生活,聚焦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行摄在日常的琐碎画面中诉诸于人物内心的象征与精神,把电影变成了一种“影像写作”。电影几乎成为法国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始终觉得“标准”的法国电影总是缓慢的,就像画家木心诗歌描写那种跨越岁月的万物静默如谜——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的资深专家蒋华如是说。
圆桌一刻,言过三巡,众咖论剑,群儒争锋,好生热闹。素来以寡谈为养性之本的艺术鉴定大师及收藏家姚汉青则又是另一番鲜少流俗于世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今年已七十几岁高龄的他,正好亲历并见证了建国以来的年代跌荡与时代浪潮,也是伴随着共和国的旗帜飘扬在风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忠诚卫士。他八十年代就已是闻名遐迩的追梦者,骑行全国万里行创作艺术家,后来一度潜心迷上摄影,为此还拿过中华金奖;他呕心沥血之著作、主编《汉青鉴学研究》系列颇受赞誉。回顾青春韶华时代的信念,展望未来老骥伏枥的使命感,他仍像个热血斗士一样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他说“八十岁不成仁,我就活到九十岁,九十岁不成仁,我便活到一百岁。”这是一个古稀老人不减当年的好汉豪言,却也是一个志在千里的廉颇壮志,可歌而可敬。
有志不在年高,学问没有年龄。文化无问西东,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家有祖国。对此清华执教汪鸾翔曾有言,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年树文,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与艺术的凝结和成熟皆需要数十载乃至成百上千年的世代文脉相承。所以传承中华文化与正能量,传扬中西艺术融合之美,传播中法友谊睦邻精神,传道世界和平仁爱意志,正是本次大师艺术论坛坚信恪守的精气神和价值观。文化是骨,艺术是肉,信仰是血,三位一体互为依存,无论何朝何代,哪国哪方,自古皆然。伯克说艺术是人类的天性,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是生活的镜子,毕加索却说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白朗宁则说艺术应当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何为艺术?想必答案恰如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何为大师?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是大师。何为责任?每个人都是弄潮儿,都是家国梦的摆渡者。置身沐浴在传统文化过渡至现代文明的千年历史长河中,或许不难在农耕演化与工业进程的激荡更替中发现,先秦圣贤管子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和儒家学派祖师爷孔子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便是天性;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魏源睁眼看世界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是镜子;大唐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勇士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是假想;大学士张居正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和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则就是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则人人有份。就此浦东文化馆领导表示:有道是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上海,上海看浦东,浦东看浦东大道141-143号——浦东的史诗,浦东的心脏。这里曾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考”,是朱镕基总理的“上海印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践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照常升起的又一块“黄金草原”。回顾那些激情燃烧的浦东大建设的峥嵘岁月里, 它始终是浦东开发的“前线总指挥部”。不显山,不露水,小楼简陋,陈设简朴,一面面矮墙,一块块锈迹,都曾承载过邓总设计师的百年畅想,及一个英雄时代的史诗浪潮。星的指引,心的力量,新的里程,这儿曾是世界看中国的窗口,也是诸城看上海的心脏。这儿,也将继续成为“东方巴黎”的八九点钟。像一支炽烈而照亮走向伟大历史新征程的火炬,持续温暖和激励无数梦人投身于新奔腾时代的期待、崛起和辉煌。所以中法文化融合之美大师艺术论坛今天于此拉开序幕,更有一份厚重的担子扛在肩上,撸起袖子,继续前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至于在被媒体问及年轻一代该将如何更好的重塑文化信仰与艺术使命以及时代精神时,作为青年企业家和慈善大使,“泛财经文化智造者”的大风国际(DOFOI INTERNATIONAL)创始人兼CEO杨晓风的言辞里显得尤为铿锵有力,较之其平日里谨遵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的谦和禀赋,他言之凿凿的说道:世本常态,胸怀天地,心诚乃大。报以赤子之心,淬炼赤子之情,铸造赤子之梦,是一个人的本份,也当是一个时代的本色。因此,融合中西艺术之精华,见证中华文化之厚德,贯通海派精神之载物,重拾民族力量之信仰,这是本次论坛不负使命的初心,也将是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的始终。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莫过于以今人之文明,克己复礼为仁于古人之理想,从而抵达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精神,以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忠孝。寺内寿太郎著有一行诗,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其实不然,生当作人,不必抱歉,好善乐施则已。仁义礼智信是善,温良恭俭让还是善,无善不成活。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东方的道与德探究的终极真理是自由,西方的善与法追寻的宇宙意义也是自由;而自由即独立,独立即思考,思考即生活,即禅,即美。正如莱昂纳德科恩所言,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为此我亦愿吾辈诚如康德箴言启示录所指的那样去生活着,思考着,独立着,也自由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位我中者,道德律令;位我下者,至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