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越浸泡越有毒?原来这些年洗蔬果的方法都错了!

越浸泡越有毒?原来这些年洗蔬果的方法都错了!

阅读量:3650132 2019-10-21




蔬菜水果是我们食谱中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
各式农药被研发使用在蔬果种植中
虽然能够最大限度避免虫害减产
但是难免落下一些农药残留

关于农药残留你是不是有下面这些疑问?

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不安全?
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是否安全,取决于农药的残留量、毒性和使用量。为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我国制定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残留量低于标准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而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农产品存在安全风险,应慎食用。

果蔬不要泡太久,越泡毒性越大
许多人都习惯在洗菜后将其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残留农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有些人会将浸泡时间延长至3-4个小时甚至一夜。但是你知道吗,这一看似健康的行为,不仅会降低蔬菜的营养成分含量,甚至有可能会让菜越泡越“脏”。

按照溶解性能来分,农药可以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水溶性农药主要有敌百虫、乙烯利、杀虫双等;脂溶性农药大多为有机磷类农药,如乐果、氧化乐果等。
目前用于果蔬的农药大多以脂溶性农药为主,因为它防治效果会比水溶性农药好很多,但与此同时,这一现象也造成脂溶性农药在果蔬表面的残留量远高于水溶性农药。
传统用水浸泡的方法,只能去除果蔬表面的水溶性农药,却不能除去其主要残留物质——脂溶性农药。且在浸泡过程中,浸泡时间过久,很有可能导致水中的农药被果蔬重新吸附。
离开农药,我们就种不出水果了吗?
都知道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有损害,那么有人就会有疑问,难道离开农药,我们就种不出水果蔬菜了吗?
其实在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出的《关于说明我国农药行业情况的函》中指出,由于用药不当或停止用药,当年可导致作物减产35%~40%,其中水果和蔬菜受到的损失可达40%~60%,第二年甚至出现绝产。
农药每年为我国平均挽回粮食5000万吨、棉花150万吨、蔬菜1500万吨、水果600万吨,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元以上,从投入产出来看,每使用一元钱的农药,可获得10~20元的直接经济收益。
对于不用农药种植果蔬的可能,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冯晓元说:“不用农药也可以种出水果来,比如说现在提倡的有机水果,它就要求不要使用合成的化学物质,而是用有机方式栽培。”
有机果蔬的产量会明显地低于常规生产的,另外有机生产的成本也较高。
去除农药残留的正确方式1浸泡10分钟
其实前文有说到,长时间浸泡不是去除农药残留的最好办法,甚至使得农药残留不降反升。但是其实清水浸泡还是有助去除农药残留的效果的,不是浸泡时间越长越好,不要超过10分钟。
随着浸泡时间延长,某些农药的残留会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10分钟达到最低值。
2冲洗浸泡时加入一勺小苏打
大多数有机磷农药在碱性环境下会迅速分解,而小苏打水学名碳酸氢钠,在水中是弱碱性的,因此先将蔬菜水果表面冲洗干净,放入小苏打水里浸泡,再用清水漂洗可以不同程度的去除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成分。
3带皮蔬果需要削皮
蔬菜瓜果表面农药量相对较多,去皮是一种比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可用于苹果、梨、猕猴桃等带皮类果蔬。
4加热烹饪法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随着温度升高可加快分解。因此对一些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
如叶子菜和水果用水浸泡后,在流水下清洗,同时用手轻轻搓洗表皮、根据蔬菜种类不同,清洗可以减少10-80%左右的农药残留,加上烹饪,又可以除去一部分。

新农残标准助力食品安全
日前,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新版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规定了483种农药在356种(类)食品中7107项残留限量,与2016版相比新增农药品种50个、残留限量2967项,涵盖的农药品种和限量数量均首次超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数量,标志着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迈上新台阶。
其实农药残留和农药残留超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与单纯的农药残留危害也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实在太担心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购买果蔬可以选择市面上经过检验合格的,也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室中静置两天,可以对农药残留有降解效果。
-END-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区
目前,佛山市已被纳入全国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此外,南海区正在全力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南海区在行动!创建工作以十大重点工程为抓手,如“放心肉菜”保障工程、“放心粮油”保障工程、农产品市场管理提升工程、食品安全示范化工程(“明厨亮灶”、“阳光厂房”等)......通过创建,将全面提升南海区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部分内容整理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编写的《食品安全100问》、广州市场监管编辑:南海市场监管微信编辑小组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