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李二曲先生“悔过自新”解析

李二曲先生“悔过自新”解析

阅读量:3660581 2019-10-22


点击上方↑"周至生活圈"免费订阅本刊

李二曲先生“悔过自新”解析
赵永武
大家都知道,作为一个实学思想家,李二曲先生在个人修养方面也突出了一个“实”字,注重实修。其所谓实修,也就是他的“悔过自新”说。我们看,这个词语单单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就是忏悔、省察自己的过错,以求自我更新,自我提升,自我精进。意译过来就是说,要时常检点自己言行上、心念上、性情上的过错和缺点,深入进行自我解剖,自我批评,以期达到自我道德修养、人格修养和智慧修养上的提高和完善。这样解读,乍听起来似乎无不可,但结合先生的思想体系来分析,却是明显失之偏颇了。要真正理解这句话,我们不妨像剥竹笋一样,逐层剥离,逐层剖析。
我们细细品味这个词儿,结合我们的学养,首先能感受的的,这是典型的“求诸己”,典型的“向内求”,而不是“骑驴找驴”,向外求,向他人求,明显承袭了、也发展了中国传统儒家一以贯之的修身思想:“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说: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亚圣孟子的话。同样的意思,至圣孔子也说过,《中庸》里是这样记述的:“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怎么理解?意思就是说,射箭的方法,就像君子做人的道理,你射不中靶心,就要反过来省察自己,问问自己别人都能射中,自己为什么没有射中?是自己技术上的问题,还是心神上的问题?而不是射不中靶心抱怨风向,抱怨箭头,抱怨别人,抱怨天,抱怨地,整个儿都是旁人的原因,都是客观的原因,反正自己是没毛病的。呵呵,在座的听众有人会心的笑了,可能他身边这样的人很多,可能我们每一个人身边这样的人很多。但是,我们还是要“反求诸己”向内求的,反思一下,看自己是不是也犯这样的毛病?我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只能看到别人脸上有麻子,看不到自己脸上有坑坑。老天给了我们两只眼睛,习惯性只观照别人,只观察别人,只审视别人。其实,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把目光收回来,多多观照自己透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心,审视自己的言行,省察自己的性格。我想,这是二曲先生“悔过自新”说,带给我们的第一层启示。
我们再看,先生在这句话里分明还预设了一个前提:自己分明是有过错的,过错既表现在念想上,也表现在性情上,更表现在言行上。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各位想想看,自己说这话时,是不是只是说说而已?是不是在特定时刻,比如自己犯错之后,被人审问之时,仅仅用这句话来掩饰,来搪塞,来敷衍自己的过错?是不是真正走心了?我们真的会承认自己有过错吗?承认自己有过错很伤面子,很伤尊严,很难为情啊!呵呵。所以,有很多人,打死都不承认自己有错。其实,有错没错,我们真正省察一下自己就知道了。孔子的高足弟子曾子有句话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怎么理解?就是说,我每一天都多次省察我自己,我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忠于人家的事,也就是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时,我有没有做到诚信待之?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我有没有用于实践中?注意,这个“习”字,很多人解释为“温习、复习”,其实按本意来解释,应该是“练习、实践”的意思。当然,在这里,曾子把反省的问题只列举了这三个方面,其实结合我们每天的生活学习实际,我们应该省察的问题还有很多的。回过头来,我们不妨把“悔过自新”与“三省吾身”,做个对比,我们马上就会发现,二曲先生的“悔过自新“,往前走了一步,明明白白点明了,我们是有过错的。省察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过错;首先承认自己有过错,反省才会来得更深入更真诚更透彻啊!都不承认自己有过错,所谓的反省,很有可能就是雨过地皮湿嘛。这就是二曲先生这个学说给我们的第二层启示。
二曲先生这个学说带个我们的第三个启示,我们不妨回到先生的文本中来体会。先生在《悔过自新说》中如是说道,人性“得天地之理……本至善无恶,至粹无瑕”。我们看,先生的这种认识,明显继承的是孟子的思想,我们都知道,孟子是主张“人性善”的,他在《孟子·尽心上》中这样说道:“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就是说,人天生就具备良知良能的。我们都知道,这句话还影响了另一位心学思想家,王阳明。他的“致良知”,源头就在这儿。到了李二曲先生这里,他的表述就成了人性本是“至善无恶,至粹无瑕”的,但是呢?因为“气质所蔽,情欲所牵,习俗所囿,时势所移”,逐渐受到剥蚀迁流,以致堕落为“小人”。即使沦为“小人”,然其“本性”并未因此而泯灭,“譬如明镜,蔽于尘垢,而莹体未尝不在”,只要刮磨洗剔,垢尽秽去,依然光明莹润,没有什么损失。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心呢,原本是明镜台,得时时勤拂拭,勤擦洗,要不然,一颗心就会变脏,变暗淡,乃至变得昏天黑地一片,从而整个人沦落为“小人”。大家想想看,我们为什么活不成自己期待的样子?我们为什么活成了别人讨厌的样子?我们为什么受不到应有的尊重?我想,答案,就在先生的这段话里:找回自己原初的本心。引申一下,佛家也讲求这个的,佛弟子们从《华严经》里就概括出了这么一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二曲先生更进一步指出,古今为学之道,谈心性修养,都是教人在心性上用刮磨洗剔之功,以明心见性。六经四书,都是讲的"悔过自新"道理,只要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百姓,都能按照这个道理去做,则可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所以,“悔过自新”乃千圣进修要诀,人无志于做人则已,苟真有志做人,须从此学。那么,日常生活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先生指出,须“日先检其身过,次检其心过,悔其前非,断其后续,亦期至于无一念之不纯、无一息之稍懈而后已。”也就是说,每天先要检点自己言行上的过错,其次省察自己心念里的过错,忏悔以前的过错,使以后不得再犯,希望达到没有一个念头不纯净,没有任何一个时刻有稍微懈怠的境地,才可以作罢。最终达至于“悔而又悔,以至于无过之可悔;新而又新,以极于日新之不已”的境界。
好了,言尽于此吧。谢谢大家!

作者:赵永武,副研究馆员,文化学者,近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普及,承办或主讲传统文化讲堂200余期。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