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洛玮君的第 139 篇行游札记
------------------------------------------------------
比佛布鲁克美术馆(Beaverbrook Art Gallery)居民守则:
1959年8月12日夜,由比佛布鲁克勋爵麦克斯.艾特肯,以及《比佛布鲁克勋爵的肖像》共同撰写。
1,无论什么情况下,居民绝对不能跟人类互动,只要美术馆有人类在,就不可以随意走动;
2,不要在自己的画作外面被逮到;
3,没先经过同意,不能擅自进别人的画作里;
4,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直接传达给《比佛布鲁克勋爵的肖像》;
5,想在主要楼层和地下室之间游走的画作,一定要经过《伟大的圣雅各》,并解开画中马儿出的一道题;
6,违反这些规定的话,可能遭到驱逐;
7,规定无需经过通知即可改动,就照比佛布鲁克勋爵的意思。
--------------------------------------------------------
“俄滴神唉...这是个开什么玩笑的地方?”
正要踏入福来家附近的美术馆,门口这块告示牌令人不由倒吸一口热气!还不由自主地念叨出了声。
“How are you doing!”一个声音吊着高八度传过来,原来是柜台后面是一个长着精灵般尖耳朵的女接待——正用波斯猫般的眼睛看着门口喃喃自语的亚洲脸孔。
她身材娇小,一头金发,嘴角向上翘,露着“诡异”的微笑……
这是一栋50年代落成的建筑,去年刚完成时隔60年之后的扩建,一眼竟也看不出新旧之间的时代间隙,甚是神奇。
门前沿着圣约翰河(St. John River)的女王街(Queen Street),是从不远处的滑铁卢大街(Rue. Warterloo)分叉而来。分出去的另一条街自然是叫国王街(King Street),这在北美的城市里,应该用脚指头都能想得出来,大概类同于中山路和解放路之间的渊源吧。
名字起得虽省力,但还真是给这个不够十万人口的小城挣脸:马路一边是宽宽的、漂浮着大小游船的青蓝色波光粼粼河面,另一边尽是维多利亚时代式样,或者北美殖民地风格的民居、神邸和政府大楼,楼与楼之间嵌满了大树和草坪……
/ 不同季节的绿地和步道
/ 孩子们在打着软式棒球
滑铁卢大街其实是直接连着本地的机场的,驱车在快进入主城区的时候,就能够一头扎入这个花园般的周遭。沿河右边的这一侧是绵延的绿地、球场和步行道,孩子们正在打着软式棒球(Soft Baseball),老人、情侣们在散步、遛狗或者骑单车。而左侧这几条街区的房子,年龄都在百年以上,主人好像都还住得挺乐呵,正孜孜不倦地修整着门前树木葱茏的前院。
本地人是很愿意就这么着把刚从机场接到的朋友从这一路带入自己的城市的,当朋友看到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大河以及对岸翠绿的河谷时,往往都会冒出:
“O,FXXX,这就是老子要来的地方!”
这些客人的表情和言辞,无疑可以瞬间把那些原本心中可能因着无聊透顶而已经长的毛吹得一干二净。
/ 来自梵高的凝视.jpg
不…过…,他们守着这么一座画作人物之间要互相“串门儿”的美术馆,又怎么会无聊呢?
从这个美术馆的“居民守则”里,能够很容易地觉察出有一个叫作“比佛布鲁克勋爵”的在这里应该很吃得开。维基百科的结果真是让人大吃一惊,简直是一个非凡的好莱坞式的励志故事,而且还是真人真事。
/ 比佛布鲁克勋爵
从这个鸟不生蛋的NB省走出了这么个人物,不但代表加拿大苏格兰后裔做出了不输犹太族裔的奋斗发家史,还漂洋过海到大不列颠母国好一通折腾。获得了贵族爵位不说,还一手建立了当时以《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为代表的媒体帝国,同时还从政对英国的一战和二战进程发挥过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我想向你强调,我要把我的信心,以及很大程度上国家的存亡,都寄托在你的肩膀上。”就连老奸巨猾的丘吉尔大人也曾这么请求他的这位老朋友。
/ 二战时期的英国皇家空军
当年闻名世界的大不列颠天空之战,正是在比佛布鲁克作为英国飞机生产部长期间发生。皇家空军抵御了纳粹的疯狂入侵,改变了欧洲战场的战局,进而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法西斯的进程。
/ 美术馆规则中提到的《比佛布鲁克勋爵的肖像》
这么看来,勋爵可真不是什么小人物,如今还能在这间美术馆内发散着惊人的统治力,那也不算啥事儿。
可这个美术馆的“居民守则”显然明明白白地讲了这个地方可不止一个会动弹的“非人类”啊……(如果不是,“勋爵”又去指挥谁呢……)
世界各地去过的美术馆不少,大多日常气氛都安静得活像个殡仪馆,难道这间会有些不一样的闹腾吗?
“Do you come in, Sir?”(还进去么,先生?)
女接待高八度的声音再次传来,这才发现已经怔怔地站在那里好一会儿了,后面还有三、四个淑女绅士正排着队,都一脸狐疑而又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个亚洲脸孔喃喃有词个不停......
“Oh!...Hi, why not!”(噢,嘿,当然!)
不由清了清嗓子,深呼吸,上前一步掏出钞票,走向入口。
此时耳边应自带背景音乐,应该是“倩女幽魂”还是“沧海一声笑”呢?
洛玮与小河的Q&A时间
小河
那最终这个美术馆有没有不一样的闹腾呢?
已经用75加币买了年度的家庭会员卡,以后就可以无限次地出入,在家门口拥有这么一个美术馆,想想都觉得幸福。关于这个“闹腾”的问题,容在下慢慢道来,且听后回分解……
洛玮
小河
其实我一直比较好奇的地方在于,同样是小地方,中国很多百万级的城市很多连像样的茶室和咖啡馆都很难寻,更别提艺术氛围了。为什么福来作为一个只有十万人口的城市,可以拥有那么好的美术馆,门票的收入养得活么?
天朝经历过近代的剧烈曲折,各项基础和城市化进程落后了一大段时间是事实。近年来,硬件基础设施部分发展迅猛,无人能敌,然而软性的基础建设尚需时日也是自然。这一部分不是靠钢筋水泥,也不是靠数理化和高科技,却要靠整体上下的文化复兴和美育的普及,此实非简单。北美社会发达成熟较早,明显能看到很多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虽已远不及国内,但街头巷尾却总能看到艺术气息的不经意存在,这应该是社会整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会有的体现。
洛玮
类似像福来Beaverbrook Art Gallery这样遍布本地的大小美术馆和博物馆,民间基金和大企业的持续资助是它主要发展和运维的供血来源,比如那位传奇的比佛布鲁克勋爵就是这家美术馆的创始人,也算是造福自己的故土家乡。
洛玮
相关推荐
“新同学,过来一下!对,就你!”
新来的亚洲脸,一副纠结样儿
特别篇 | 是时候和前半生说再见了
关注洛玮君
点击菜单栏即可阅读过去138篇
陪你睡过的世界角落
记得给洛玮君加星标哦,不错过每一期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