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红色军事家与地理地图的故事之二十五:毛泽东强调袭击要预先侦察并利用有利地形

红色军事家与地理地图的故事之二十五:毛泽东强调袭击要预先侦察并利用有利地形

阅读量:3709914 2019-10-23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本文参考《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和《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著作》等相关资料编撰而成。版权归作者老村长所有。
陈伯钧上将(来自互联网)
毛泽东强调袭击要预先侦察并利用有利地形红色军事家与地理地图的故事(25)
作者:老村长
2019年10月20日于北京
全国性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所面临的战争的性质和作战对象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毛泽东适时领导人民军队转变了军事战略,由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正规战转变为抗日战争初期的游击战。
早在1934年,毛泽东曾撰写了《游击战争》一书。1937年12月,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旅长陈伯钧(1910年11月26日至1974年2月6日,四川达县人,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长、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节录了该书论游击战术的部分。节录稿经毛泽东审阅修改后,分为3个部分。其中,第1部分为毛泽东审阅时新撰写的;第2部分由毛泽东根据抗日战争的情况做了较大的增删。审改稿以《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为题,以陈伯钧的名义发表于1938年1月延安《解放》周刊第28期。全文约8600字,收入于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

发表于1938年1月延安《解放》周刊第28期的《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来自《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著作》)
该文第1部分阐明袭击是游击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指出游击战争不注重正规的阵地攻击,而注重突然袭击或名奇袭的这种形式,原因是游击战争在战略上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非如此不能达到目的。
第2部分论述袭击战术的12条要领,包括袭击的基本原则,袭击的目的,选择有利于袭击的条件,袭击前之侦察,袭击的时间,保持袭击计划的秘密,袭击部队的开进,到达袭击目的地后的动作,冲锋动作,袭击后的动作,袭击堡垒、寨子、土围子及城市,扰乱或钳制敌人等。
第3部分论述了对行动之敌实施袭击的18条要则,指出对行动之敌的袭击分为伏击和急袭两种,伏击是游击队的重要战术。在这一著作中,毛泽东特别强调了袭击前地形侦察、伏击地区选择和袭击不同行动之敌地点选择的重要性。

收入于《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中《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
在袭击战术的要领中,毛泽东强调“袭击前之侦察,这是首先重要的”,认为侦察应包括:敌人兵力多少,战斗力强弱,武器如何;附近敌军情况;附近居民的情形;袭击部队到达准备袭击地点的大小道及有无隐蔽接近地等内容。指出“侦察愈详细,则袭击计划愈能正确。可能时顶好预先绘出一简易地形图,并将敌人配备标记出来”。
毛泽东认为伏击地区的选择极为重要,指出“选择伏击地区以利于发挥自己最大威力,不利于发挥敌人最大威力为原则”,因此选择伏击地区时:“(1)有良好的隐蔽,使游击队容易看见敌人,而敌人不易看见游击队。(2)有良好的地形,使游击队便于出击敌人,而敌人不便于攻击游击队。(3)埋伏地点附近之道路,须利于游击队退却,不利于敌人退却。(4)埋伏地点,须选在敌人一般行军警戒搜索正面以外。有时道旁虽有良好地形,如果过于接近敌走道路,则游击队埋伏时的隐蔽集结地,应选在更靠后的适当地点。(5)要有良好的观察地点”。
根据伏击对象的不同,毛泽东列出了利于埋伏的地形。如伏击骑兵,因敌骑的运动力和冲击力较大,因而埋伏时“应选择在森林或隘路,敌骑运动不便之处而实行之”;伏击汽车,“应选在山谷、谷底、沟底、转弯处、上下坡处”;伏击火车,“在转弯处、上下坡处、有高堤处、洼地、隧道口,都是埋伏的好地点”;伏击船舶,要选在“河岸上便于隐蔽之处、弯曲之处、靠近我岸处”;伏击敌人运输队,“应选择隘路或道路狭窄之处”等。
毛泽东在《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文中,关于袭击前之地形侦察、伏击地区地形选择和袭击不同行动之敌地形选择等方面的论述,是毛泽东战术军事地理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于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有力地打击日本侵略者,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细信息)

  
内容转载、商务活动、投稿等合作请联系微信号:huitiandi321邮箱:geomaticshtd@163.com欢迎关注慧天地同名新浪微博:ID:慧天地_geomaticser往期精彩推荐
红色军事家与地理地图的故事之二十四:滕代远决定开办参谋测绘训练班
红色军事家与地理地图的故事之二十三:毛泽东强调必须敌情、地形、人民等条件利于我方可动手
红色军事家与地理地图的故事之二十二:徐向前要求排级以上干部均学会看地图红色军事家与地理地图的故事之二十一:毛泽东彭德怀电令测绘晋西北地图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公众号聚焦国内外时空信息科技前沿、行业发展动态、跨界融合趋势,探索企业核心竞争力,传播测绘地理信息文化,为测绘、地信、遥感等相关专业的同学提供日常学习、考研就业一站式服务,旨在打造政产学研用精准对接的平台。
《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オ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开头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
——《慧天地》运营团队

编辑:卜玺  审核:刘峰指导:万剑华教授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