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丽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美术教师
28年的美术教学生涯,黄老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课程服务,为孩子们搭建各种展示平台,从一名陶艺教育的“新手”成长为“行家里手”。
2019年,黄老师将她的陶艺教育心得整理成文,以《洗手》为作品主题,参加了由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主办的“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关键教育事件”征文活动,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一等奖。
洗 手
陶艺课程进入我校那一天起就纳入学校课程设置,排入课表已经18年了。最初学校在五年级中开设陶艺课程,两年之后在四、五两个年级中开设陶艺课程。如今,我校形成了中低年级和高年级课程衔接的框架体系,在一、二、三年级设立彩泥课程,四、五年级设立陶艺课程。教师也从一个陶艺专职老师发展到了整个美术组的集体共同参与。
从设置陶艺课程的那一天起,学校就为此设置了专用教室,并按课程所需配备了基本的操作工具,之后还购买了电窑,用于陶艺作品的后期烧制和保存展示。初期,课程解决了一门课从无到有,有课可上,上什么课的问题,有了最初的陶艺校本教材。陶艺课程陪伴着实小的孩子们一起成长,课程也因为有了这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也在同步成长。如今,陶艺课程无论从内涵到外延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的稳步提升,从最初简单的泥塑制作概念到在课程中引入现代陶艺创作的理念,作品在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更好地诠释着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既有陶艺课程,并同步开设陶艺社团。从2004年开始至2018年,无间断地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教委举办的学生陶艺现场比赛,屡屡获奖,收获一枚又一枚金、银、铜牌。自2010年始,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陶瓷艺术家协会组织举办的两年一次的“上海市中小幼陶艺教育双年展”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我校在历届活动中积极参与,均有教师作品与学生作品入选此项活动,并在上海美术馆、上海市陶艺谷、上海市刘海粟美术馆等场地展出。我校于2017年获得了上海市精神文明办授予的“一校一品”陶艺特色学校的光荣称号。在双轨并进的课程推进过程中不仅是学生陶艺创作中作品呈现,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为这门课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壹
· 五分钟的“战役”之后…… ·
去年十月的某一天,记得当时是上午第四节课,在大宁校区实验楼的陶艺室里孩子们正在创作。他们专注的看着手里陶制品,一边用小手在上面揉、捏、搓、压、团,一个个在投入的制作着。我慢慢地在学生们中间走动,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有的让我由衷地发出赞叹:做得真棒!有的需要鼓励和肯定“你今天做的器型美观的”“你的这个花纹做得不错”。当下心里有点美滋滋的,体验着作为教师的成就感了,想着:这个班级的孩子做的真不错。这批四年级的孩子是我这学期刚接的班,一个多月下来能基本掌控泥性,能有这样的表现真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感到欣慰。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铃声把我从沉醉的状态中叫醒了。糟糕,没有预留两分钟让他们提前整理,马上是午餐时间了,这下时间紧张了。一秒中变身为指挥员,赶紧让学生们停止操作,抓紧做课后整理。他们需要收好自己的物品,整理好使用过的工具,紧接着分类处理好自己的作品,回收或打包。喜欢的作品可以用塑料袋打包带走,不带走的则堆放在桌子中间,可以回收再用。整理完毕后把6组学生进行分流洗手,其中2组在陶艺室里进行,另2组去教室外就近的洗手间里洗手,还有2组直接回教学楼,去那里的洗手间洗手。安排好之后等教室里的学生清洗,当最后一个孩子离开时,教室重新回复了平静。五分钟的“战役”结束了,已是午餐时间了,我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先歇口气再去吧。一看电脑上企业微信在闪烁,有信息过来了——一看是教导处陈老师发过来的:“黄老师,今天你有陶艺课吧?”“是啊,怎么啦?”“今天教学楼一楼的洗手间洗手盆外污水满地,找个时间想跟你商量一下陶艺课后学生的清洗怎么办?”
贰
· “洗手”不是一件小事 ·
陶艺课程在我校已经开设了10多年了,在我校是一门从无到有的课程,从刚开始对课后的室内情景的感到震惊,感受到了课程对学生的操作、整理的习惯有很高的要求。通过自我反思和对孩子们的引导和教育。无论是教室的环境还是学生们的行为习惯都得到了改善。期间,陶艺教室一共更换了三次,最初的教室里无水龙头,后来有了水龙头,到现在的有了4个水龙头,陶艺室的条件在不断的改善。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曾经的陶艺课后,学生洗完手后拎着滴着水的小手甩着水渍离开水斗,地面上立马积起一滩水渍的情景。还会有孩子在洗手时顺便搓洗垫布,当搓洗的并不干净又没拧干的垫布拿离水斗时,垫布里的泥浆水直接就滴到了地面上,水斗边登时就多了一滩污水。课后清洗既要解决学生的个人卫生,又要保证学校环境整洁。当课后清洗与环境整洁成了一个大矛盾的时候,它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肯定最终肯定是要落实到人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曾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初学生是自主洗手,然后发现问题后组织洗手,再到自主洗手。最初下课后学生自主清洗的,自由选择洗手区域,可以在陶艺室里洗手,也可以去教学楼或实验楼的洗手间清洗,学生自动分流。教室里的4个水龙头在课后不能满足近40个人的学生在短时间里完成清洗,看情形一部分学生会直接选择去洗手间清洗。最初,陶艺室里用过水池使用过后,水池边是污水一地,就用拖把清理一下。还经常有大楼的保洁阿姨反映,洗手间经常被弄得很脏。不仅洗手池边上有泥浆水,水池边的地面上污水就更多了。心想:这些孩子洗手的习惯可真的不好,估计还有不少熊孩子。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污水呢?可经过观察,事情可远没有那么简单。他们不单单是洗手,很多平时不做家务,连自己的洗脸毛巾都是家长帮忙的孩子,在课后还清洗自己的操作垫布。他们把布在水龙头下冲了一下,就算洗过了,然后用双手就捏了一下,拎着还在滴水的布塞进马夹袋,一边塞一边还在滴水,留下地面污水一滩,几个人下来就显出脏乱了。
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举措,比如:针对学校现有条件,操作垫布请学生课后装袋子带回家清洗,在孩子们接触陶艺课初期,引导孩子们有良好的洗手习惯,洗完手擦干或把水渍甩干,再离开水池。偶尔有孩子没做好,及时做提示。每当我提醒孩子们时,他们都会乐于接受老师的提醒,转身回水池甩去水渍,并及时擦去地上的水渍,从而保证了陶艺室地面的整洁。习惯,是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我们都知道,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一定的时间。当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的时候,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洗手的习惯又回到了原始的起点,之前的情况又出现了!陶艺课开设初期,陶土和作品是不允许学生在课后带走的,但会有个别孩子把陶土偷偷带出教室,又怕被同学发现,一旦带出去后会在半路偷偷扔掉或在洗手时扔在水池里,当陶土遇到水,可以想象那情景了。
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经过观察后针对学生的课后清洗情况做了如下调整:一、操作垫布使用之后装入塑料袋,不在学校清洗,回家后处理;二、理解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完成的陶艺作品可以带回家。但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使用塑料袋包装后方能带离陶艺室,回家后才能从袋中取出。三、引导孩子掌握文明的洗手方法,洗完手把水滴甩在水池中再离开,护导老师和保洁阿姨在课间对学生进行看护和监管,引导学生文明使用水池,集大家的力量共同配合做好这项工作。同时在陶艺室里还准备了一些供学生擦手用的布,方便孩子们使用。
新措施出来之后,短期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不久,新问题和老问题都出来了,教室里供学生使用的擦手布,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有了明显的脏污,需要在课间进行搓洗,供后面上课的班级继续使用,实践中发现时间仓促,就要求学生们自己带擦手布。水池边的污水又出现了,有人搓洗垫布,更多是手上的水渍洒到了地上。心理学上关于习惯的解释是:随着行为的不断重复,自动化的增加程度不断递减,直到达到稳定,则认为习惯已经形成。关于习惯的传说,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形成或改变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这句话常被认为是出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另一个可能的出处,是美国的一位整容医生麦斯威尔?莫尔茨的一本书,书里面写到,莫尔茨观察整容后的人,发现他们平均需要21天来习惯他们的新脸孔,而截肢病人具有的“幻肢”体验往往需要21天才消退。需要注意的是,习惯某物与形成一个习惯是不一样的,也许这两个概念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混淆,才有了今天的这个说法。很不幸,心理学研究发现,习惯形成所需要的时间也许远远多于21天。伦敦大学学院的健康心理学家费莉帕?勒理及其同事做了一项研究发现:首先,不同参与者所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一位参与者只用了18天就达到了自动化,而有一些参与者到了第84天还没有成功,根据统计推断,他们可能需要在第254天才能达到自动化。其次,行为本身的难度也会影响习惯形成的时间。研究表明,早餐后散步10分钟比早餐前先做50个仰卧起坐更容易成为习惯,也许有些行为本身就是更容易自动化,而另一些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个就不难解释新措施实施后呈现出的明显的个体差异了。
引导和看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洁阿姨和护导老师的工作量,在实行了一段时间以后,效果并不如预想中的有效。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好的教师,是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我们陶艺课的问题就在陶艺课上自己解决把。我们是艺术教师,教的是艺术课程,但首先是个教师。对学生来说,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教师。作为一个教师随着教龄的不断增长,在接触到的不同教育观念的同时,时而会产生的教育的无力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林肯说: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这句话的内涵。
叁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去年九月大宁校区迎来了新一批四年级的孩子,这批孩子从龙盛校区来到了大宁校区,课表里多了一门叫做陶艺的课程。我接手了这个年级,陶艺对他们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也是一门没有任何概念的课程,他们还是一张白纸,我想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出理想的图案。十多年的陶艺教学经历告诉我:要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们认识陶艺课,了解陶艺课,在这些孩子的脑海中形成一个陶艺课概念。陶艺课是一门艺术课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良好的艺术素养。既要学习陶艺创作方法,思考创作思路,更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特别是上课的课前准备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开学初的一个月,我把它设立为陶艺课程开学准备月。九月4节课作如下安排:
了解进入专用教室上课的要求:穿戴好围裙,拿好塑料袋(内有1块预湿的操作垫布、1块擦手布),预备铃响前到达教室门口整队,预备铃响后进入教室入座。然后按小组入座,入座后桌上铺垫布,擦手布折叠后放一侧。
正如陶行知所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做人之道。在陶艺课上解决陶艺课后的问题,让学生在陶艺室清洗干净后再离开,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控制在陶艺室中。下课提前2分钟整理,按小组离座洗手,在学生使用洗手池的时候,进行及时提示不要把水渍滴落到地上。当你稍一放松地上还是免不了会有一些掺杂了泥浆的水渍。
肆
· 由“洗手”事件想开去 ·
苏霍姆林斯基:任何人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我思考学生的那些习惯仅仅是一些学习生活外的小细节吗?我的陶艺课在学生学习制作技法,了解陶艺创作的同时,能给予孩子们更多有用的东西吗?在学生们洗手习惯的背后,实际上折射出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种习惯。当你去商场、餐厅或是美术馆等一些公共场所的洗手间的时候,当看到水池边的滩滩水渍,你是视若无睹,你是习以为常的吧?外出旅游时的必经的服务站里的洗手间,这种情况是不是更严重,有时候都无从落脚。你有没有听到你的亲戚、朋友、同事从日本回来之后对这个国家人民的文明习惯的感叹。我曾听过一个细节,在日本的洗手间里洗手,水池边是没有水渍的、地面是干净的。这里面不仅包含的是保洁人员的行业服务规范,更多的是这整个社会的规范文明意识。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强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的一生。当我的孩子们学会了文明洗手,解决了问题的根本之后。那么在哪里洗手,洗手时是否有老师看护,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因为陶艺课而多了一个好习惯,并且这个习惯可以使他们受益终身的同时,我想我的课程具有了更大的价值。莫言: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在于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供 稿 黄慧丽
组 稿 谢 婧
美 工 凌佳平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