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讨论、数据说话,关注明析历史,探究古代的经济真相】
上一篇文章,笔者在隋朝的人口及均田制基础上,估算了隋朝实际的耕地面积。今天笔者在隋朝的经济、赋税、仓储等制度基础上,探究隋朝的财政收入及粮食储量。
隋朝的经济
经济是国家财政的基础,杨坚“代周立隋”后,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兴民的政策,“罢酒坊、通盐池,与百姓共之。”其它朝代极力控制的盐、铁、酒等商品,隋朝既不专卖也不征税,另外免征商税,极大的促进了商品流通与南北合流。隋朝581年至唐朝740年的160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工商业最好的时代,没有专卖和商税,经济管制最少。既使杨广横征暴敛、滥用民力,也没有搞专卖和征商税,也可能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做。
杨坚实现国富强民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四点:
1)继续推行均田制。取消士族特权,保证成年男女拥有充足的土地进行耕种,扩大了田租的税源,没有额外增加百姓负担。
2)发展工商业。杨坚认为商业发展能够方便民众、繁荣经济,于是将商业发展作为一项国策,鼓励商人外出经商,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杨坚还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将铸造货币的权力收归国有,间接促进了商品在更大范围内流通。
3)清查户口。杨坚执政后,进行了全国性的户口清查,投献在地方豪强的百姓被大量清查出来,开皇5年(585年)便清查出202万人,这些隐瞒人口被授予土地后,便能为国家贡献税收。
4)减征赋税和徭役。杨坚将百姓的服役年龄推迟到21岁,时间缩减到20天,50至60岁者可以“纳绢代役”,同时免除江南地区10年徭役,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
隋朝在杨坚的统治下不断富强,可是它每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呢?它的粮食储备到底是多少呢?本文试着为大家揭开谜语。
隋朝的财政收入估算
前面已经谈到隋朝没有工商税,财政收入全部来自农业税,因此需要先了解一下隋朝的赋税制度,即租调役。
隋朝的“租调役”制度。隋朝“租调役”的赋税制在开皇三年(583年)成形,主要内容包括四方面:
1)授田:每对成年夫妻受田140亩,其中男子80亩口分田、20亩永业田;女子40亩口分田。隋朝的课税对象是21至59岁的丁男及其妻,称为一床。
2)租:粟3石或谷3石,北方交粟,南方交谷。
3)调:桑蚕区缴纳绫、绢、絁(shi)共2丈、绵3两;产麻区缴纳布2.5丈、麻3斤。
4)役: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需每年为国服役20天,年满50岁才可以“纳捐代役”,而唐朝允许百姓随便“纳绢代役”,因此“役”在唐朝变为“庸”。
义仓是特殊的地税。隋朝初年,原本“义仓”只是官方倡导下建立的救灾公共储备库,百姓自愿性地将粮食放到义仓,碰到灾年可以得到救助,是互助性质的粮仓。结果大家都懂,谁会愿意把粮食送给官府管理呢?百姓慢慢就没了积极性,于是开皇15年(595年),隋文帝下令将义仓粮食集中交到州城和县城中,从此义仓变成一种特殊的地税。最终隋朝收了一波百姓的智商税,本来是百姓的粮食,结果进了国家的粮仓。义仓的征收标准是:“上户1石、中户7斗、下户4斗。”
隋朝的户口概况。家庭是最基本的纳税单位,在“租调役”制度下,知道户籍情况,相应的财政收入便很好估算。按照《隋书·地理志》记载,户908万,人口4602万,其中北方占比为76%,南方为24%。
纳绢、交布的户数分别为多少?“调”是根据各地特产征的实物税,因此需要知道隋朝哪些郡县种桑,哪些郡县植麻?隋朝领土、政治、经济与唐朝相似,因此可以参考唐朝宰相杜佑的说法:“按天宝中天下计帐,户约有890余万。。。课丁820余万。。。其庸调租,出丝绵郡县计370余万丁。。。出布郡县计450余万丁。”唐朝交纳绢帛的丁口比例为45%,交纳麻布的比例为55%。因此可以推算出隋朝纳绢的户数为409万,交布的户数为499万。
根据隋朝的“租调”和“课丁”数据,可以估算出隋朝两项主要实物税为:1)粮食3360万石,其中税粮2724万石,义仓636万石;2)绢帛205万匹、麻布250万端。
注:绢1匹为4丈、布1端为5丈,绵6两为1屯,义仓纳粮按中户计算。
折合货币,隋朝的财政收入约558万贯。史书没有隋朝物价的记录,只能间接估计,北周末年粟谷的价钱约100文/石,绢帛每匹200至500文,北周平稳过渡到隋朝,再经历开皇之治,物价应该是下降的,预计绢的价格估计约300文/匹,粟米每石200文,相当于唐玄宗时期的物价。粟谷按60%的“得米率”计算,3360万石粮,折成米为2016万石。综合上面的分析,估算出隋朝的财政收入约558万贯。
看上去很少,实际却很多
乍看上去,隋朝558万贯的财政收入并不多,毕竟宋朝财政收入动辄6000多万贯,隋朝的财政收入连宋朝的1/10都不到,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两个朝代的物价和财政制度完全不同,隋朝财政收入看上去少,却连年盈余,府库充盈;宋朝财税看上去多,却常年赤字,府库空荡。
隋朝货币购买力是宋朝4倍,财税相当于宋朝的2232万贯。比较隋朝与北宋的物价,可以看到宋代大米的价格是隋朝的3.5倍,绢帛价格是隋朝的4.3倍。无法得知隋朝自由经营的盐、铁、茶、酒的价格,这些专卖品在宋朝的价格高昂,至少是隋朝的10倍。因此宋朝的平均物价是隋朝的4倍左右,那么隋朝的558万贯相当于宋朝的2232万贯。
再看财政制度与财政收支。隋朝实行府兵制,兵农一体,官府养兵基本没有养兵的成本;而宋朝是募兵制,常年养着80万以上禁军(打不赢北方游牧民族,还不断养大对方),每年的军费开支超过3000万贯(平均成本40贯/人)。隋朝省去了每年三四千万贯的军费开支,五六百万贯的财政收入便能盈余,而宋朝每年6000多万贯的财政收入却常年赤字,从北宋元丰8年(1085年)的财政收支表就是例子。
隋朝的粮食储备
前面谈到隋朝建立了完备的粮食仓储制度,它的粮食储备分成三类:1)京城的太仓;2)开皇3年(583年)在卫州建黎阳仓,洛州建河阳仓,陕州建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隋文帝了为征讨高丽,又在洛阳增设回洛仓和兴洛仓,总共6大粮仓;3)开皇5年,在全国各郡县推广的义仓。
经过隋文帝杨坚的治理,隋朝府库充盈,仓库甚至没有装新粮的地方,因此免除当年全国的赋税。据《隋书·食货志》记载:“隋文帝既平江表,天下大同,躬先俭约,以事府帑。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
隋朝的粮食储备有多少?根据6大粮仓的容量估算,据《隋书》记载,隋文帝修建的4座粮仓容量在百万石以上,兴洛仓是隋朝最大的粮仓,可容纳2400万石粮食,回洛仓是同期修建的粮仓,规模小于兴洛仓。即使6大粮仓和太仓按最大容量假设,粮食总储量为9800万石,即2400万石X2+1000万石X4+1000万石(太仓),不到1亿石。
当然,实际的隋朝粮食仓储并没有1亿石,根据后世考古还原,黎阳仓的容量在300万石左右,因此隋朝的粮食储量大约为7000至8000万石。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唐朝直到天宝年间才达到这水平。据《文献通考》记载,天宝8年(749年)全国的粮食总储量9602万石。
总结:隋朝前期财政收入558万贯,看上去少,却连年盈余,府库充盈
本文利用隋朝的人口数据、赋税制度和物价水平,估算它的财政收入为558万贯,数字看上去不大,却相当于宋朝的2232万贯,隋朝省去了三四千万贯的军费,因此财政连年盈余,府库充实。
经过隋文帝杨坚的精心治理,隋朝日渐强盛,预计大业初年的粮食储量大约有7000至8000万石。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唐朝直到天宝年间才达到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