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你真的读懂了“年少不知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这句话吗?

你真的读懂了“年少不知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这句话吗?

阅读量:3880270 2019-10-28


1896年,在万众瞩目的巴黎万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上,象征国家荣誉的各国国旗随着国歌冉冉升起。
然而,轮到当时的清政府时,戏曲性的一面出现了。只见一面黄龙旗极为扎眼的升腾了起来。只是没有国歌,显得寂寥的很。
这不和谐的场景,让周边国家代表忍不住大笑。在他们看来曾经耀武扬威的清政府,落魄到连首国歌都没有,实在讲不过去。
周边嬉笑的嘲笑声还没散去,这时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来到了黄龙旗下,用他那颤抖的声音,极为蹩脚的唱着安徽合肥老家的小调《茉莉花》。
这个此时孤苦伶仃的老人,不是他人,正是近代史上晚清大臣李鸿章。只不过历史上李鸿章的人设,和眼前这个爱国者相比较,他只是是个丧权辱国,卖国求荣的权臣罢了。
梁启超却对其做出这样的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今天,我们不认真审读李鸿章,不知爱国为何物,更不会知道,在历史洪荒中,一个渺小的人负重奋力前行时需要多大的勇气。

李鸿章
011840年,清政府正值风雨飘摇。时年22岁的李鸿章,此刻正在一群学子中间,拥挤着伸长脑袋,在一张皇榜上着急的寻找自己的名字。然而,寻找良久,也没见到“李鸿章”三字。
无可奈何的父亲李文安摇了摇头,丧气肯定是有的,但不是完全没办法。
后来,他带着儿子见了一个大人物。谁也不知道,就是这一次简单的会面,对李鸿章的将来,甚至是给近代中国带来多么重大的影响。
这个人不是旁人,正是当时晚清政府举重若轻的权臣曾国藩。在见到大人物曾国藩以后,李鸿章并没有选择直接走后门,而是谦虚的拜在了曾国藩门下,开始重新学习。
学习效果很理想,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时间很快,在师傅门下学习三年的李鸿章才识大增。于是他满怀信心的参加了科举考试,不出预料,李鸿章一举考中进士。
这一年,李鸿章刚满25岁,他也很荣幸的成为大清举行会试三十年以来,最年轻的进士。
在这之后,李鸿章青云直上。很快就从咸丰三年的正七品编修,一跃成为三品按察使候补道。前后用时不到五年时间,堪称火箭速度的升官,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李鸿章确实是个当官的料。
这种天赋可以说是他幸运,也是他极大的不幸。当然这只是后话,至少现在的他还是春风得意得很。
然而官场如战场,随处起波澜。人生没有总是一帆风顺的,就在李鸿章春风得意的时候,他的升迁速度之快,引来了众人的嫉妒,想再往上升一步,简直是难上加难。
1858年,当时正值人生壮年的李鸿章被逼无奈的做出了一个决定:退出朝堂之外,重新回到恩师曾国藩门下学习人生哲理!
在朝为官就如同人生行路,一步步往前走不难,难的是以退为进,难的是在路途段穷之际,朝天一跃,另起一段。

曾国藩
02重新“回校”学习的李鸿章,在恩师曾国藩的教诲下很快学会了如何统兵打仗,如何在繁杂的政务中理清思路。
这三年的时间里,看似是李鸿章在官场的退步,实际上这三年对后来李鸿章能成为大清第一名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恩师曾国藩不同于其它死板的教书先生,只说孔圣人那一套死板的治世之道。在和学生们吃饭的时候,他总是坐而论道,从处世哲学,国家经济,百姓民生,一应俱全。
以至后来取得非凡成绩的李鸿章,在回忆起和恩师吃饭时谈而论道的场景时,都会说到“和老师吃一顿饭,胜过上一回课。”
1861年,洪秀全等人领导的太平天国对清政府展开了最为猛烈的攻击。尤其是太平天国在这一年里,集结了重兵,准备一举进攻拿下上海。
上海作为清廷的经济重地,不能有丝毫闪失。非常之地,当然需要非常之人去指挥。
经过在恩师曾国藩门下这几年的刻苦学习,李鸿章这把利剑是该出鞘了。
所以,李鸿章不出意料的被曾国藩推荐到朝廷,让他去上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
初次来到上海的李鸿章,就给军队撂下一句话:“第一仗如果打不好,我们马上滚出上海!”
当时淮军只有可怜的9000人,而太平军却有10万人之巨,实力相差如此悬殊,不是靠着个人决心就可以打赢这场恶仗的。要么说李鸿章不是一般人,来到上海的他,不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太平军死拼,他只打巧仗。
刚来到上海的李鸿章,为了不暴露朝廷方面的真实实力,特地让手下在营地多搭建帐篷,从而营造出朝廷方面有很多的军队。让太平军有所忌惮,从而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再伺机而动。
太平军看到清廷阵营有如此多的帐篷,自然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就用炮火猛轰李鸿章阵营,李鸿章也一直按兵不动,等待着敌军的炮火消耗的差不多了,再直接挥兵而下。
为了鼓舞士气,李鸿章亲自督战,他一个文人手拿大刀,神情严肃的站在最前面:“一会儿谁敢后退,我就先把谁砍了!”
士兵听到这话后,明白前进可以建功立业还可以有活命的机会,甚至会活的更好,而后退只有死的命。所以士兵们像疯了一样冲入太平军阵营一顿砍杀。
结果不出意外,清军大获全胜,太平军全面溃败结束。此战,也让李鸿章领导的淮军一炮而红。
取得上海保卫战的胜利消息以后,曾国藩比自己打赢仗还开心,立马上报了朝廷,让李鸿章得到了厚赏。并且保举他出任江苏巡抚。
人生就是这样其妙,李鸿章这匹千里马,在伯乐曾国藩的赏识下开始大放异彩。
只不过令曾国藩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推荐了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的同时,也把整个大清国未来的几十年托付给了他。
也是从这时起,李鸿章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风云时代。当然,是光荣也是屈辱的开始。

李鸿章年轻时
03成为富庶之省的最高长官李鸿章,开始一跃成为权力通天的封疆大吏。也是从这时起,李鸿章开始一飞冲天,平步青云。
看看李鸿章后来的升迁速度,整个大清王朝也就和珅能与之媲美。更为要紧的是,李鸿章在满人统治的朝代,以汉人身份能够做到如此升迁速度,不得不叫人惊叹。
1864年,41岁,李鸿章被赐封一等伯爵。
1866年,43岁,李鸿章剿捻有功,获赏黄马褂。
1868年,45岁,官升为太子太保衔、湖广总督;封疆大吏。
1870年,47岁,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是大清9位封疆大臣之首。
1873年,50岁,李鸿章正式补授武英殿大学士,正式成为全大清汉官之首。
李鸿章在整个大清,把汉人能做的官算是做到了极致。整个清朝史,也只有他李鸿章一人可以。一言以蔽之,李鸿章把官做到头,比他官位高的人只有王爷和皇帝!
17世纪的中叶,是西风完全压倒东风的时代。在时代的变革中,西方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开始从落后到遥遥领先。而曾经繁盛的中国,也开始衰败下来。
为了拯救处于危难之中的清政府,晚清四大名臣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凭借自己的全身力量为已经危在旦夕的清政府续命。
后世很多学者专家甚至指出,如果在晚清时代,不是此四人在此死撑。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很可能会早亡50年。

身为晚清重臣之一的李鸿章,每日励精图治,兢兢战战为清政府续命,当时的中国已风雨飘摇,他在寒风中扶着这只破旧不堪的大船,生怕这只大船随时会沉没。李鸿章给友人的书信中写道: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
李鸿章此路不通,再另辟蹊径的行事风格再一次从改革上看出来了。
深处晚清时代的李鸿章,深知中国要想复兴强大,必须要变革。
第一变,变中国之“体力”,从武器装备上强大中国。
所以在1865年,李鸿章本人亲自出面,托自己的亲信不远万里来到美国购买机器,机器有了,没有会使用机器的人才,他又不惜花重金聘请高级技师和工匠。在工业基础比较发达的上海,成立了全东亚最大的兵工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李鸿章第二“变”,变中国之脑力,为中国培养近代化先进人才。
他亲自在全国上下挑选德智体美样样精通的儿童,让他们赴美留学。每年输送人数30人,然后十五年之后,再依次回国效力。
这是多么富有远见的决策呀。在清政府财政如此吃紧的情况下,李鸿章此举,堪称伟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这些在国家危难之中被挑选出来的神童,果然没有辜负祖国的栽培。后来很多国家之栋梁都是出自这批人才里面。比如有清华大学前校长唐国安,交通大学创始人梁如浩,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和后来知名度最高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等。
他们的回归祖国,为我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一切的成就全都归功一个人,李鸿章。
此举实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鸿章可以当之无愧的称之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李鸿章第三“变”,变中国之实业。
我们可以看到一张脉络清晰的李鸿章实业清单:
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80年,中国第一个船坞——天津大沽船坞;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局;
188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
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
1888年,中国第一支纯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
而这些诸多的“中国第一个”,都是李中堂一手操办!
时至今日,李鸿章本人一手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依然在中国运行着,现在大名鼎鼎的招商银行就是轮船招商局的子公司。
其影响力之大,由此可见。
然而,古老的中国穿越千年尘埃,已经接近她的终点。
她疲倦了、衰老了、变得风光不再,在现代文明前,她窘迫难堪,风雨欲来,大厦将倾,单靠李鸿章这样的老臣孤身支撑,谁又怎么能够支撑得住?

轮船招商局遗址
041871年8月,当李鸿章用颤颤巍巍的手签下《中日修好条约》,从那天开始,他的后半生都在永不停歇地签约中苟延残喘的度过。
中国打多少次败仗,李鸿章就必须要签多少次屈辱的条约。
因为他别无选择。满清以来,所谓的权臣相比于以往,他们早已经不再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了。他们只是高统治者的高级奴才,他们最多做的就是跪着听圣旨,最后替他们擦屁股罢了。
1895年3月20日午后2时半,已经进入人生暮年的李鸿章,在一众随行官员的搀扶下,拄着拐杖登上马关议和之地春帆楼。
还未落座,双方的“战争”就已经开始了。精明的李鸿章看到了日本首相早已经为他提前准备的痰盂。
李鸿章看出了对方在嘲笑自己年事已老,已不中用。此时李鸿章也是浑身充满了劲似的,说道“我还没老,不需要这东西!”
来日本之前,李鸿章就知道这次谈判注定是一场煎熬。果然如李鸿章所料,四天谈判下来,双方互不让步。谈判很快陷入了僵持状态。

伊藤博文
3月24日下午4点,第三轮谈判在激烈的争论之后,依然没有大的进展,已经身心必备的李鸿章心灰意冷的走出春帆楼,准备乘轿车返回驿馆休息。
因为中堂年纪颇大,早已经不起颠婆,所以车子只得缓慢前行。就在车子快到驿馆时,突然出现异常情况,只见在混乱的人群中间突然冒出个日本男子,极为快速的朝着李鸿章的脸上就是一枪。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染官服,倒在血泊之中。
随行人员一下子慌了神,除了哭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他们像个无家的孩子,漂泊在外。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死在这片地方,国家现在的实力也不能为他们做什么。
他们虽然是在哭中堂,但其实更是在哭自己。大时代背景下,国家不强盛,只有被欺的份。
我想李中堂如果泉下有知,知道百年后的中国,已经变得如此强大。人民无论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保障,我想他一定会很欣慰。
就在众人惊慌失措,痛哭不止的时候,李鸿章醒来的第一句话却是:
“慌什么,都不要哭,我死不了!此血可以报国矣!”
坚毅无比的李鸿章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他没有找医生帮他进行手术,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伤口缝合。
三天之后,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李鸿章所预料的那样,局势开始朝着清廷方面发展。原来随着李鸿章去日本和谈遭遇枪机的事件的发,世界舆论开始朝着不利于日本方发展的局面发展。
日本方自知理亏,主动提出了赔款减少一亿两的承诺。
谈判进行到最后一天的时候,李鸿章早已经体力不支,在谈判桌上,我们看不到那个一人在下,万人在下的晚清权臣李鸿章,而是一个在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的孤独老人。
他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讨价还价:“再减少5000万,行不行?”
被伊藤博文言辞拒绝。李鸿章又还价:
“5000万两不行,再减少2000万总行吧?”

马关条约场景复原图
事情僵持到最后,无可奈何的李鸿章绝望的说:“无论如何请再减少点儿,哪怕是作为老夫回国的旅费吧!”但等到的结果依旧是拒绝。读来真的令人心痛,一个堂堂大国宰辅,为了可怜国家的那点利益,不惜可怜乞求他人。实在是让人痛心。
通过这我们也可以看出,民族的强盛与否,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外交官是否有尊严。很不幸,李鸿章这个世界难得的外交家,注定了要与清廷这艘破船一样沉沦。
现如今,子钰看到大家只看到李鸿章的“卖国”,却不曾看到李中堂的艰难处境和无可奈何,而感到愤慨!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73岁的李鸿章带着一身疲惫和那颗耻辱的砂弹启程回国,船即将离开日本土地那一刻。李鸿章对身边随行的人说 :
“老夫此生不再踏上日本国土!”这巨大屈辱,李鸿章真的是受够了!
不知百年前的李鸿章,当时会想到自己怎么卖命的为国家争取利益,换回的却国民的不理解,甚至是谩骂。
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颤颤巍巍的站在甲板上。他那骨瘦嶙峋的身体,已经经受不住海风的吹刮。
凛冽的海风吹着他纸片一般消瘦的身体,仿佛稍微一使劲,就能一下子把他吹到历史的尘埃里。
无奈无奈。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对此时李中堂心情最好的写照。

5经过一路的颠簸,李鸿章终于艰难的回到了大清帝国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
和其它的出国访谈不一样,李鸿章这次的出行,注定了会换来全国上下的一片谩骂。
不出所料,就在李鸿章回国后,朝野上下,骂声一片,官员同僚也开始孤立他。
然而,至始至终李鸿章做错了什么没有?答案是当然没有,如果你觉得李鸿章是卖国贼的话,你可以在那种社会背景下,国家实力下,做到比李鸿章更好,我无话可说。如果做不到,请给李中堂一个清白之身。
虱子不在自己身上不痒,伤疤在别人身上自己不痛。很多人,就是个可笑的看客,事情发在别人身上,就无原则的要求别人大度,甚至要求别人是超人附体无所不能。等轮到自己的时候,就是理由一大堆,不去执行。
这种人,在任何时代都有,并且在将来也不会消失,我们现如今称之为喷子。
无论怎样,当时的李鸿章只是一个无法改变大局的棋子,只是一个73岁的快要进黄土的老人。虽然他说: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又何妨。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
虽然李鸿章已经为中日和谈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然而随着国家赔款数目的下达,很多国人就不理解了。很多人开始谩骂,诅咒李鸿章不得好死。
最后出于平息民愤的决定,李鸿章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背锅侠开始了他人生暮年最以后一次的远洋旅行。
这次旅行看似是清政府给李鸿章的优待,实际上也是肩负众多使命,为国家谋取最大的利益。

就这样,在1896年,74岁的李鸿章开始了他德国,英国,美国的友好访问。
所以才有了前文中,一个孤独的老人在没有国歌的情况下,孤苦伶仃的唱着家乡的小调《茉莉花》来遮掩难堪。
在妄自尊大的西方人面前,李鸿章从来不敢忘记国家尊严,而是勇敢地捍卫尊严。他得此举也得到了西方人的尊重,西方人称他为“东方的俾斯麦”。就是这样一个国人鄙视,唾骂的老人,却受到了敌人的尊敬。此举,和现在的杨振宁老先生的在国人眼中的地位,不可谓不一样。
这又一次说明了,不明事理的人永远存在。他们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流转而消亡,反而更加的活跃昌盛。
在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接见了李鸿章;
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给他颁发伯爵勋章;
在美国,总统格兰特的夫人将总统的名贵手杖赠给李鸿章以示敬仰;
时间很快,一年之后李鸿章结束了自己环游欧洲之旅,开始登上回国的航船。
日本作为回国之时必须经过的地点,他乘坐的“华盛顿”号,需要在日本横滨这个地方换船。
但倔强的老人,依然记得当年离开日本时说过的一句话:“此生永不踏进日本的领土!”
李鸿章不光是西方列强尊敬的人,在日本方面同样也是受到了极大地尊敬。
日本方在第一时间知道李鸿章将在日本登陆,所以它们准备了最盛大的欢迎仪式来迎接他们的老朋友。
此次迎接阵营里的人物来头不可谓不大,上至日本天皇,首相,下到日本的文武百官都来迎接曾经的老朋友。
然而此时的李鸿章并不买账,他脸色即刻耷拉下来了,当初的誓言他铭刻在心,是段段不可能上岸的。但是要想回国,就必须要上岸换船。

为了不破坏当初发下的誓言,又做到要回国。这时手下想到一个办法,就是背着李中堂直接换船。然后直奔另一艘回国的轮船,一刻也不停留的直接出发回国。
李鸿章是可怜的,也是骄傲的!可怜,是因为没有选择;骄傲,是内心整整骄傲了一生。
走的是那么坚决与肯定。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李鸿章当初被逼无奈的签订《中日马关条约》的时候,内心排斥的心理比我们任何人都多。一切都是因为,他一个瘦弱的老人并不能改变大时代,再倔强的他只能低头答应,他比我们任何人都痛苦。
在高大的轮船之间,一块狭窄破旧的木板之上,李鸿章,这个饱经沧桑的74岁老人老人,头发早已苍白,面容清癯看着让人心生怜悯。这个年纪的他,按理应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才对。
然而国家危亡,他这个大清的拉车者,还需负重前行。
他端正官帽,面容坚定,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迈出步子,每一步都异常艰难。也许风一吹,他就会掉入脚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061901年,早已疲惫不堪的李鸿章将迎来人生最后的一年。
78岁的他,早已经透支了所有体力。此时的他,连多说一句话都费劲。他时常一个人坐在家中的假山上发呆,然后苟延残喘的活着。
秋天是个令人心生寒冷的季节,尤其是1901年的秋天。在这一年里,清廷又成为了最大的败者,只不过这次的敌人不再是日本一国那么简单,而是八个。
面对着被八国联军攻破的天津城,昔日繁华早已不复存在,代替的是满目疮痍。在早已经成为废墟的直隶总督府衙前,年过七旬的李鸿章像个孩子一样,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老去一身如渡海,五官无处不风波。
李鸿章在油灯将枯的日子里,还被强迫的拉到了与八国联军这帮土匪的谈判桌上,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弱国无外交,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哪里有商讨一说,不过是签字罢了,这字一签注定会给自己带来千古骂名。
可是偌大的中国,不派李鸿章去,又能派谁呢?
这一年,李鸿章和庆王爱新觉罗·奕劻出席《辛丑条约》签字仪式,庆王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代表,按理说应该他来签字。
在庆王正准备签字时,李中堂说了句催人泪下的话:
“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以后的路还长,这卖国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吧。”
那年,李鸿章78岁,庆王63岁。

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
衰老不堪的李鸿章颤巍巍的接过庆王手中的毛笔,将“李鸿章”三个字签在了条约上。这三个字堪比千斤重担,压得李鸿章透不过气。
最终,李鸿章一阵剧烈咳嗽,吐血不止。
两个月后,李鸿章病入膏肓。
随着八国联军进的铁蹄踏入北京城开始,慈禧和众多王大臣开始狼狈地逃离北京城,全大清能够主事的人也就只剩下一个病入膏肓的李鸿章了。
这世界没有什么比死更大的事了,所有人对即将离去的人,无论他身前有多做恶,世人都会宽容善待他。
况且李中堂一生并未做过多少恶事,他变现的更多的是个爱国者。
即使已经这样,即将灯灭油枯的他,还是被列强围绕着,强迫他签订条约。
1901年11月7日,俄国人态度蛮横,强迫他立即签字。
签完字后,李鸿章大口大口吐血,一口气没喘上来。
身边仆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
李鸿章瞪圆双眼,强撑最后一口气听着:“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
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但早已说不出口。身边的人赶紧补充道:“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
听到这句话,李鸿章永远的闭上眼睛,结束了自己无比凄惨的人生。他死后,大清上下,哭声一片。

李鸿章故居
07《华盛顿邮报》评价李鸿章说:他无数次将中国人从无知而导致的麻烦中拯救出来,却每次都被谩骂、指责。
李鸿章的一生,他自己则概括为:
“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
就仕途名位而言,人生壮年之际就平步青云,他是极其幸运的。
但他又是极其不幸的。从他步入官场开始,大清帝国早已经世风日下,国家破败不堪。
成为当朝宰辅的他,能力越大受到的屈辱也越多。一个不幸的公司也是一样,能力越强者,往往背负的东西越多,并且还不受待见。这是企业灭亡的前兆,更是帝国衰败的前世。
李鸿章扶大厦之将倾,耗尽心血为迟暮之帝国,小有中兴却难逃历史洪流。
时局惟艰,干戈未息。滔滔历史,我们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所有的反抗总显得那么无力,所有的尊严,也不过是庸人自扰之。
假设历史能够从来,大清第一份屈辱的条约不是出自他李鸿章之手。我想他会如同曾国藩一样,名垂千古,成为人臣之典范。

辛丑条约签字
在李鸿章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他一共签订了大大小小30个不平等的条约。他自己也无比的清楚,在条约上签上“李鸿章”这三个字的严重后果。
但历史就是这样,如果不是李鸿章,就注定会有另一个“李鸿章”出现去完成这屈辱的仪式。
这是他的不幸,同样也是适逢其时的每一个中国人的不幸。
双脚踏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李鸿章一生跨越了时代,却还得回过头,勉力扶着一个大国,艰难地走两步,退一步,又要争取多走两步。
满腔都是血泪史,可叹无处著悲歌。对于人类大时代来说,李鸿章很是渺小小,但这个时代巨浪里渺小的人物,最终,让历史吐出了遗憾的叹息。
今天,我们不读李鸿章,便不知爱国为何物,更不会知道,在历史洪荒中,一个渺小的人负重奋力前行时,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
在我们经历了人生的诸多磨难以后,明白很多事明知不想为却又不得不为的时候,或许才会如标题所说的那样:年少不知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人生有太多的无奈,需要我们拧着劲去前行,由不得我们去耍性子放弃。
个人尚且如此,当年的李鸿章又何尝不是?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