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柯云路谈脊椎病:莫让心理负担转化到生理

柯云路谈脊椎病:莫让心理负担转化到生理

阅读量:3666166 2019-10-22


责编:素昕   校对:竹子
——文章摘自柯云路《破译疾病密码》
一位女性身体健康,意志坚强,属于那种不大容易受不良心理暗示的人。有一天,仅仅因为听说母亲重病需要住院,就开始了明显的腰痛。
她本来已经很忙很累,作为长女,父亲年迈,母亲重病全凭她跑前跑后地照料,这无疑加大了她的压力。
也就是说,她还不曾多扛一件重物,多使一分腰劲,多“伏案久坐”一天,腰已经开始了疼痛。    

原因只在于心理上的“负重感”。
一位在网站工作的年轻人,原来每天坐电脑,不曾有明显的颈椎腰椎病,自升为高管后虽不须坐小格子,出出进进也自由了,但开始了颈椎疼、腰椎疼且久治不愈。
他也奇怪说现在每日不僵坐了,也有时间活动自己了,怎么反倒上下脊椎都出了问题?
作者曾为他做过分析,一切由于他承担的压力大了。作者帮他梳理了他的工作现状,制定了一些解压提效的工作方案,心头的压力减轻了,颈椎、腰椎的疼痛很快就消失了。    

运用《破译疾病密码》的观点,只要稍加考察分析就会发现:大量的肩背疼痛与脊椎病是潜意识制造出来的,都源于“不堪重负”。    
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堪重负都可以造成肩背疼痛与脊椎病。    
如果更深入一些讲,那么可以说:生理上的不堪重负(负重劳动)常常伴随一个人心理上的不堪重负。
因此,它是以包含心理上不堪重负的因素而制造出肩背疼痛。而心理上的不堪重负并不需要伴随生理上的负重劳动,直接便制造出肩背疼与脊椎病来。

肩背与脊椎,自从人类站立行走以来,大概就是负重的部位。    
肩背与脊椎,是人类承受负担的象征。    
用肩背疼与脊椎病来隐喻不堪重负,再恰当不过了。如同妇科病、消化系统疾病一样,肩背疼痛与脊椎病也是一类象征意味十分明确的“图画”。
潜意识的语言表达。如果肩背疼痛只以主观疼痛的感觉为症状,那么,我们有时还可以把它归为神经症、癔病等精神现象类的疾病。
然而,肩背疼痛常常发展为明显的器质性疾病。最集中体现的就是脊椎病。颈椎,胸椎,腰椎。都可以有器质性病变。    

这时,我们不得不以《破译疾病密码》中新的疾病学理论来解释一切。潜意识确确实实可以制造出疾病来。不仅在心理上,而且在生理上。不仅在功能性上,而且在器质性上。    
脊椎是人的支柱。脊椎是人赖以承受重负、顶天立地的中心结构。    
挺拔健康的脊椎,是一个人可以承受生活负担的象征。弯曲病变的脊椎,是一个人难以承受生活负担的象征。   
在这里,潜意识制造的图画有着毫不含糊的象征语码。肩背疼痛和脊椎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潜意识对不堪重负的形象声明。 

在这里,我们需将肩背疼脊椎病与前期讲的胃肠道消化系统病做一点区分。   
应该说,一般意义上的生存压力、工作紧张既可能造成“吃不消”的肠胃病,也可能造成“扛不住”的肩背疼与脊椎病,甚至还可能同时造成这两种(乃至其他多种)疾病。
因为“紧张”与“压力”在总体上有其共性,但具体分析还是有差别的。

譬如当一位员工受到领导或同事误会时,他“消化不了”这一委屈,会吃不下饭,肠胃不适,但一般不会表现为腰背疼等“扛不住”的反应。
反之,我熟悉的一位职场人士,在受到领导的表扬和提拔后,反而腰痛了。
表面看来,虽然这是“好消化”的(当天他因高兴而食欲大振),但是随后想到的责任与压力,又让他觉得有些“扛不住了”。

-END-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